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771章:錢我不想付,貨我又想要
    晉陽宮位於太原城以北,權臣高歡在東魏孝靜帝武定三年之時,將大丞相府建在晉陽;建城的同時又修晉陽宮作爲避暑山莊。北齊立國後,將太原做爲北齊陪都,而晉陽宮也成了北齊王朝重要行宮;此後出於政治、軍事、文化傳統、經濟交通的戰略需要,又對太原城城牆和皇宮進行了多次擴建和改建。迪

    開皇九年,大隋王朝和突厥汗國處於相持的階段,當時的楊堅眼見突厥汗國異常強大,擔心太原失守之後,中原地區失去最爲重要屏障,於是令時爲晉王、幷州大總管的楊廣擴建晉陽宮,並在晉陽宮外築周七裏、高四丈的宮牆,使之成爲一道重要的防禦線,以防禦北方之敵;初名「宮城」,楊堅更名爲「新城」,以區別於原先的大明城。

    到了開皇十六年,大隋王朝國力鼎盛、兵強馬壯,再面對突厥汗國之時,已經處於強勢的進攻地位。楊堅出於進攻突厥汗國的後勤需要,便讓人在晉陽宮以西建築晉陽倉城,此城周長八里、牆高四丈,其東城牆與「新城」西城牆連城一片,儲存了大量許多武器鎧甲。而發生在開皇十九年的決定性的戰役,大隋的主力大軍便是從幷州北上這一支,所有軍需物資就是由晉陽倉城所提供。

    今年由於北方普遍出現大旱災,哪怕各地官倉開倉售糧,糧食也是供不應求,糧價更是居高不下,楊廣命令幷州刺史獨孤楷擴建晉陽倉。一旦修建完畢,晉陽倉就是北方最大的糧倉,能夠儲存更多糧食。如此一來,既能備戰糧荒,也可以在戰爭突然暴發之時,軍隊擁有足夠的軍需物資。

    與倉城區域相比,晉陽宮本身並不大,佔地只有數百畝,隨着大量伴駕北巡的官員的涌來,辦公區就不夠用了,楊廣爲了讓大家有官署辦公,將「宮城」前半部也劃了出去,而他公辦的御書房也只有「小小」一間。

    就在楊廣和楊秀交談之時,一名內侍將高熲和張衡引了進來,兩人向楊廣躬身長施一禮:「老臣參見聖人。」

    楊廣有些意外的意外了看了兩人一眼,說道:「高公、張公免禮,請入座!」

    「謝聖人。」高熲和張衡行了禮,又向楊秀拱了拱手,這才入座。迪

    他們見到楊廣和楊秀的臉色都有些難看,心知楊秀已將議事堂會議上發生的事告訴楊廣了。高熲沉吟片刻,嘆息一聲道:「一項利國利民的建議,卻引來中樞官員羣相辭職,不僅讓人措手不及,同也更令人嘆息。」

    此時的楊廣已經氣過了、怒過了,顯得比較平靜,聽了高熲這話,他淡淡的說道:「蜀王已經向我說了,不過我認爲這不僅僅只是一件事,而是兩件、甚至是三四件。」

    「確實是三件事!而且每個人的出發點都不一樣。」高熲坦然的說道:「一是對衛王擅殺官員而憤怒;二是衛王的作爲雖然收穫好名聲,卻也反襯出中樞的無能、不作爲,所以大家對於衛王的越庖代俎很不高興;三是他們擔心聖人因爲幽州大案的緣故,徹查天下所有義倉,如果朝廷查,肯定也是從幽州以南的冀州開始,畢竟衛王在幽州的作爲,此時怕是早已傳遍冀州了,然既得利益者,生恐自己的子弟被朝廷拿下,故而以辭職方式來抗議。」

    看了楊廣一眼,高熲接着說道:「一是維護律法尊嚴,維護規矩,此爲公,讓人敬佩。後兩者卻是私人之慾,令人齒冷。」

    「高公所言極是!」楊廣點了點頭,他對李子權用辭職來要挾自己想法雖然極爲不滿,但是也知道還須借山東士族之力抗衡越來越不安分的關隴貴族,所以他不能爲了出一時之氣而罷了李子權。

    他沉吟一會兒,說道:「冀州名門失去中樞的決定大權,本來就朝廷不太滿意,楊諒叛亂被平定後,他們又是最大的受損者,其不滿之心更勝以往。此時,天下局勢異常微妙,我認爲朝廷還不能對冀州進行大規

    模清洗,但如果聽之任之、如果沒有順應民意去徹查義倉,又會失去民心。不知高公、張公有沒有既不用傷筋動骨,又能梳理冀州官場之策!」

    聞言,高熲和張衡有些汗顏。迪

    楊廣現在是什麼心態?

    簡而言之,楊廣的意思就是「錢我不想付,貨我又想要,你們告訴我該怎麼辦呢?」

    不過高熲畢竟是久經沙場的開國元勳之一,他所遇到兩難選擇多不勝數,楊廣這個問題還難不了他,他僅僅只是思忖片刻,便有了主意。

    他向楊廣拱手一禮,說道:「聖人,其實此事也不難,聖人不妨分兩步來走。」

    「哦?」楊廣頓時精神一振,忙問道:「高公說說看,是哪兩步?」

    「第一步是聖人下道命令,說是朝廷將在一個月內徹查天下義倉;有了這道命令,既能給百姓一個交待,又能給各地官員一個緩衝的時間。」高熲說完第一步,又詳加解釋道:「此舉這看似是向貪官污吏妥協,實則並不然,因爲幽州義倉的問題在天下各地都普遍存在,朝廷的命令一旦下達,那些盜取糧食的官員必然都想盡一切辦法買來糧食、填補虧空;人皆如此,市面上哪有這麼多糧食填補?他們沒辦法,只能紛紛擡高價錢,拼命從民間搶購,最終,朝廷的糧食回來了,百姓也賺了錢,而在限期之內補不上的,朝廷大可將之拿下。」

    「此外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各個派系、各個世家門閥都有親疏之別;他們率先填補的義倉,一定是嫡系子弟、重要人物所掌控的義倉,此後纔是旁系、親戚、外圍勢力。如此一來,就能從內部分化他們的關係。」迪

    「若是朝廷能夠利用那些被拋棄的官員,並製造一些輿情,天下人就能看清各個派系、各個世家門閥的真面目,也許不能取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也能消減加入其中的人數。」

    「果真是高明之極,那麼第二步呢?又怎麼走?」高熲話音剛落,楊廣便忍不住拍案稱讚。

    高熲此法直指人心,他要是依法而爲、定了期限,那些倒賣義倉糧食的官員定然人心惶惶,定然當派系首腦當成救命稻草,可派系首腦有輕重緩急之分,一旦他們先顧自己的親信,那麼其他人肯定失望、絕望之極,就算最後自己設想補齊了,但也對派系首腦心生芥蒂,再也不像之前那般相信、忠誠了。再加運作的話,就能分化他們的關係。

    高熲說道:「聖人,先帝在世之時,吸取了前朝官員與家族狼狽爲女幹、爲禍鄉里的教訓,定下了官員規避本郡制和輪換制。然而因爲種種歷史原因、現實原因,導致此法在很多地方無法執行。尤其是冀州,至今還有很多官員在本郡爲官,而且一任就是十多年時間,這就能讓他們與家族、與當地豪門勾結一起,形成利益一體的同盟!山東士族之所以能夠控制冀州官場、冀州官場之所以固若金湯、李相之所以不怕聖辭退,也是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