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543章:楊集,國之奸佞?
    洛陽近來陰雨綿綿,時至辰時,東天空方纔泛起一抹魚肚白,大興殿內燈光輝煌,數百盞宮燈將整座大殿照得形同白晝。大興殿是洛陽皇宮第二大殿,無數根多人才能合抱的楠木大圓柱矗立在大殿之上,共同撐起一座足以足以容納萬人的宏偉大殿。

    規模之宏大雄偉、氣勢之磅礴、陳飾之華美壯麗,便是大興宮第一大殿大興殿也遠遠不如。

    殿內自北而南,共分爲五個階梯一般的平臺,最頂端高處便是皇帝寶座,高高在上的俯視着腳下萬千臣民,森嚴威重,令人莫敢直視。

    雕龍畫鳳的丹陛之下,則是太子專用的平臺;接下來是皇族專用平臺、五品高官專用平臺;最後纔是五品以來官員專用,這層平臺也是最爲寬闊的一層,直抵正南方的大業門。

    這種劃分,既代表了等級之森嚴,同時也在激勵最底層官員,彷彿時刻都在告訴他們:只要你有本事、有功績,你就可以更上一層。

    不過規矩雖死,人卻是活的,朝廷爲了方便官員奏事、聽政,特許中樞底層官員站到所屬的侍郎、寺卿、少卿、監、令、少監、大將軍、將軍席位之後;地方官員也有這個權力,刺史和長史歸民部、通守歸刑部、司馬歸兵部。區別的是,他們在高官這個階梯沒有坐位,只能站在本部本司長官席位後面。如果沒事,也可坐到乖乖的坐在自己的席位上聆聽。

    辰時正,近千名王公大臣、文武官分列左右,按品階入席,位於高位那層平臺前方的各部主官,向來是朝會上的發言者。

    從地方來的官員也有近千人,這其中,既有河南府的官員,也有入朝述職的官員和各地駐京官員,他們依品級坐在最低那一層。他們也是可以發言權的人,但他們說的一般都是涉關自身事務,比如朝會談到某地災情、建設、官場之類的議題時,正好入朝的該地官員可以適時發言。

    另外還有數千名勳官、散官、爵官等非職事官員,這類官員屬於喫乾飯的羣體,他們向來都是旁聽者,如果沒有涉及自身利益,他們很少表達意見。

    朝廷未免影響辦公效率,都會在頭一天定下次日早朝的議題,好讓大家有個心理準備和應對之策,到了第二天早朝,即可三下五除二的處理乾淨。這樣就能保證大臣們不會因爲朝會耽擱政務。但今天是禮儀性質的朔朝,所以昨天沒有什麼議題下發、今天沒有什麼要事,大家認爲至多半個時辰就會結束,這也使殿內的氣氛十分輕鬆。

    由於皇帝楊廣還沒到,臣子們都在低聲談論着什麼,諸多聲音匯到一處,使大殿內嗡嗡作響。

    “當、當、當!”時間過了辰時一刻,內侍立刻敲響殿內編鐘,以示皇帝將至,讓大家保持安靜。鐘聲停止,緊接着便傳出了一陣禮樂聲,直閣將軍一聲高喝,“聖人駕到!”

    殿內頓時鴉雀無聲,官員們紛紛肅然起立迎駕。殿端兩邊側門通道內,各自出現兩隊挎刀禁衛。他們可不是擺設般的儀仗隊,而是負責拿人的直閣禁衛,每個人都是精銳中的精銳。

    他們目不斜視,徑自向門口延伸,每隔五步站立兩人、前後各一,就位之後,如長槍一般立在牆壁和大圓柱之間。

    巍然不動,氣勢睥睨。

    緊接其後,數百名手執各種儀仗的侍衛,踩着時間點魚貫擁出,頓時黃羅招展、旗幡林立;金瓜長戟、氣勢威嚴。其後是二十四名端着金盤內侍、八名打着長柄羽扇宮女,最後是一名宦官挑着黃羅傘蓋,簇擁着帝王冕服、頭戴十二旒冠大隋皇帝出現。

    楊廣走到龍榻前,繼而面向諸臣,數千名官員躬身施禮,“拜見聖人!”

    楊廣在龍榻上緩緩坐下,這才緩緩擡手道:“衆卿平身”

    宮殿設計得十分巧妙,楊廣即使聲音不高,回聲卻很大,使他的聲音能夠輕鬆傳到大門之前,保證每個人都都聽到。

    “謝聖人。”衆臣紛紛站直身子,隨着“當”的一聲鐘鳴,各自落座。

    整個流程,儀式感十足;說是掐秒走每個流程,亦不爲過,同時也是古往今來的異族嚮往卻學不了的文明、文化、禮儀!

    遠的不說,啓民可汗就很羨慕、仰慕,他甚至請求楊堅,希望楊堅允許他把這一套帶去突厥;楊堅和楊廣一樣,都以恢復和推廣漢家文明爲己任,不僅爽快的答應了啓民可汗的請求,還派出宮延禮儀師去教。可突厥人的生活習性和大隋百姓截然不同,不管宮延禮儀師怎麼教都教不會。

    啓民可汗勉強擺出這種陣仗,但卻不倫不類,落得個東施效顰、貽笑大方的下場,不過他本人卻是樂在其中、十分享受這種至高無上的感覺。

    隨着羣臣入座,朝會正式開始。

    如往常望朔朝會一樣,大幕開啓之前,應由禮部奉上賀表,代表天下臣民班唸誦賀表,以爲敬賀。

    賀表內容如同漢大賦一般,講究駢四儷六、辭藻華麗、追求形勢上的華美。而禮部尚書崔仲方乃是博陵崔氏的傑出人物,他文辭優美、才氣橫溢,這點小事自然難不倒他。

    崔仲方少好讀書、有文武才幹、明經及第,雖然六十有七,可身形筆直、氣度不凡,他手捧賀表站在大殿中間,抑揚頓挫、情緒起伏的唸誦着。

    他紙書、活字印刷術開始推廣之時,曾與太學博士鄭善願、太學博士王隆發起了“禁書令”。就在他們三人與楊集、楊素、牛弘等人僵持不下之時,張瑾來了一個神助功。張瑾口出狂言,說“近日各州各縣頻頻傳來小股賊寇集中作亂的消息”,這句話徹底惹惱了楊堅,一怒之下,將四人免官爲民。

    到了楊諒造反之時,楊廣考慮到河北大地官員多爲山東士族子弟,便啓用了崔仲方;崔仲方在戰鬥中立有功勳,官復民部侍郎之職;而後,楊廣又血腥的清洗了北齊舊地官場,造成多地暴動頻發,於是又升崔仲方爲禮部尚書。

    二崔因此聯合諸多士族,出面安撫地方,使北齊舊地穩定了下來;楊廣投桃報李,讓崔仲方進位議事堂相國,終使他的朝廷和山東士族、齊地豪強的關係趨於緩和。

    隨着崔仲方清朗聲音響起,一篇大唱讚歌、內容皆無的華章恍如碎玉清音一般,在大業殿內響起。

    華章畢,崔仲方躬身道:“臣爲聖人賀。”

    楊廣面上現出一抹笑意,擡手道:“崔尚書平身。”

    然而崔仲方卻並未如往常那樣回班,而是整容斂色,拱手再拜楊廣,朗聲道:“臣崔仲方,昧死啓奏聖人。”

    殿內羣臣聞言,面色忽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