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漢第一太子劉盈 >問答調整
    高燒不退,正文碼出來很亂,就以內容科普調整一天,明天補一章免費章節。

    對科普內容不感興趣的讀者請酌情訂閱;

    ·

    華夏曆史上最早的識字課本,在正文中有提到,正是西周宣王時期,太史令‘籀’所編的《史籀篇》,收錄的文字是西周通用於神州大陸的大篆。

    這裏的太史令‘籀’,指的便是名‘籀’並擔任太史令的一位官員,姓、氏皆已不可考;

    在太史籀着《史籀篇》後過了數百年,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列國林立,言語異聲,文字異體;

    到了戰國末期,也就是公元前三百年至公元前二百三十年,籀文大篆已通行500多年,書寫繁難,多有不便,已經不能適應日益繁複的社會活動,以及日趨複雜的文化思想內容,各國在實際應用中,就有求簡取便的自然需求。

    而在戰國末期的趙、楚、齊、魏、燕、韓、秦七國當中,唯有秦國爲‘周之故土’,使用的文字是古籀大篆一系的文字——小篆;

    而其他六國所使用的文字,則與周秦系攥體文字頗有不同,按照各國百姓習慣和不同的歷史演變,發展成了許多種字體,故戰國六雄的文字,如今也已大半失傳。

    王國維先生將此現象概括爲:秦用籀文,六國用古文;

    到始皇嬴政統一六國之時,秦人在原有大篆的基礎上‘頗有省改,取其便捷易用’,得出新的文字;

    而這種比大篆簡易、省改的秦國文字,就是通俗意義上的‘小篆’。

    只不過大篆、小篆等名稱,都是後世學者所擬定的,當時人並不這樣稱名,小是相對於大而言;

    按照歷史記載,在真實的歷史時期,始皇書同文,規定以秦字爲天下唯一通用文字時,應該並不曾稱其爲‘小篆’,而應該是‘秦篆’。

    如願掃滅六國之後,始皇嬴政採納秦相李斯的建議,‘罷其不與秦文合者’,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簡易規整的小篆字體;

    爲了順應這一‘書同文’的文字改革國策,地方郡縣可謂雲起而景從,各種馬匹奏摺如雪花般飛入咸陽,說到底就是一句話:我政哥牛x!

    當然,比起地方郡縣如此赤裸裸的‘牛x’,中央朝堂的官員拍起馬匹,無疑是更體面、更顧形象,也更高級一些。

    如丞相李斯,爲順應‘書同文’而作《倉頡篇》的共7章;

    中車府令,也就是當世公認的奸宦趙高,作《爰歷篇》共6章;

    以及秦太史令胡母敬作《博學篇》共7章,都屬於‘如何拍出高水平的馬屁’的教科書級示範;

    而這三篇,在正文中有提到:三人所作共計3篇20章,世稱‘秦三倉’;這三篇被史學家公認爲‘皆取史籀大篆,或頗省改’,即得小篆字體。

    ——說白了,就是在《史籀篇》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程度的二次創作,並順帶將字體從周大篆改成秦小篆,好方便天下文人能更容易看懂、能更輕鬆的讀通。

    說到這裏,不得不提一下:秦盡焚天下之書,在當代可謂是婦孺皆知的‘罪證’;但實際上,秦始皇頒發的焚書令,卻並非是‘燒光所有的書’。

    從史料記載的原文中,我們就不難發現這一點。

    ——《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中,李斯請奏始皇頒佈焚書令的原文爲:臣請史官非秦記皆燒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

    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

    以古非今者族;

    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

    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爲城旦;

    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

    若欲有學法令,以吏爲師。

    簡單理解一下這番話的含義,就能明白始皇嬴政採納李斯的建議,頒發《焚書令》,針對的是哪些書籍了。

    ——史官非秦記皆燒之,便指‘但凡是史書,只要不是秦官所記錄,就通通燒掉’。

    這一點無可厚非:欲滅其國,先滅其史;

    始皇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爲了統一華夏,自然要在一定程度上磨滅這六國的歷史,以加速民族統一的進程。

    ——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詩、書、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則是說:除了擔任博士的中央官員,其他任何人都不允許收藏《詩經》《尚書》(等)諸子百家着作,如果有,那就由地方郡守、郡尉彼此監督着燒燬。

    這也沒什麼不好理解的。

    仲尼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爲什麼‘思無邪’?

    因爲《詩經》中所提倡的價值導向,都是在說‘往外打纔對,打外族才正義,窩裏橫不可取,華夏內部的戰爭都是不義之戰’。

    在這種情況下,悍然興起‘不義之戰’,並通過徹徹底底的內部鬥爭掃滅天下列國的嬴秦,能讓百姓再看到‘思無邪’的《詩經》,那纔是腦子有問題。

    至於其他的諸子百家典故,基本也都是一樣的道理——諸子百家一大抄,雖然披着各種不同的皮,但核心價值觀往往並沒有什麼太大詫異,頂多就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這兩句,前一句是‘焚諸子百家之書’的補充條款,即:不單單要燒了諸子百家的着作,也同樣不允許百姓談論,以避免這些危險的思想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繼續留存在華夏大地。

    至於後半句,即‘以古非今者族’,那就更是言簡意賅了:秦之前,華夏民族從未曾形成真正意義上的統一政權,所以對於嬴秦而言,很多歷史經驗都失去了參考價值,甚至可以說是成爲了政權前進的障礙。

    如嬴政統一天下之初,總有儒生跳出來,教嬴政應該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天子,惹得嬴政不勝其煩,甚至在當代影視作品中,留下了‘李斯喫塊肥肉怎麼了?!’的經典場景。

    所以,通過法令的方式,禁止民衆以歷史經驗平叛嬴秦,也是題中應有之理——作爲華夏第一個統一政權,對於嬴秦而言,沒有任何歷史經驗靠得住,只能靠自己摸索。

    再之後的幾句,如吏見知不舉者與同罪,同樣是作爲焚書令的補償條款——包庇的官員連坐;

    令下三十日不燒,黥爲城旦,則是爲焚書令定下時限:三十天之內,凡是中央下令焚燬的書,都必須全部焚燒;

    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也終於說到了重點:哪些書不燒呢?醫學、藥理、占卜、卦算、耕種、植樹相關的,即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同時,又不包含某人思想哲學、人生哲理的書籍,可以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