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軍師聯盟 >第319章 魯肅的現代平臺經濟學頭腦!
    “敢問鄭老。”

    孔融是個膽大的人,當庭站起,拱手抱拳,開口詢問:“關於這份爭議點的回覆內容,除了評審團外,可還有旁人否?”

    對面的桓睿同樣站起身來,揖了一揖:“是啊,我等同樣有此疑惑,似乎上面的某些註解內容,不似出自評審團之手。”

    儒林界就這麼大,泰斗級的人物又是大家爭相學習的對象,因此對於鄭玄、司馬徽、盧植、楊彪等人的思緒、喜好,其實大家都有一定程度的瞭解。

    正是因爲如此。

    孔融、桓睿等人,方纔對此回覆提出異議。

    與此同時,滿殿的儒生盡皆附和,七嘴八舌地議論起來:

    “是啊,對此爭議點的處置,一定另有旁人。”

    “此人到底是誰?居然可以插手到評審團?”

    “我們有權利知道是何人!”

    “此乃大家,望評審團詳之。”

    “......”

    對於滿殿儒生的反應,盧植等人早有預料。

    果不其然,引起了熱議。

    盧植作爲司徒,擺手示意衆人安靜:“咱們暫且不論出自何人之手,單以其內容討論,不知爾等可能接受否?”

    “孔文舉?”

    盧植的目光率先落在孔融身上,試探性問:“你是今文經學者選出來的二辯,以善辯聞名天下,不知你覺得此等解釋,可滿意否?”

    孔融拿起紙張,眼珠子再次上下翻滾,肯定地點點頭:“此人切入點奇特,而且論點論據很足,在下佩服。”

    “好。”

    旋即,盧植扭頭瞥向對面的桓睿,輕聲道:“那不知子明,以爲如何?”

    桓睿毫不猶豫地點點頭:“此人博學多聞,今古文道造詣極深,單從此註釋上看,足見其閎通博大,無所不包,老朽佩服!”

    “善!”

    盧植滿意地點點頭。

    然後!

    他的目光掃過玉堂殿衆儒生,開口問道:“爾等以爲如何?”

    衆儒生沒有猶豫,齊聲回答:“極佳。”

    既然已經獲得了全部儒生的認可,盧植自然沒必要在遮掩,當即朝天一拱手,朗聲道:

    “此註釋乃是陛下看過我等辯論爭議後,以其經學修養,自行批註論證。”

    “啊?”

    頓時,滿殿儒生譁然一片。

    他們似乎不敢相信,這樣的註釋竟出自皇帝陛下之手!

    “這......這怎麼可能?陛下今年纔多大啊?”

    “不敢相信,畢竟這般年紀,竟能學通古今!”

    “我窮盡半生時間,尚且一知半解,陛下不過十五,卻可融會貫通!”

    “聽聞陛下有博聞強記之能,看來此言非虛。”

    “陛下不愧爲天選之子,在下佩服。”

    “陛下之學,古今並重,相得益彰,甚至不輸鄭老。”

    “......”

    行伍之人比的是拳頭。

    經學之士論的是才華。

    見此一幕,盧植真切地明白,皇帝陛下的才學,已然將這滿殿的儒生征服,他對爭議點的註釋,得到了古今文經學者的一致認可。

    雖然,首日辯論的爭議點,沒有全部處理完,但即便如此,依舊讓盧植看到了融合古今的可能性,在皇帝陛下的推動下,當真有可能糅合百家之學,融成一家之言。

    一念至此,盧植幹勁十足,擺手示意衆人安靜:“既如此,此份爭議全票通過,咱們立刻進入今日議題。”

    “子家。”盧植扭頭瞥向兒子。

    “在。”盧毓一揖。

    “把東西收起來,派人編纂成冊,呈於陛下。”

    “喏。”

    ******

    接下來的日子。

    玉堂殿每隔三日一次辯論。

    劉辨同樣在第三日,將軍師聯盟的註釋返回給盧植。

    荀彧照例在制定明年的農耕進度計劃,只是因爲多了豫州的五個郡,因此工作量加大,難度係數稍有提高;

    而太史通依舊在實踐鋁合金的冶煉,目前已經可以成功製取金屬鋁,但其餘稀有金屬,仍在摸索之中;

    韓暨則按照要求,培養可以熟練掌握灌鋼法的鐵匠,以期可以熟練控制滲碳量,從而具備大批量獲取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的水準。

    同時,韓暨開始收集南陽的水文資料,爲長流推廣水排,以及水庫建造技術,做一些提前的準備工作。

    時光荏苒,日月如梭。

    眨眼間。

    便迎來了寒冬時節。

    北風凜冽,大雪紛飛。

    劉辨身穿厚厚的冬衣,外罩貂絨大氅,手裏捧着炭火手爐,凝望着窗外銀裝素裹的世界,那一縷縷炊煙彷佛驅散了冬日的嚴寒,帶給人絲絲暖意。

    “子敬。”

    “在。”

    劉辨放下車簾,回頭望向魯肅:“那些沒有購買房屋的百姓,可有人受凍而死嗎?”

    魯肅一揖,極其鄭重地道:“陛下放心,他們已經做了保暖措施,而且石炭價格因供應量充足,維持在一個較低水準,老百姓皆能用得起。”

    “冶鑄作坊出的爐子,可以購買,亦可以租用,還有冬衣價格只有一百餘錢,老百姓皆能負擔得起。”

    “很好。”

    對於魯肅的回答,劉辨非常滿意。

    這一圈走下來,更是讓劉辨看到了魯肅內政以外的才能。

    畢竟,石炭價格、火爐、冬衣等物品,全都是當下時節的緊俏貨,在南陽以外的價格是大幅度攀升,而在南陽卻能維持在一個合理水平。

    尋常人焉能有這樣的能力?

    劉辨下令返回宛城,途中閉目養神時,便在跟軍師聯盟溝通:“老師,我感覺魯肅是有一定的經濟學頭腦的,至少懂得供求與價格的關係。”

    “目前咱們的陶瓷、玻璃全都在實驗當中,明年可能就要面世,以緩解咱們財政上帶來的壓力,還真需要一個專門負責商業的人。”

    “自我感覺......”

    在聽完魯肅的彙報以後,劉辨越來越確定魯肅具有一定的商才:“魯肅便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農業、商業,咱們全都得抓。”

    “可以!”

    停頓片刻後,軍師聯盟的聲音便響起:“實際上,專家同樣有這樣的考慮,而且在史料記載中,魯肅籌糧便內涵一定的經濟學原理。”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