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443章:表兄弟,互算計
    楊集之所以要剿滅橋山賊,一是爲民除害,二是練兵,但最重要的是希望從橋山賊那裏得到一些罪證,好讓他以迂迴方式整頓豳州軍。

    這也是他叫來韋保巒問話的原因所在,不料一番詢問下來,卻有了意想不到的收穫。

    王世郎和豆盧寬手上的書信和賬簿,他自是無法獲得,但橋山可以試上一試。

    楊集向韋保巒說道:“韋司馬,待剿了橋山之賊、取得了王世郎和豆盧寬的罪證,我會拿下這些混蛋。”

    韋保巒聞言大急:“大王,能否全殲這夥賊寇,不僅僅在於搗毀其匪巢,關鍵還在於徹底剷除賊寇,但內應如果不除,大王進兵的動靜、路線都要被賊寇們獲悉,屆時又怎麼剿匪?”

    楊集說道:“我就是要讓他們知道!但我需要你配合。”

    韋保巒心頭疑惑,問道:“大王要卑職如何配合?”

    “這個且不談!”楊集擺了擺手,問道:“你應該知道賊寇的巢穴吧?”

    韋保巒拱手道:“卑職知曉。”

    “那就好。”楊集向韋保巒說道:“到時候,我會率部分老弱扮作商隊,沿着官道浩浩蕩蕩北行,誘他們出來劫掠,另選一部精兵,直搗匪巢。”

    “……”衆人本以爲楊集有什麼好辦法,可是一聽他這麼說,臉都黑了,心說賊寇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這麼聽話?

    過了半晌,韋保巒苦笑道:“若賊寇不理會呢?”

    “他們會理會的!”楊集自信的說道:“一是我出動的兵力與賊寇相當、並且是老弱,這與我狂妄自大的脾性、劍走偏鋒的用兵風格吻合;二是豳州軍經不起查、怕我查,只要我一離開軍營,‘豆盧寬們’一定通知橋山賊寇,讓他們將計就計、半路伏擊於我;只要我完蛋了,‘豆盧寬們’自然逃過一劫。”

    衆人聽了楊集這兩個理由,暗自點頭不已,楊集這個計策其實沒有什麼出奇之處,就是利用‘豆盧寬們’逼賊寇下山,再用賊寇手中的罪證對於‘豆盧寬們’。如果‘豆盧寬們’換成是自己,恐怕也會通風報信吧?

    韋保巒沉吟半晌,提出了兩個十分關鍵的問題:“大王此計是不錯,可是大王一旦率軍出營,就會處於暗探的全程監視,這又如何分兵?精兵又何而來?”

    楊集說道:“這就需要韋司馬鼎力相助了,還請抽調麾下精兵埋伏於後,此事絕對不能讓王世郎知曉,否則這事就不成了。”

    韋保巒盤算了一下利弊得失,望着楊集說道:“若是選擇第一個出口,卑職調個四百人,問題不大。”

    “那就這麼說定了,你回去後,等我通知,另外給我派幾名嚮導來。”

    “大王,我帶來的十名親兵就知道賊寇的巢穴,路也是他們打探到的,我將他們留下來。”

    “太好了!”楊集喜道。

    他們現在處於暗處,還有時間來佈置,正面由老弱和韋保巒的兵來打,至於直取賊寇巢穴的精兵,楊集打算交給用玄武衛來完成。

    而後又商議了一下具體細節,這才各自分頭行動。

    。。。。。。。

    韋保巒離開半個時辰左右,天色徹底暗了下來。

    豳州軍大將軍豆盧寬宴客不成,反而讓楊集狠狠地掃了面子,他有心不管不顧,卻又不能真的不管不顧;只因除了楊集這個混蛋之外,他還在楊集的的親兵羣中看到了很多皇族子弟。

    這些“親兵”代表了好幾個強大的門閥、勢力,若他豆盧寬膽敢不設宴款待,失了禮數,必將得罪一大票人。然而爲首的楊集卻是半點面子都不給,他又能如何?總不能把他們抓去中軍大帳喫晚飯吧?

    對於抓人這個舉動,他還真不敢。

    最後還是在王升、梁宏建議下,忍下了心頭之恨,憋屈的帶着豳州軍主要將領、以及諸多食物來了左軍第五營官署,名義上爲楊集接風洗塵。

    這下子正中楊集下懷,和郝瑗、宗羅睺、兄弟們、侄子們、外甥們隨着趙弘安來到了第五營的膳堂。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廳中氣氛漸漸緩和,不像先前那般僵硬、尷尬。尤其是宗羅睺這個曾經的大盜見多識廣、口才極好,擅長活躍氣氛,在他各種葷段子的帶動之下,引起滿廳糙爺們哈哈大笑。

    酒酣耳熱之際,楊集已經“半醉半醒”了,他對同列首席的豆盧寬的態度,也“溫和”了許多。他向豆盧寬的那邊挪了挪,“迷迷糊糊”的說道:“表兄,弟弟我後天就要進兵,軍需輜重還請表兄備齊。”

    “進兵?進什麼兵?”豆盧寬見楊集面紅耳赤,醉得都快睜不開眼睛了,便試探着問道。

    “嗨!”楊集拎起酒杯,和豆盧寬碰了一下,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大着舌頭道:“當然是去剿橋山賊了,表兄不會不支持吧?”

    豆盧寬聽得心中只想罵娘:

    有事就表兄、沒事就“不賞”!

    是何道理?

    真他孃的以爲老子是任你拿捏的軟柿子不成?

    豆盧寬心中雖然惱火,但是在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絕對不敢怠慢片刻,很是明確的表態道:“支持、支持,怎麼可能不支持呢?只不過大王的使命是整頓軍隊,至於剿滅橋山賊這種小事,交給豳州州兵即可,怎能勞動您大駕啊?”

    “豳州州兵都是些廢物,靠他們?呵呵,夠嗆。”楊集笑着說道:“雖說此事與我無關,但豳州境內有賊,我豈能當做看不見?畢竟我是和罪惡不共戴天的戰神、軍神,總歸是要面子的。”

    楊集的聲音剛剛落下,豆盧寬便配合着問道:“所以呢?”

    “所以橋山賊,我必剿之!”楊集將酒杯在案几上,意氣風發的說道:“我只需兩千,呃,不是,我只要一千五百名老卒即可,但物資,表兄務必給我備齊。”

    韋保巒到來之前,楊集已經從趙弘安嘴裏得知:左軍第五營的確有許多“老弱的老卒”,但這些四十多歲的“老卒老而不弱”,他們大多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有着非凡的實力和傲氣。

    說白了,他們就是一羣老/痞子,如果你讓他們打仗,那都是槓槓的;如果讓一個不能令他們信服的人來統帥他們,他們將比流氓還流氓。若是處理不慎,鬧個兵變都有可能。

    豆盧寬、王升、梁宏等等將領非但拿不出令他們信服的能力,反而還利用職權之便喫空額、扣軍餉、喝兵血,將士們盡皆敢怒不敢言,於是便採取了“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當起了刺頭兵。

    既然連豆盧寬、王升、梁宏治不了他們,趙弘安自然是更加不行了,但是楊集與他們不同:首先是軍中很多老卒曾是一手帶出來楊爽的士兵,他們懷念楊爽、承楊爽之情,在愛屋及烏的情感之下,很賣“故主”之子的面子;其次是楊集與豆盧寬這個官幾代大不相同,他的武勇和戰績早在仁壽三年便名揚天下,之後更是以大隋“軍神、戰神”的名義活躍在最前線,活脫脫就是第二個楊爽,老兵們沒理由不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