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漢第一太子劉盈 >第0318章 衛滿賊子!朕必殺之!!!
    隨着劉盈神情譏諷的發出一問,殿內衆人卻是悄然低下頭,各自陷入思慮之中。

    ——衛滿朝鮮,有沒有資格成爲漢室的‘昆季之國’?

    當今天下,恐怕再也沒有比這話,更值得漢人捧腹的笑話了。

    別說區區一個擁土千里,佔據半個朝鮮半島的衛滿朝鮮了,就連雄踞草原,領土數萬裏的匈奴,都至今頂着‘北蠻胡騎’的高帽!

    漢七年,漢匈平城戰罷,太祖高皇帝劉邦遣使,與匈奴和親以結盟好,那也不過是出於‘暫時打不過’,或者說‘暫時打不起’的考慮。

    甚至即便是如此,漢室朝堂君臣,也依舊有着‘這不過是暫時和北蠻虛與委蛇,一俟時機成熟,便提兵北上,馬踏龍城’的共識!

    至於南邊的趙佗,那就更別提了。

    ——漢室之所以不武力征討南越,而是謀求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統一,也只是出於一個‘性價比’的考慮。

    要真到了哪一天,南越到了非武力征討不可的地步,只要長安朝堂捨得下本錢,嶺南的統一,也就是一年半載的事。

    與漢室分庭抗爭,甚至軍事實力更強一些的匈奴,都只能讓漢室‘暫時假意交好,爭取發育時間’;

    雄踞嶺南數千裏的趙佗,也只能在漢室的底線上反覆橫跳,甚至通過反覆稱帝來找存在感;

    更何況衛滿朝鮮,不過是一個叛賊餘孽‘竊國’所得,又成立不過半年的非法政權?

    別說互結盟好,結爲‘兄弟’之國了,哪怕衛滿直接跪地請臣,請求漢室‘朝鮮王’的冊封,都大概率會被劉盈拒絕。

    ——太祖劉邦白馬誓盟:非劉氏不得王,可纔過去一年多!

    他衛滿一介叛賊餘孽,如今又竊取了箕子朝鮮的社稷,又何德何能,能得到漢室的冊封?

    單就是一個‘故燕王臧荼殘部’的身份,就足以讓衛滿永遠頂着‘餘孽’的身份,從而被劉漢永久性通緝!

    所以,殿內衆人的沉默,顯然不是真的在考慮‘衛滿朝鮮配不配和漢室建交’。

    而是衛滿朝鮮的存在,是否已經讓如今的漢室,具備了合理插手朝鮮半島的機會······

    “臣有一惑,欲請陛下解之。”

    殿內靜默許久,終還是內史王陵站出身發出一問,惹得劉盈稍昂起頭,表示‘但說無妨’。

    就見王陵又面帶遲疑的沉吟片刻,纔將手中,那封燕相欒布發回的奏疏稍託於胸前。

    “若陛下、衛尉方纔所言,及燕相回稟之奏疏皆無謬,今之朝鮮諸韓,當已處戰火紛爭之中。”

    “朝鮮王箕準本獨具朝鮮之北半,然今爲衛滿竊國,不得已逃亡韓南,爲韓南三韓奉爲馬韓王;”

    “衛滿竊箕準之國而自立‘衛滿朝鮮’,今又併吞五國,兵指韓南三韓,其居心,當乃一統朝鮮諸韓。”

    “若吾漢祚於箕準,及辰、弁、馬三韓之境視若無睹,恐不數歲,雄踞朝鮮之衛滿,便當又爲漢一大患!”

    神情滿是嚴肅的道出此語,王陵終是憂心忡忡的擡起頭,朝劉盈再一拱手。

    “故臣斗膽,敢請陛下言明:朝鮮之事,陛下可有意治之?”

    “又辰、弁二韓,及今馬韓王箕準之使,陛下皆已允其覲朝長安,又於衛滿之使置之不理。”

    “臣再問陛下:若衛滿未得吾漢室之敕封,遂於半歲之內引兵南下,攻略三韓之地,陛下,又可有意出兵?”

    語調慎重的發出這兩問,王陵便擡起頭,目不斜視的注視着劉盈,等候起了劉盈的答覆。

    王陵這兩問,總結起來,其實就是兩句話。

    ——朝鮮半島的局勢,漢室出不出手?

    如果出手,又是什麼程度的介入?

    出言恐嚇?

    於燕東陳列大軍?

    亦或是直接發兵渡江,實質性介入朝鮮半島的紛爭?

    這兩個問題對王陵,對於此刻的殿內衆人,乃至於整個漢室,都無比的關鍵!

    蓋因爲劉盈‘召見三韓使者,卻把衛滿的使者冷落’的舉動,已經爲第一個問題給出了答案。

    ——朝鮮半島,漢室必然要插手!

    ——而且漢室的立場,是堅決站在叛賊餘孽:衛滿的對立面!

    對於這一點,殿內衆人都有着明確的認知,並對此表示認同。

    作爲華夏文明的正統王朝,又自詡‘承姬周社稷’的漢室,對於箕子朝鮮,本就具有天然的統治權,以及庇護的義務。

    雖然在過去,漢室自己內部的問題都沒有釐清,甚至纔剛徹底完成內部統一,但在理論上,自漢室鼎立的那一刻起,箕子朝鮮,皆已經成爲了漢室的藩屬。

    只不過過去幾年,漢室忙着統一關東,又國內百廢待興,再加上北方匈奴、南方趙佗惹得漢室焦頭爛額,沒顧上朝鮮;

    即便今年,衛滿沒有竊國箕子朝鮮,朝鮮半島沒有墜入戰亂的深淵,漢室也早晚會將目光投注到朝鮮半島。

    區別只在於:有了這檔子事兒,漢室君臣才意識到朝鮮半島,似乎也到了該關注一下的時候。

    而新生政權對前朝藩屬國的‘繼承’,往往都會伴隨着或大或小的摩擦。

    如秦之時,嶺南是桂林、象郡、南海三郡;但到了如今的漢室,就變成了南越、閩越、東海等國。

    不出意外的話,嶺南大地再次實質性納入華夏版圖,恐怕還需要數十年,甚至是幾代劉漢天子的接力,才能通過和平統一的渠道得以完成。

    有了南越,或者說整個嶺南這個‘前車之鑑’,漢室對於朝鮮的態度,也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嶺南百越和朝鮮,一個位處漢室版圖極南,一個位於漢室版圖極東,或者說東北;

    但若是從戰略角度來看,二者的情況卻又無比類似。

    ——嶺南酷暑難耐,又溼悶無比,瘴氣遍佈;而朝鮮常年嚴寒,地形複雜,行軍不易。

    從軍事角度來看,二者都屬於非常適合割據,卻很難對外擴張的‘死地’。

    從政治角度考量,二者又都屬於受華夏文明影響多年,又被華夏後裔實際掌控的‘半開化’之地。

    簡單來說,就是這兩片區域,都不同於北方草原,又或是河西、西域,當地百姓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對華夏文化的認同。

    而衛滿竊國,奪取箕子朝鮮政權,並試圖統一朝鮮半島的舉動,又使得朝鮮的問題,從過去的‘不急着管’,陡然上升到了‘再不管,就要變成第二個南越’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