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10章:陸行之舟
    慶曆五年,如果沒有趙昕“代父受罪”的表演,在整個歷史長河中,應該是相對波瀾不驚的一年。

    但是,因爲趙昕的橫插一手。一國太子公然說百姓對天子不滿,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有所改變。

    要麼就是趙昕胡言亂語,被廢去太子之位,要麼就是承認這一點,挽回民心。因此,在河北及山西兩地,宋朝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裁軍。

    這兩地的主要敵人是遼朝,常備軍隊都有四十萬之多,是一個巨大的財政黑洞。

    恰逢去年遼夏戰爭,遼朝十萬對陣西夏一萬五千人。耶律宗真(遼興宗)御駕親征,臣子建議一舉蕩平西夏,是以大軍浩浩蕩蕩。

    元昊自知不敵,堅壁清野,以逸待勞。又逢戈壁地區風沙漫天,遼朝輕敵自大的結果,便是自身慘敗。

    事後,元昊歸還俘虜及所得,願意講和,耶律宗真有個臺階下,這件事暫時就過去了。

    遼朝的戰敗,事實上形成了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西夏雖然最弱,但是無論是遼朝還是宋朝,都沒有一力攻滅或者說短時間攻滅之的能力。

    但是必須承認的是,這個平衡過於脆弱。西夏立國,滿打滿算到現在就七年,想要和宋遼兩國三足鼎立,還需要再打幾場國戰纔行。在原本的歷史中便是如此。

    遼朝戰敗,整個東亞局勢是有利於宋朝裁軍的,曹皇后配合着趙禎,推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憑藉自身的出身及威望,當初在趙禎面前許諾的裁兵五萬,最後則是一口氣裁減了八萬之多。

    具體這個過程,趙昕並沒有參與,也沒有資格參與,箇中細節並不知曉,但是半年下來,曹皇后眼角的魚尾紋,倒是多了不少。

    這裁減下來的八萬人,究竟是真的八萬人,還是躺在兵簿上的幽靈,無從考證,也註定成爲懸案。

    裁減下這八萬人來,究竟給國家省下多少錢銀,同樣是一個問題,至少趙昕在報紙上沒有看見對此有隻字片語的提及。

    如此,不能不讓人猜測,哪怕裁減下軍隊,但是並沒有省下多少軍費。

    裁兵並不是小事,退役士兵就業問題,軍隊駐防問題,以及其他一系列補助問題,說是牽一髮而動全身也不爲過。哪一個沒有處理好,之後發生問題便會提及而今。

    此次裁兵,所有人還是將趙昕當做小孩,真正核心的內容,並不願意告訴趙昕,他便是想要去了解也沒有機會。

    如此,也更加激發趙昕開創自己輿論帝國的野心。籠罩在權力的陰影下,感受真的太差了。

    蟄伏了將近半年的時間,藉着趙禎考察學習進度的檔口。趙昕向趙禎提出了一個請求。

    那就是報紙不應該僅僅在汴京城內販賣,廣大的農村地區,有着更爲廣闊的人口,他們同樣有獲得消息的權利。

    農村百姓的精神世界,我們不去佔領,其他人就會去佔領。自古民變多起於四野,防微杜漸,要重視這個問題。

    趙禎眉頭微皺,趙昕這句話,自然是沒有錯的,他只是不放心趙昕又生出什麼驚世駭俗的想法來。若是像之前一樣,搞什麼代父受罪的把戲,趙禎可禁受不起這個折騰。

    是以,趙禎表現地很是平淡,問道:“你準備怎麼做?”若是覺得不妥,直接否了便是。

    “兒臣準備招納一批農村孩子爲報童,教授以詩書禮儀,由他們負責販賣報紙!”

    好像沒有什麼問題,趙禎想了一會兒,應道:“此事朕知道了,自會吩咐下去。”

    見趙禎就要離去,趙昕急忙道:“這招納農村報童一事,兒臣準備親自下鄉一趟,觀其家世,聞其品行。畢竟若是招來頑劣之徒,則有害於皇家顏面。”

    “你準備親自下鄉?不行!”趙禎發出匪夷所思的聲音來,這種小事也需要太子親自去做嗎?乾淨利落地拒絕了。

    趙昕試圖挽回,“兒臣之前所聞,皆爲城中百姓之言,此番,兒臣願知曉鄉間百姓之言。聽聽他們對朝廷,對父皇的看法如何!”

    “此事無需再議,且先將你的書看完不遲,莫要想這些無稽之事。”顯然,趙禎不爲所動,留下冷冷的話語,徑直離去。

    趙昕看着趙禎離去的背影,吐出一口濁氣來,這可真是太難了。

    自從上次在百姓面前大肆演講過後,趙昕除了每月見韓絳一次詢問學堂情況,就沒有出過一次宮。趙禎對他的管控,以肉眼可見地變強了。

    趙禎這裏說不通,趙昕也不是全無辦法,所謂曲線救國,去找曹皇后吹枕邊風也是一個辦法。

    次日,趙昕便對曹皇后說了此事。

    曹皇后聽完之後,表情與趙禎是一模一樣,簡直是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平平淡淡,毫無起伏。

    曹皇后放下手上的書籍,問道:“告訴孃親,你這麼急着想要出宮是爲了什麼?”

    “想要賣出更多的報紙呀!讓農村的百姓也能夠知曉天下大事!”趙昕回答道,眼裏閃着光芒。

    曹皇后微微一笑,飽含深意,這個笑容在趙昕眼中有些恐怖,因爲趙昕根本看不出這笑容背後蘊含着什麼。

    過了一會兒,曹皇后纔不疾不徐地道:“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我一直都是這樣認爲的,有什麼想法,直接說便是。若是可行,我自會與官家說。”

    趙昕默然,在這些人眼中,對百姓好的事情,就一定是有問題的嗎?就一定是藏有私心的嗎?剛纔那些話,可是自己的真心實意,他是真的存了開啓民智的想法的,可惜,沒有人願意相信這就是他的初心。

    趙昕臉色前所未有地嚴肅起來,道:“母后當真要聽嗎?”

    曹皇后被勾起幾分好奇之心,“但說無妨。”

    “昔日,唐太宗說過君舟民水,若無百姓這水,君王這舟也將擱淺,無以橫行。兒臣這儲君之位,便如這陸行之舟,父皇知之,百官知之,然百姓不知,不過空有一個名頭罷了。”

    最後,趙昕用堅定的語氣道:“此番下鄉,兒臣便是想要爲自己這舟找到活水,日後得以縱橫江河湖海。”

    曹皇后,再一次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