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151章:問題官員何妥
    來到甘州張掖,楊集心中也無限感慨,早有楊堅任命他爲涼州刺史、涼州大總管之初,他嫌涼州貧窮落後,死活不肯來,楊堅惱火的讓他從涼州、幽州、交州三選一。一一對比下來之後,楊集發現幽州太冷、交州太熱,且都遠離繁華的關中,於是萬分不願、垂頭喪氣的來涼州上任了。

    可是再次從大興來甘州,心情卻是大不相同,大興雖然繁華似錦,可是短短几天時間以內所發生的事情,令他感到遍體生寒。

    雖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就有爭鬥、就有陰謀詭計、就有鬥智鬥勇,但是大興城內的人不僅是高智商羣體,而且各有一個個龐然大物站在背後;若非楊堅和楊廣盡皆偏向自己,並且把賀若弼一案草草了結,否則自己未必可以全身而退。

    可是儘管如此,關隴三派卻在此案死了幾個大人物、幾十個跟班,還有幾個大人物被罷免爲民;這後果,雖不至於令根深蒂固、枝繁葉茂的關隴貴族傷筋動骨,卻也是一份不小的損傷。他們絕對不會把這筆債算在死了的賀若弼身上,更不會反思反醒,只會將罪責怪自己頭上。

    此外,又在芙蓉園內和范陽盧氏、清河崔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的子弟們懟上了,在封殺那十幾人的時候候是蠻爽的,可代價是和四大士族交惡了。

    短短几天時間之內,就被這麼多強大的勢力仇視、敵視,使他下意識的不願和那些人共處一城,於是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往甘州。

    到了這兒以後,再加上老孃老婆都在身邊,忐忑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了!

    在充滿原本香味的新家美美睡上一覺,第二天起了個大早,練了會武藝、騎射,喫罷早膳,便來到了總管府官署。

    總管府官署是一組巨大建築羣,與朝廷的官制一一對應,除了比照六部的吏、民、禮、兵、刑、工六曹,還有比照十一寺的司農、典牧、崇文、都水、司天、軍器、將作、少府(鑄錢)、典獄等署,另外還有監察、內務兩府。

    這些機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政監察體系,有各級官員兩百餘人,最高軍政長官當然是涼州刺史、大總管楊集,此後是總管長史高熲、司馬陰世師,接下來是六曹主官、十一署主官……

    楊集辦公的勤政堂是個坐北朝南的巨大院子;其正南方有兩個大院,左邊是六曹官署、右邊是十一署和監察、內務兩府,兩個大院加上中間的大道,正好跟勤政堂同寬。這也是州治普遍採用的格局,只不過州治的規模遠不如大總府,而上州又比中州大、中州又比下州大。

    楊集返回的消息早已傳開,一大早,勤政堂官員和士兵都在清理房間。

    勤政堂官員和六曹、十一署官員不同,前者屬於私人幕僚,由楊集自掏腰包發俸祿,這些幕僚大多負責整理文書,撰寫楊集的各種命令,有點類似於後世的祕書,王府主薄便是首席祕書長;軍事方面則以王府司馬李大辯爲首,之後是薛舉、郝瑗、李大亮、獨孤平雲等人。

    後者,則是朝廷任命的官員。

    當楊集步入勤政堂時,文武幕僚早已在自己的職位上開始一天的忙碌,而總管府的高官們,業已在正堂等候多時,只不過有人還在路上,有人早早被楊集打發去做事了,所以正堂之內只有吏曹虞世南、刑曹蕭瑀、崇文劉炫、甘州副總管張定和,以及被推薦爲庭州刺史兼總管的李靖、庭州長史兼司馬的堯君素。

    至於高熲的涼州長史之職,不過是楊堅爲了用來欺騙吐谷渾、便於高熲行事而安排的職務,他的實職其實是和契苾部、西域各國溝通的西域使,老頭子精力十分旺盛,在西域轉一圈回來以後,就把女兒高靈扔在張掖,然後回大興復命去了。“參見大總管!”六人見到楊集進來,一起以正式的官名稱呼。

    “好久不見了,諸位請坐。”楊集看了大家一眼,卻發現蕭瑀這傢伙黑着臉,顯得格外不同,稍微一想就明白蕭瑀爲何黑臉了。

    昨天晚上蕭瑀讓他媳婦接蕭穎回“蕭家”,可是蕭穎嫌棄蕭瑀迂腐古板,死活都不肯走,而蕭夫人正好是獨孤羅的女兒,獨孤敏的侄女,於是老孃一聲吼,蕭夫人就得走。

    蕭瑀頑固不化,恐怕現在是爲妹妹的事大生悶氣。

    雖然明白了,但楊集根本就懶得去鳥他。只因蕭瑀在史上先被楊廣貶了幾回,但因爲楊廣名聲太臭,導致蕭瑀得了個剛正不阿的美名,可後來,腦殘粉吹捧成天上地下唯吾獨尊、千古一帝李世民,也貶了他六次。

    既然史上“最昏的昏君”不喜歡他、“最英明的明君”也不喜歡他,可見問題是出在蕭瑀身上,與皇帝昏庸與否並沒有直接關係。

    這樣一個人,且他妹子已經跑不掉了,楊集還有什麼好巴結的?

    “大總管,這位是……?”張定和看到楊集身後的劉焯,不由爲之一愣。

    “我給你們介紹一下!”楊集連忙介紹道:“這位信都劉焯、劉士元先生,乃是當世大儒,與劉炫先生並稱‘二劉’,原是太史司歷,如今是涼州祭酒、涼州司天令,主管涼州學政、預測天象。”

    “末將見過劉先生。”張定和不知道劉焯是誰,可是“大儒”在這個時代的含金量可不小,令張定和肅然行禮。

    “將軍不必多禮。”劉焯還了一禮,微笑道:“今後都是同僚,請將軍多多關照。”

    “不敢當、不敢當。”張定和忙不迭的說道。

    “見過劉先生!”除了爲友幾十年的劉炫激動得雙眼發紅,餘者盡皆恭恭敬敬的向劉焯執弟子禮。

    劉焯一一還禮。

    楊集見大家都熟悉,也見識了一名大儒在這年代的影響力,心中大是喜悅,若是有朝一日沒有人用了,完全可以把“二劉”的招牌打出去,到時候,人才還不得滾滾來?

    他向劉炫說道:“光伯先生,你先帶士元先生熟悉熟悉涼州。”

    “喏!”劉炫心知楊集是給他們敘舊的機會,感激的行了一禮,將老友請去了官房。

    這時吏曹虞世南拱手道:“大總管,正式開會之前,我有個想法要說一說。”

    楊集笑道:“你說!”

    虞世南拱手道:“修路!”

    “具體說說看,修什麼路?從哪裏到哪裏?”楊集頓時來了興致,他在出發之前,已經派快馬將朝廷決策先一步送達,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就是移民五十萬戶、修關中到庭州的直道,代行長史之職的虞世南顯然是從中得到了什麼新想法。

    “整體來說,就是朝廷所指的直道。朝廷的要求是從關中到庭州,但我廣泛徵集意見時,許多商人都說不太合理,而太妃更是提出了修兩條的方案,我心中是十分贊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