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九零億萬美元保姆 >第187章 第 187 章
    上市第二天便得到了各家媒體書評作家的矚目,其中大概有五分之一的書評作家提前收到了該書。

    美利堅的三大時事週刊雜誌是《時代》、《新聞》、《美利堅新聞與世界報道》。《新聞》週刊偏保守,其他媒體大多偏自由。公正一點的媒體認爲張文雅的觀點很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想法,之前那本《中國可以說不》多少可以說粗製濫造,並帶有極大的個人情緒、過於激動,作者羣體也沒有相關專業知識,只憑着一些激憤胡言亂語,恐怕不能代表大中華青年的真實想法。

    接下來幾個月,《大國對話:交鋒進行時》在圖書銷售榜非榜單上穩紮穩打排名一路上升,第五週躍升非類銷售榜首位。美利堅媒體上有關此書的討論不斷,張文雅的採訪也沒斷過,各大媒體都想採訪她,紙媒中午,電視臺晚上,忙得她腳不沾地。

    出版商立即安排她巡迴籤售,她本來不想去,經紀人極力說服她,聯合國的工作以後想什麼時候去都行,以她的履歷籤個正式合同根本不是問題;而出名要趁早,要早早在美國主流文藝界刷個臉熟,有名氣了一切好說。

    也是呢,很多美國主流知名作家幾年才寫一本書,一本書能養活全家至少五年;類要是賣給好萊塢影視改編版權,至少夠養活全家十年,還是過的很愜意的。他們的收入結構也很有意思,出一本暢銷書後坐等收錢,同時你就成了“文化名人”,就會有人邀請你出席宴會、活動之類,尤其是私人飯局,那是要給你錢的,少說數千多則上萬美元,視你的知名度而言。

    張文雅在美國出版了第一本書之後,這種邀請實際已經很多了,上次籤售的時候通常中午工作餐,晚餐都是這種付費邀請,她要是人在紐約而不是哈佛,邀請會更多。經紀人幾乎幫她都推了,只挑了極少的一些,等她回到紐約的時候安排她出席。當時經紀人說付費邀請也要看對方的檔次,不能別人邀請了就去,不然就沒有逼格了。

    懂。明星追求曝光度,文化名人也需要曝光度,但還要保持“格調”,不能也不可能答應所有邀請,挑幾個有格調的宴會、活動參加一下就夠了。

    籤售其實是營銷,順便搞一下這種付費活動,經紀人的意思她也明白了,她現在要把自己打造成“品牌”,她自己就是品牌,以後不管是付費邀請——也不止是喫飯,邀請演講也是其中之一——還是什麼,有百利而無一害。

    於是請了一個月的假,全美大城市跑了一圈,累得夠嗆。

    籤售結束之後,接到了白宮晚宴的邀請——這當然不是付費的,白宮除了聖誕節到新年期間的一系列行業晚宴之外,時不時還有其他晚宴。

    能參加白宮晚宴會是驕傲,足夠顯擺一輩子。而她已經參加過好幾次了,不稀罕啦。

    白宮晚宴可以說是美國最高級別的宴會,邀請的客人非富即貴,都是排麪人物。

    張文雅穿着一條大紅色的抹胸禮服裙,鮮豔奪目,脖子上戴着一顆淚滴狀紅寶石項鍊,紅色可以顯得皮膚特別白皙,雖然她的膚色不夠白,但仍然爲她的美貌增添了光彩。

    外國媒體記者也就罷了,中國媒體記者由於人數過少可以忽略,美國本地媒體記者又開始狂喊她的名字,請她停下來讓他們多拍幾張。她便走的慢了點,這兒畢竟不是什麼電影首映式紅毯,不興停下來擺拍。小明星才靠蹭紅毯提高知名度,能參加白宮晚宴的人不需要浮誇的“知名度”。

    稍後——很巧不是——肯尼思衆議員到了,美國媒體全體打了雞血,請他倆站在一起合影。肯尼思不置可否,神色如常微笑示意;張文雅笑着搖搖頭,先進去了。

    肯尼思進了宴會廳後——在一樓的東廳,可以容納二百多人,是傳統晚宴舉行場所——一眼就看到了張文雅。

    她在一幫中年人、老年人裏,特別顯眼的年輕、美麗,紅色長裙也十分顯眼,肯特司長正在爲她介紹客人中的一些。這種場合,肯特先生當然也會來。

    她有什麼改變嗎?似乎沒有,如果有的話,那就是更自信了,神采飛揚。人人都喜歡自信的人,自信的人更強大,人們會不由自主向他們靠近。

    放在這種場合,那些掌握着權力的中年人、老年人也會欣賞她、喜歡她。她自信又不狂妄、知名且美麗、背後依靠富裕的亞裔羣體,buff疊瘋了。

    他的幕僚長說他的選民都很喜歡張文雅,一個外國女孩,一箇中國女孩,這是十分罕見的;他們認爲他能重鑄家族輝煌、帶領美國羣衆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們懷念六十年代,儘管六十年代遠遠稱不上有多“好”,但至少他們有一個全世界都喜歡的第一夫人。

    他不喜歡幕僚長說的這些話,請他以後別說了。阿妮婭首先是她自己,他不需要計算她背後的族裔羣體、知名度或是選民的期待。他對她的感情應該是純粹的、不帶一點其他雜質。

    但他又反思自己:真的沒有其他因素?真的只是因爲她這個人?

    他唯恐他的愛情裏摻雜了其他因素,因而不夠純淨。愛本身應該是不包含其他東西的,愛就是愛,就是——我想念你,我從靈魂深處、從我心深處無時無刻的想念你。

    他向她走過去,眼裏再也看不見其他人。

    “阿妮婭。”他從侍應生託着的盤子上隨手拿了一杯香檳,“你好。”

    “你好,約翰。”她面帶微笑。

    “好久不見,你最近如何?”

    “一切都好,非常好。”

    “我看了你的新書。”

    “噢,我叫助理給你寄了一本,你收到了嗎?”

    “收到了。謝謝。”他溫柔的微笑,“我很高興你能寫這本書。”

    “你該看看網上那些人是怎麼罵我的。”她爽朗的大笑。

    肯尼思聳肩,“誰能不捱罵?你很在意嗎?”

    “一開始有點在意,而且很生氣。你們美國人太狂妄自大了,容不下反對的聲音。”

    “只是一小部分,而且哪個國家都會有這種人,不必在意。”

    “怎麼能不在意呢?他們說我現在跟美國人結婚了,就是個美國人,不允許我說美國的缺點,只許我唱讚歌。這不是很可笑嗎?”

    “讓查理……讓他幫你想辦法。”

    張文雅看着他笑,“這種事情不用他,我自己能處理好。”

    “你怎麼處理的?”

    “你們肯尼思家族不是做這種事情的行家嗎?”

    肯尼思先是笑着點點頭,隨後又搖搖頭,“也不是絕對的,我們家也有沒法控制的時候。”

    這是上網還有門檻的時代,首先你的收入要能在足夠生活,還能有一筆閒錢購買非生活必需品的電腦,也就意味着現在的網民大多收入還不錯,也就是教育水平還不錯。

    衆所周知,學歷不代表知識水平,但往往跟收入有正相關,學歷越高越傾向“自由”,也就會越包容。美國目前也沒有社交網絡,網民們使用論壇或是聊天室,不像社交網絡那樣便捷。

    謾罵當然有,總體來說擴散的不夠快,沒有社交網絡那種指數級別的傳播速度和廣度,相對來說處理起來還是比較容易的。

    她將此事委託給公關經理,公關經理僱傭幾個學生在各大時政論壇、網站聊天室等等發佈“美國要反思”等等言論,轉移話題就行。

    查理常說,媒體有權利決定民衆聽到什麼、看到什麼,說出了“媒體”的本質。善用媒體,無往不利。

    張文雅覺得很奇怪——不是奇怪的那種奇怪,小肯尼思給她的感覺不一樣了。

    但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她也說不好。

    是年長了兩歲?還是……成了“政客”?或者……變得自信了?這不是說他以前不自信,但確實不太一樣了。

    也許這就是“權力”帶給人的改變吧。

    她想這種改變應該是好的,沒有人能始終天真無知,無知是蠢人的福利,他不是。

    自信自豪的肯尼思又變得像她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那麼迷人了,她恍惚的想起當時的情形,她見過他的臉,但從沒想過一個名人會出現在自己面前。

    當時她緊張了嗎?沒有。

    她柔聲問:“你呢?你和別的女孩共進晚餐,又邀請蘇珊參加宴會,幾乎全紐約的記者都在問我怎麼看。”

    肯尼思輕笑,“我記得你什麼也沒說,‘無可奉告’,是嗎?我也想問問你,你怎麼看?”

    不帶這樣又把問題拋回來的!

    “謝謝你幫蘇珊拉到了訂單,現在我們的加工廠忙得要命。”

    他低頭微笑,“不用客氣,我很高興能起到一點作用。”很快又擡眼看着她的眼眸,“我想嘗試一下跟別人約會,我想弄明白我是因爲愛你,還是因爲忍受不了失敗,所以纔對你無法忘懷。”

    “你找到答案了嗎?”

    他輕嘆,“可惜,沒有。”

    一陣短暫的沉默。

    張文雅不知道要說什麼纔好,似乎說什麼都不太好。她懊惱自己爲什麼要提到這個,跟她有什麼關係呢?明明沒有什麼關係了。

    肯尼思看了一下手錶,“宴會還有二十分鐘,你想跟我去隔壁房間看看嗎?”

    “隔壁房間?隔壁是綠廳吧?”

    “對。綠廳旁邊是藍廳,你進去看過嗎?”

    “看過一次。”

    他握住她的手,“現在願意跟我再去看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