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544章:獨孤敏樂極生憂
    洛陽宮城大儀殿的職能,如若大興宮城立政殿一般,皆是皇后專門用來接見朝廷命婦的地方。今天正是楊廣小女兒的生日,蕭皇后便在文成殿大宴朝廷命婦。

    楊廣小女兒名叫楊飛鴻,生於仁壽三年,今年虛五歲,楊堅封她爲清河郡主,楊廣登基後,升爲清河公主。小公主的生母並非是蕭皇后,而是蕭皇后的族妹、蕭嬪,其地位相當於媵。

    名門望族的婚姻多有政治結盟的意味,除了主嫁之女,還會陪嫁一個或許幾個“媵”,媵並非是婢女,而是主嫁之女的堂姐妹、表姐妹。

    娶妻,還有小老婆陪嫁,在古代是常態。

    這不是女方給男方的福利,而是古代孕婦產子之時,難產概率極高;女方生怕主嫁的“女兒”病死、難產死,於是就多嫁幾個過去當替補;萬一主嫁“女兒”真的不在了,“替補”可以上位,使雙方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關係繼續緊密的延續下去。

    這個蕭嬪倒不是跟着蕭皇后一起出嫁的媵,而是蕭皇后在開皇十五年她生三子楊銘之時,生了一場大病;人雖保住了,但卻也不生了,而生出的兒子楊銘不久後便夭折了。

    楊廣當上太子後,她鑑於自己不能生,而子嗣單薄的楊廣又對陳氏姐妹、王氏警惕有加,便從孃家裏找個妹妹當楊廣的媵,希望妹妹能夠爲楊廣開花散葉,壯大皇家子嗣。

    九月十月日的辰時三刻,蕭皇后身穿華麗的皇后服、頭戴鳳冠,道道瓔珞垂下於鬢角、耳畔,一張芙蓉花蕊的臉蛋兒潔白如雪、玫姿豔逸、姝美難言。她在珠翠環繞中笑意嫣然的坐於鑾牀之上。

    下方列坐相陪的是崔君綽女崔氏、蕭嬪、陳後主第四女陳娥、陳後主第六女陳婤、王氏。

    以上這六名女子,也是楊廣的全部“家當”了。

    對於這個時代來說,不說那些手握重權的高官了,便是許多無官無職的世家子弟,妻妾也有兩位數;然而楊廣作爲天下之主、天下至尊,竟然只有六個女人,數量可以說是少得可憐、少得寒酸了。更爲奇葩的是,楊廣當了這麼久的皇帝,除了冊封蕭皇后之外;另外五個女人好像被他遺忘了似的,至今還沒有一個比較正式的名分、宮人至今只能以“夫人”名之。

    除了她們六人,樂平公主、襄國公主、廣平公主、蘭陵公主、南陽公主、太子妃、齊王妃也聚在清河公主身邊,小聲的逗着這個可愛的小壽星。

    蕭皇后儀態端莊,接受誥命女眷覲見,吩咐女官導引就座。

    坐在前方的,無疑是親王郡王、三師三公、三省六部、諸寺監、大將軍、將軍的母親和正妻,此外還有他們側妃、次妻、媵、嫡女,大家列坐談笑,氣氛愜意而祥和。

    隨着這羣衣着華麗的命婦、官員嫡女依次入殿,大殿內頓時鶯鶯燕燕、香氣繚繞,成了花的海洋,熱鬧非常。

    這時,獨孤敏領着蕭穎、裴淑英入內,身後還跟抱着孫兒的兩個Ru母、幾名攜帶禮盒的婢女;柳如眉沒來、不是沒資格,而是出於安全起見,獨孤敏便讓她在家裏靜養了。

    低聲敘舊、談笑的命婦忽然停止了議論,紛紛看向獨孤敏引領的衛王府女眷、幼兒。致使文成殿陷入了一種詭異的安靜。

    大家都在同一個圈子裏,自都認識彼此;只不過最近京中風頭最盛的,恰恰又是衛王府。

    自楊集攜大功歸來,衛王府就事情不斷。先是皇帝皇后親自去王府蹲守孩子臨盆,接着是王府一天誕兩子;而後,貴婦圈以訛傳訛,說皇帝和衛王爲了爭奪孩子的取名權,竟然在王府打起來了,衛王打不過皇帝,所以兩個孩子的名字被皇帝取了;皇帝高興之下,當場便冊封楊集的長子爲遂安郡王、次子爲武威縣公。

    皇帝和衛王打架的流言蜚語轟動一時,豔羨不止命婦們以此作爲談資,這一談就是好久。由此又衍生出楊集過分、楊集身在福中不知福、皇帝仁慈、皇帝威武等等故事。

    過了不了多久,皇帝竟又開進士科,正式宣佈科舉制度爲朝廷選拔人才最主要的方法,不管是世家門閥子弟,還是寒門子弟、平民百姓,皆可報名參與科考。日後州長史、縣丞專管報名事宜,誰敢將士子拒之門外,以欺君罪論處。

    世家門閥、達官貴人、地方大官雖然還有世襲、門蔭、舉薦等權力,但他們推薦上來的人需要出仕,也得考試;而不是像以前那樣直接任命。

    寒門庶士受限於家境不好、藏書不多等緣故,胸中學識自然不如底蘊深厚的世家門閥子弟,哪怕是考,他們多數人也不如世家門閥子弟、達官貴人子弟;但是楊廣面向全國文人的科舉,可以說是給了寒門庶士一個充足機會了,要是放在之前,寒門庶士連條縫隙都沒有。

    之前活字印刷術的出現、廉價紙書的大量推廣,使寒門庶士學習成本大爲降低,但入仕之門的嚴絲合縫、滴水不漏,仍然使寒門庶士向學之心的興致不高。如今楊廣打開了入仕之門,勢必帶起天下人向學之心,如此久而久之,世家的優勢自然漸漸淡化。

    可是全民科舉的頒佈的時間,不早不晚,正好是楊集兩個兒子出生不久之後,世家門閥鑑於楊集對他們犯下的累累罪行,理所當然將科舉開設之“功”劃到楊集頭上了。

    事實上,這個科舉真與楊集無關,而是楊廣自己搞出來的,同時也是楊堅定下的大政方針的一種延續。但他們不敢罵楊堅和楊廣,便對“上進讒言”、“罪行累累”的楊集進行了轟轟烈烈的口誅筆伐。

    而楊集,本着債多不壓身、蝨子多了不咬人觀念,便默默的認領了這項曠古爍今的歷史功績。此外,他還意外的獲得了楊廣的歉意和感激。畢竟楊廣選擇在這個時機頒佈科舉制度,目的就是讓楊集來扛,可是楊集非但沒有絲毫不滿,反而樂在其中;楊廣有着這樣一個好臣子、好兄弟,又如何不感激?又如何不信重有加?

    包括貴婦圈的大隋百姓因爲科舉的轟動,又熱議楊集了很久;直到楊素作古,這才慢慢淡化。可是昨天,楊集又在楚國公府和封德彝爭執、起衝突,搞臭了虞世基和封德彝,這又使他成爲貴權圈的話題。

    名門貴婦,不問性情、品德如何,但她們的才華卻是不容置疑的,絕大多數都是丈夫的賢內助,對於楊集的“惡劣”行徑知之甚詳。

    此刻見他的母親、妻兒到來,盡皆用各異的目光看了過來。

    獨孤敏久經沙場、彪悍潑辣,就連楊堅、獨孤皇后都頭疼不止,這點小場面,豈能讓她膽怯?而蕭穎、裴淑英是名門培養出來的優秀女子,加上又有婆婆在前方扛,也是神色從容、沉穩如山向前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