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陳醫生,別慫! >第146章:偷師卡!
    對於推拿按摩手法進行助產,陳南並不陌生!

    但是……這並不影響他一路走來的緊張情緒。

    畢竟,以前推拿,都只是治病,緩解疼痛爲主。

    可助產卻不一樣。

    陳南說實話,怎麼也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以一名中醫醫生的身份,參與到一次生產中去。

    着實有些……感慨!

    不過,對於中醫推拿按摩進行助產,陳南倒也有些自信。

    世界上首例手法助產的病案,就來自中國。

    宋朝時期,有一個名叫龐安時的名醫,曾經就使用過腹部按摩手法助產。

    而後來,明清時期,伴隨着現代醫學的傳入,華夏人民的智慧是你想不到的。

    他們甚至研究出來一套:“內外手法合用”治療胎位不正難產的系統性方案。

    但是,這些方案,在清末時期,終究沒有躲過歷史浪潮,在歷史長河之中,逐漸銷聲匿跡。

    其實……

    厚古薄今,是人們的錯誤思維。

    中醫推拿,發展至今,有兩三千年歷史了。

    古代對於人體結構比起今天,並不是瞭解的那麼通透,所以後代的內外手法治療胎位不正,比起當初是要進步的。

    說起來龐安時,歷史上也有些小典故,叫做龐安時一針救難產孕婦的說法。

    說是龐安時到舒州的桐城縣,碰到一民家孕婦臨產,一連七天,孩子都生不下來,什麼方法都用盡了,也沒有效果,一家人擔心得不得了(我在想,七天生不下來……還活着嗎?)

    龐安時的學生李百全剛好是那戶人家的鄰居,便請龐安時去看一下。

    龐安時去了一看,接連道“死不了、死不了”。他讓孕婦的家人打來熱水,溫熱孕婦的腰部和腹部,他自己則爲孕婦上下輕拍按摩。

    隨後,他取出針來,在孕婦的腹部刺了一下。

    不多時,孕婦覺得腸胃隱隱作痛,在呻吟之中,竟把孩子生了下來,是個男孩。

    龐安時告訴他們說:“其實,胎兒已經出了子宮,但無意中一手抓住了母親的腸子,不再鬆手,無論是畫符、吃藥都沒用。我隔着母親的肚皮摸到胎兒的手,用銀針刺他的虎口,他一痛,便放手縮回,所以很快就生下來了。我並沒有用什麼神奇的招數。”

    家人把嬰兒抱過來,發現孩子右手虎口處果然有針刺的痕跡。

    首先先不說,子宮和腸道隔着多少層組織,也不說孩子有沒有龍抓手一類的。

    陳南看完之後,其實還是半信半疑的,很多歷史醫療故事多少有些誇張。

    不過,不可否認,中醫推拿按摩手法,以及方藥,在婦產科領域,還是比較有建樹的。

    但是……

    古代新生兒死亡率還是比較高的,一方面是技術不成熟,還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外部原因,比如衛生水平不達標,感染就是一個很大的風險。

    到了今天,嬰兒出生的死亡率只有千分之六左右了,不得不說,醫學是在進步的。

    但是事情卻要分兩個角度去看的,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總結出來的一些治療手法和經驗,也的確是有着其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中就包括:推拿按摩手法助產、以及轉胎方一類的。

    說來也怪,口服中藥,竟然也能調轉胎兒的胎位。

    中醫有些時候,確實有着他獨到之處。

    ……

    陳南沒多久,就匆匆來到了產科。

    產科醫生梁慧第一次見陳南,說實話……內心還有些忐忑不安。

    她對主任這個決定有些懷疑!

    你確定,邀請一箇中醫來,就能幫助產婦順利生產了嗎?

    這顯然超出了梁慧的認知。

    “陳醫生,主任在病房內。”

    陳南看見梁慧的胸牌,點了點頭:“嗯,麻煩梁醫生了。”

    胸牌上寫着:“婦產科:梁慧,主治醫師。”

    到了病房以後,王珍蘭在指導患者做一些調整胎位的姿勢。

    比如膝胸臥位式一類的動作,理論上是可以藉助寶寶的重心改變,使胎頭與胎背所形成的弧形順着宮底弧面滑動完成臀位轉爲頭位機會。

    只是,此時的產婦很不舒服,躺在牀上,因爲不規律宮縮引起來的疼痛依然在加重。

    生孩子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而且比較痛苦。

    因爲生孩子並非是疼那麼一下子。

    而是從第一產程開始之後就會產生不定時的疼痛,子宮收縮力弱,間歇期較長,約5~6分鐘,持續時間較短,約30秒。

    隨着產程進展,間歇漸短,約2~3分鐘,持續時間漸長,約50~60秒,且強度不斷增加。

    當宮口近開全時,宮縮間歇僅1分鐘或稍長,持續時間可達1分鐘以上。

    初產婦可能需要經歷10-12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十分痛苦的事情。

    當然了……天賦異稟者和使用剖腹產外掛者不說了。

    “王主任。”

    王珍蘭轉身,看見陳南走來,對着陳南說道:

    “嗯,陳主任,過來了!”

    “我給你說一下患者的情況。”

    “患者,女,35歲,初產婦。”

    “患者來的十分倉促,來了以後,很多檢查都沒有完善,以至於現在臨產了都要,卻檢查出現是橫位。”

    “現在主要情況是,胎位不正,持續性枕橫位,現在已經開始規律宮縮,可是胎位不正,我們必須要想辦法了。”

    “一開始的時候,我的計劃是進行剖腹產。”

    “可是,如果患者進行剖宮產的話,需要進行椎管內麻醉,也就是半麻,可是……對方家屬卻說,患者有凝血功能障礙!”

    “麻醉師說,這是半身麻醉的禁忌症,建議我們使用全麻!”

    “全麻的話……手術難度又會增加一些,而且凝血功能障礙,我們也不敢保證手術中會不會有大出血的存在。”

    “現在,我們討論的結果就是首先嚐試看看能不能把胎位恢復,如果可以,就進行順產!”

    “但是,如果實在難度過高的話,只能進行全麻剖腹產了。”

    “所以,我請你下來,看看中醫手法,有沒有很好的辦法進行手法轉胎位。”

    陳南聽見之後,終於鬆了口氣。

    原本還以爲上手術檯呢。

    現在看來……倒不必這麼複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