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備前宰相 >第九十七章 宇都宮城內關東佈政(中)
    秀家此次轉封關東,僅僅是武士/受過訓練的足輕就帶了2萬人,他們的家人少說也有10萬衆,基本上是把吉備掏空了。

    這些人是秀家對關東統治的基礎,只要他們不亂,秀家統治的關東就算有地方農民掀起一揆,秀家都不用在意。

    其實免除地子稅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鼓勵關東民衆多生育,過去只要出身的孩子就要交稅。

    一人一年50-100文錢,小於12歲孩子和大於50歲老人減半徵收,一家子按照7人來算,一年的地子稅和別動錢就是500文以上。

    對於農民來說地就這麼多,生的越多交稅越多,家庭遲早破產,因此他們不敢多生。

    可是在減免了100文錢之後,他們一年可以省出250文錢,生活也可以富裕一些了,這樣關東的人口就能出現增長。

    想要開拓關東,在沒有機械化設備的當下,人力永遠是第一生產力。

    秀家剛剛算了一下,以吉備地區百萬石52萬人來算,每年地子錢在4.2萬貫左右。關東的地廣人稀一些,地子前的收入應該差不多。

    4.2萬貫對於秀家來說也不少了,相當於過去岡山町一年的商稅收入,但是爲了今後更好的發展和現在的穩定,秀家還是願意付出的。

    秀家這邊對於百姓的仁政說到這裏,秀家對於地侍和國人衆依舊盡顯懷柔,他允許地侍和國人衆們自行選擇以石高制還是貫高制交稅。

    表面上肯定是給了他們更多的一種選擇,實際上卻是秀家在這裏留得坑。

    因爲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商人都是和大名綁定的。不是說你隨隨便便一個幾萬石領主就可以有自己的商隊的,怎麼也得是半國的級別纔可能。

    城下町的商業區是劃片的,領主纔沒有這個好心去發展城下町,都是包給商人去發展。

    這一點你從一些古城的町名字你就能看得出,很多多少當地商號的名字,說明整個町的房子和小商業都是圍繞這個座商發展來的。

    因此,作爲大宗商品得以買賣的糧食,必然是由秀家掌控的商號去地頭收購的。

    糧食定價掌握在秀家手中,秀家甚至都不需要去做空糧價,刻意壓低糧價就能壓得國人衆的百姓們活不下去。

    秀家這邊家臣和秀家直轄領,必然是在當下直接接受石高制改革的,到時候到了秋收,根據地頭的產出收稅,說不定還能讓百姓少了過去秋收折價賣糧的痛苦。

    而那些選擇貫高制的國人衆們,他們的百姓只能就收秀家刻意壓低的糧價,眼見自己賣了糧交了稅可能明年活不下去,留給他們的就兩個選擇。

    要麼就是從地頭逃亡,要麼就在領內掀起一揆。

    這個時候,秀家第一條中暫緩將此前分封的萬石以下家臣就封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這裏面很多人,此前都是關東舊貴族,被秀吉改易知行後被秀家收留的,對於他們來說秀吉縱然可惡,可是秀家的施捨未必會讓他們感恩。

    如果現在就讓他們就封,他們就成了這些地頭農民的領主,在農民的逼迫之下,他們的內心未必不會產生別樣的心思,想要重新得到秀家的重視。

    是的,他們是不敢真的造反的,但是藉着一揆的名義,讓秀家給予他們更多的封地,更多的權利的心還是有的。

    如果僅僅是地頭的農民和地侍一揆,不過是一羣沒有組織度的烏合之衆罷了,就算加上幾個國人衆,他們內部之間都沒有人有絕對的威望統領他們,秀家完全可以輕易的鎮壓。

    但是如果讓這羣武士流落於野,對於這羣“賤民”來說,就算過去一直統治他們的“老爺”們來了,他們一揆也有了主心骨。

    而且,他們這羣人可都是在戰國時代受過良好的教育的一代人,有着一定的內政和軍事經驗。由他們統領的一揆軍的質量與尋常的平民一揆不可同日而語。

    番茄

    舉個例子,加賀的一揆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爲當地豪族武士的參與。

    對於這羣人來說,不過是頭上披着個一向宗坊官的皮,換了一身馬甲,繼續當自己的領主老爺,可是原本在自己頭上的大名卻沒有了。

    而在武士參與之前,不論是加賀還是別的地方,一揆衆的組織力都是毫無章法的,甚至連自己的訴求都不清晰。

    三河一揆也是因爲有武士的參與,才讓松平家康焦頭爛額,最後不得不作出部分的妥協以換回武士團體的重新效忠。

    在失去武士的帶領之後,失去指揮和明確目標的三河一揆被迅速平定。

    聽到秀家列出的六條,長船貞親向秀家求證道:“本家的武士的封賞也暫緩嗎?”

    而秀家則給出了肯定的答覆:“我說的是所有的,當然包括本家的武士。”

    武士們也是人,他們腳上長了腿,真的想要跑到地裏去根本攔不住。

    所有在這個時候必須一碗水端平,不然讓關東舊臣還以爲秀家刻意刁難他們呢,到時候連知行都不要了,直接跑到地裏去和秀家武裝討薪,秀家可喫不消。

    也只有讓他們看到秀家對自己的家臣都是一個態度,才願意相信秀家,願意等待秀家完成檢地。

    “可是....”長船貞親有些不願的說道“兄弟們跟隨殿下來到關東,就是爲了封賞來的,殿下此次不給實封,我怕他們心裏有想法。”

    “他們的俸祿我一分不少的給他們,他們的知行我也會在秋收後,一分不少的給祿米,他們憑什麼有想法?”

    對於長船貞親的擔憂,秀家駁斥道“我明着和你說,今後萬石以下一律改用錢糧折價,如今西國家臣5000石,關東3000石不實封,以錢糧折抵不過是試運行罷了。

    我甚至已經爲這套政策想好了名字,與俸祿分開,叫他世祿,意思爲傳世的俸祿。

    在西國的時候就已經是1500石以下以世祿給付了,如今只不過提上來罷了,西國家臣又怎麼可能有不情願的呢?

    對於他們來說,不需要費心去治理領地,不要去承擔兵役,那些知行產出的世祿,可以完全用在自己的喫穿用度上,他們又憑什麼有不情願的呢?”

    面對秀家略帶火氣的責問,長船貞親平靜的答道“知行土地與祿米畢竟不一樣,一個是實打實能看到的傳世的東西,一個全憑殿下的安排。

    當初實行千石以下,1500石以下的時候,下面人就頗有意見。此前只是自願,如今卻是強制執行。

    主公啊~5000石、10000石已經不算小領了,能有這些知行的家臣在領地和本家都是中堅力量,頗具影響力,還請主公三思而後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