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87章:水洛城事件
    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趙禎的面容前所未有地嚴肅。

    宋朝重文輕武,更有着所謂的“不殺文人祖訓”,文官的權力空前膨脹,皇帝的權威大爲下降。

    爲了扭轉這個趨勢,趙禎掌握大權之後,大搞權力平衡,挑動各個集團的鬥爭。兩府宰執基本上一年換一次,就是爲了不讓文官集團形成合力。

    普通人可以說李膺是忠臣,而趙昕這個太子,這個大宋江山未來的繼承人,在這件事情上,絕對不能夠有半點含糊。

    趙昕的地位決定了他的階級利益,所以趙昕回答道:“李膺結黨營私,目無王法,濫殺擅刑,攀附胡咬,他不是奸臣,誰是奸臣!”

    趙禎欣慰地點了點頭,不枉他專門花上一個晚上的時間和趙昕講這個故事。

    趙昕繼續道:“只是,漢桓帝和漢靈帝也算不上好皇帝,奢靡享樂,靠一羣宦人維繫權力。”

    是的,這就是趙昕的看法,李膺等人固然算不得好東西,但是漢桓帝,還有那羣宦官就算得上是好人嗎?

    正是因爲沒有一個好人,所以東漢這艘大船在這羣人的內鬥下,走向崩潰,不管誰當政,都是蠅營狗苟,蛇鼠一窩,枉費公糧。

    之後的明朝也是一樣,人們罵魏忠賢如何如何,難不成東林黨就是良善之輩嗎?掌握着巨大的財富,卻不肯在國家危急時拿出來。最後還是李自成的鞭子有用,搜刮出來八千萬兩白銀,但凡有十分之一,崇禎也不至於自盡煤山。

    趙禎有些震驚於趙昕的回答,卻沒有在面容上表現出來,笑着問道:“若是你當時繼位,你會選擇怎樣做?”

    “後漢之時,世家遍佈,光武因其成事,不可討之,是以度田之事,不了了之。故而不可正面對抗。然則世家之中,有關東世家,有關西世家,有代北世家,有江南世家,利各不同,分而化之,借力打力即可。”

    “不錯,這是誰教你的?”如此鞭辟入裏,入木三分的回答,趙禎可不相信這是趙昕的心思。

    “是呂師!”趙昕將呂公著搬了出來。

    趙禎微微頷首,道:“是呂公著啊,倒是有幾分老子的樣子,朕記住了。是個好師傅,你可要好好學!”最後趙禎告誡道。

    趙昕起手拜道:“兒臣定不讓父皇失望!”

    趙禎站起身來,看了一眼外界,道:“嗯!夜深了,你也早些睡吧!”

    趙昕倒是想睡,只是亢奮的心情一時之間又哪裏能夠迅速平復下來,所以,他又失眠了,但是幾次下來,也算是習慣了一些,明日清早也不像之前幾次那麼睏倦。

    趙禎花了一晚上時間,專門講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心意昭然若揭,便是針對范仲淹等人提出的君子與小人各有黨的說法。

    范仲淹蔡襄等人被稱爲“四諫”,依着東漢末年的情況,下一步,是不是范仲淹韓琦等人要成爲三君了。

    再下一步,要不要學王莽那樣公然搞民間選舉,最後順應“民意”,自己當皇帝。

    這一夜之後,趙昕便明白,趙禎罷免范仲淹的心思已定,只是在等待一個時機罷了。歷史的大勢,自己這小身板,根本沒有能力去扭轉。

    在外人看來,四月就這樣平穩地過去了,事實上,除了這朋黨的爭議之外,其他值得一提倒也確實沒有。

    到了五月,比較重要的就是水洛城事件了,此事也可以看做范仲淹集團內部的一次爭議。

    五月的時候,西夏與契丹對峙的局勢愈演愈烈,趙禎特地爲此事而召集范仲淹與韓琦這兩個曾經在西北待過的人,詢問對策。

    自從西夏建國後,多次大敗宋軍,說是站穩腳跟也不爲過,所以不少定居在遼朝境內的党項族便遷徙回西夏,遼朝不許,這就是遼夏爭端的起因。

    本來說得好好地,也不知道怎麼就扯到了水洛城的事情上去。

    之前提到過,在西北戰事上,韓琦與范仲淹有着不同的策略,這水洛城事件其實就可以視爲二者策略紛爭的體現。

    韓琦主張一鼓作氣,解三代之憂,范仲淹主張廣建碉堡,徐徐圖之。兩種策略並沒有好壞之分,但執行端出現問題,導致兩種策略沒有一種得到真正落實的。

    說回這水洛城,這還是去年發生的事情,慶曆三年十月,水洛城一帶蕃民十多個部落願意歸順。

    陝西四路馬步軍都部署鄭戩認爲可以招募蕃兵數萬,與秦州、渭州互相接應,所以支持此事,令靜邊寨主劉滬招集蕃民修築水洛城。

    鄭戩特地請求朝廷不要讓韓琦干預此事。因爲他明白韓琦反對這種廣建碉堡的措施。

    但是當時水洛城一帶歸尹洙管轄。知渭州尹洙及涇原副都部署狄青招回許遷,發公文令劉滬、董士廉停止修築城池,並命令劉滬返回涇原。

    蕃民部落爲自身安全考慮,強求劉滬留下,自己出錢築城。劉滬因擔心蕃民部落離散,且不耗費朝廷錢糧,就違背尹洙將令,加速築城。

    接下來的事情,可想而知,劉滬被奪權並關押,具體幹活的是狄青。

    但是這水洛城花了不少銀子修了,總不能放在這裏吧,更何況還有數萬蕃部,可都是不穩定因素。

    范仲淹認爲劉滬、董士廉先奉鄭戩將令來築城,即使後來鄭戩不再統領尹洙、狄青,劉滬、董士廉所做是以前統帥交代沒有完工的事情,就不是故意違背尹洙的將令。

    韓琦與范仲淹意見相反,連上十八道奏章。

    歐陽修、餘靖和范仲淹意見一致,餘靖甚至說:“如所築新城實利,即應留滬等專守此城,招撫蕃部,仍以此意誡敕狄青、尹洙,今後行事不可如此倉卒。”

    朝廷欽差魚周詢、周惟德二人見水洛城修築完畢,便回來稟報說修築水洛城是有好處的。

    就這樣,這場水洛城之爭,以范仲淹勝利結束。

    本來,范仲淹考慮的是眼下的攻防形勢,招募蕃民部落能夠壯大自己的力量,免得將人力、物力資助西夏。

    而韓琦、尹洙考慮的是彙集蕃部的隱患,畢竟金明寨鐵壁相公殷鑑在前,十萬大軍毀於党項奸細。

    儘管雙方意見不一致,但彼此都是爲國家謀劃,沒有私心,也不會心存芥蒂。然而,這個事件卻使韓琦和尹洙先後受到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