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白起,坑殺四十萬,被周姐直播 >第九十二章秦、趙再戰長平
    不過三月。

    秦軍一路勢如破竹。

    由蒙武所率領的十萬秦軍,便已經是徹底的攻克魏之高都、汲地。

    此兩處。

    皆是魏國重地。

    此兩地一失,則魏國西面大秦,幾無屏障。

    一時之間。

    魏國上下皆是震恐。

    而觀之趙國這邊。

    王翦也是領得二十萬大軍,一路攻克上黨、兵臨長平之地!

    若長平一失。

    恐十餘年前長平之戰後的慘狀,復之。

    當是時。

    邯鄲,趙王宮。

    趙王佾於王位之上,臉上的表情亦滿是鄭重,望向殿下羣臣,便是連忙道:“秦國背盟,復而攻我趙國!眼下上黨已克,長平關亦危!此番,長平關下,不過我趙軍數萬,何以抵擋秦軍!?”

    自數年前的秦趙之盟後。

    秦國如同盟約所言。

    果不復攻於趙。

    而且。

    前番所奪的長平、太原等地,也是悉數交還給了趙國。

    便連此前,屬於韓地的上黨,也是交給了趙國,以示其誠。

    再加上。

    前番因魏、燕等國,仗着趙國孱弱,屢番犯之趙境。

    趙國國內,大部分的兵力,都是集結到了東、北之側,和魏、燕等國交戰。

    而長平、上黨等地的兵力,自然是薄弱。

    甚至。

    便連那長平關的數萬兵力,也是李牧、趙蔥、龐煖等人苦諫之後,纔是增設的。

    否則。

    以趙王佾的意思。

    以秦趙之盟,本不欲在此地增設重兵。

    現在想來。

    趙佾都還是一陣的後怕。

    也多虧此前是有所增兵。

    否則,別說是上黨了。

    以數年前趙國西線那薄弱的兵力,恐怕此刻秦軍都快是長驅直入,直接打進邯鄲城了。

    而這邊。

    不過片刻之後。

    隨着趙佾的詢問。

    數人便是沉聲出列:“啓稟我王,長平關此刻,秦軍攻勢疾迅如火,已是危在旦夕!”

    “長平關之勢,危如累卵。雖有數萬趙卒,卻無大將駐受!我王當速派得援軍前往,且委一大將親而鎮之,則長平便安!”

    聽得此言,趙佾眯着眼睛,臉上的表情卻愈是漠然:“所以,諸位愛卿之意,當派得援軍而馳援長平關?”

    當趙佾一句話說完的時候。

    現場衆趙臣,都是陷入了短暫性的沉默。

    趙佾的意思,他們又豈能不明白?

    眼下秦軍攻勢如潮。

    馳援長平,自然是要馳援的。

    但是,又要派得誰前去呢?

    這卻是個問題。

    昔日秦趙之盟,秦國“好心”的將趙佾這個質於咸陽的趙公子,送回趙國。

    當時趙國羣龍無首,對於秦國的這個“好心”的提議,自然是從善如流。

    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

    有了一個名義上的趙王,趙國上下的人心也必然更加安定。

    但是慢慢的。

    不少人總算是明白了當初秦國派得趙佾而返的原因了。

    趙佾質於秦。

    於咸陽之時,秦人並未薄待於趙佾。

    趙佾在咸陽交得不少故友。

    自然而然,而親於秦。

    而趙國之趙人,特別是他們這些個趙卿而言。

    雖盟於秦。

    然亡國之恨,滅君之仇,如同大海,淵淵不絕。

    趙王欲親於秦,而趙人不許。

    兩者之間,自生間隙。

    特別是對於眼下龐煖、李牧、司馬尚這些立志於攻秦乃至是滅秦趙將,趙佾並不信任。

    反而是在朝中大力扶植其親信。

    一時之間郭開、趙蔥、顏聚等人,因之而受擢升。

    不過短短數年,便已平步青雲。

    特別是郭開,不過二十餘歲,便官至上卿。

    自復國以後。

    上下一心的趙國,不但沒有因爲趙佾這個趙王的到來而愈加團結,反而是陷入了另一場漩渦之中。

    這邊。

    趙佾見得殿下表情陰沉不定的諸位大臣,而後便是緩聲詢問道:“以衆卿之意,眼下秦攻於長平,寡人該派何人爲將,前往馳援長平?”

    一句之後。

    許多趙臣沒有絲毫猶豫,便是朗聲道:“此番我趙有李牧、龐煖兩位將軍,皆善兵也。李牧將軍鎮守代地,短時間內無法趕至趙地。而老將軍龐煖,正好居於邯鄲,當親率十萬援軍往長平而去!”

    “有了龐老將軍,則長平無虞矣。”

    說着這話的時候。

    許多趙臣皆是目光鎮定。

    足以見得,他們對他們口中所說的龐煖將軍到底是多麼的有信心。

    龐煖乃是趙國老將。

    其資歷,尚長於馬服君、廉頗等輩。

    其能,亦不弱於此等兩人。

    出身龐氏。

    其先祖,便是大名鼎鼎的魏將龐涓。

    自龐涓兵敗桂陵,而戰死於馬陵。

    曾經強盛的魏國,於此戰後一蹶不振。

    而在魏國曾經顯赫的龐氏,自然也是不大好過的。

    龐涓身爲主將而致使魏國大敗,龐氏也因之在魏國大受排擠。

    其後龐涓之後龐蔥陪魏太子質於邯鄲。

    龐氏也因之而紮根於趙國。

    而龐煖便是龐蔥之後。

    師從鶡冠子,集兵道、縱橫道、黃老之學於一身。

    早在趙武靈王時,龐煖就曾經與武靈王論兵。

    一向心高的武靈王都爲之折服。

    至此,時不過而立之年的龐煖便受武靈王重用,委以上將軍之職。

    然而其後,武靈王死於沙丘之亂,而龐煖這個武靈王的寵臣,也因之而失勢,遊離於朝堂中心之外。

    而後,馬服君趙奢死;邯鄲一戰後,趙相廉頗墜亡邯鄲城頭;函谷關一戰,名將廉頗、樂毅亦敗亡。

    而後起之秀李牧需長期鎮守代、雁門、雲中各地。

    曾經人才濟濟的趙國,如今竟是到了人才凋敝,無人可用的地步。

    直到這時。

    已是垂垂老矣的龐煖,再一次的爲趙國掛帥。

    七年前,燕軍犯境,龐煖年近八旬,依舊親自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