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戲明 >第401章 第 401 章
    事實上雖然很多庶吉士想選考御史,最終去留還是由吏部和各個衙署商量着決定,都察院就那麼多個位置,不可能你說要來就給你來。

    要是在職官員敢這麼一窩蜂選考都察院,回頭說不準就得去排隊等缺了。只要是好差事,朝廷多得是等着補位的人。

    可庶吉士不一樣,庶吉士是朝廷花大力氣選□□的優秀人才,職務安排自然是要比較慎重的,要麼留在京中各衙署當京官,要麼安排去各地的布政使司(開局就是省級地方官)。

    所以麼,吏部這邊也很照顧他們的意願,既然這麼多人想選考御史,那就都察院先選一輪,剩下的再另作安排。

    都察院算是頭一回享受這樣的好待遇,一時也不知是欣慰好還是欣慰好。

    御史其實也算是好差使,要是能考入都察院後競爭到巡按御史的職位,到了地方上走到哪都是要被人捧着的。

    但御史在京中就不那麼好過了,朝中隨便哪個都不是你能得罪的人,而你要乾的卻又是天天都要得罪人的活。

    你要是真是個逮着誰噴誰的愣頭青,沒幾天你就下詔獄待着去了。

    其實下詔獄也不是什麼大事,在朝爲官的誰沒去過幾遭啊,出來還不都厚着臉皮繼續幹自己的活。要是想法能再昇華一下,思路再放寬一點,不少人進去了還覺得自己是不畏權貴呢。

    關鍵是你進去了還能出來,那纔有意義。

    你要是直接出不來了或者被攆出都察院流放去偏遠之地,那你詔獄算是白進了,廷杖也算是白捱了!

    於是很多御史也得拜個山頭,兩邊時常默契地打打配合:你想對誰下手只管交給我開噴,但是我是在爲你衝鋒陷陣,事後不管成不成你都不能不管我對吧?

    配合次數多了,對撈關係也就牢靠了。

    身居高位者愛惜後輩義務撈人的當然也是有的,不過這種情況下人家撈你是情分,人家不撈你你也不好說什麼,給不了人安全感。

    所以說吧,沒點情懷的人當御史容易變成禍害和走狗,全是情懷的人當御史則容易把自己賠進去,絕對不是許多年輕人的首選崗位。

    都察院過去也是不選年輕人的,年齡必須在三十歲以上,最好能有兩任地方官經驗。

    庶吉士入都察院是極少有的情況。

    左都御史閔圭也沒有破格挑走太多庶吉士,一輪考覈下來最終留下的只有戴銑和顧潛。

    王九思和文徵明都被留在翰林院熬資歷。

    其他人各有各的前程。

    眼看馬上又有熟人要去外地赴任了,文哥兒很有點激動,把人都找齊了一起來校對新報第一期的稿子,算是他們這批庶吉士在京師的最後一次團建了!

    王九思等人:“…………”

    也只有文哥兒幹得出這樣的事。

    他們能怎麼辦,只能跟着幹活了。

    想到戴銑和顧潛初步實現了自己的御史夢想,文哥兒毅然給他們分了兩篇最長的文章,讓他們對其中的內容以及標點符號進行校正。

    標點符號這玩意古來有之,句讀更是讀書人的入門學問,只是在標點符號的用法上沒有個統一的說法,一般只是用來給初學者起簡單的斷句輔助

    作用。

    文哥兒這些年不管是寫信還是修書都有意識地規範標點符號的使用,新報創立之初更是直接確立了標點符號使用標準。

    可惜目前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掌握這套標準,所以他們《新報》的校編團隊會需要對最終刊出的稿件進行統一更正。

    對這一點,王鏊一開始是有點異議的。他覺得句讀應當是讀書人基本能力,讓他們自己斷句不就好了?

    這就是王鏊他們這些科班人士的自傲了,要知道坊間那些話本小說可是已經能熟練運用標點符號的!

    雖然標點符號類型還挺單調,但人家至少照顧到廣大人民羣衆的感受了!

    文哥兒跟他們辯論了挺久,表示這不僅降低閱讀者門檻、增加報紙受衆,還能更準確地表達創作者的意思,您也不想自己說的話被人篡改遭人誤解的對不?

    好說歹說,王鏊才同意把這一項添進去。

    事實上王鏊這人還是很聽得進別人話的。在第一期新報正式發行後,他便不動聲色地把往自己遞上去的奏本添上了符合報紙刊出標準的標點符號。

    內閣看着看着手頭的公文,突然發現王鏊的奏本分外眉清目秀。

    同時還有一點眼熟。

    大夥對着王鏊的奏本仔細一琢磨,好傢伙,大夥都還處於覺得看着報紙上那些文章挺順溜的階段,王鏊你居然不聲不響付諸實踐了!

    好你個王鏊!

    眼看王鏊的做法獲得衆閣臣的一致好評,其他人也紛紛跟進。

    他們這些爲人臣子的,理應致力於減輕聖上的負擔,關愛聖上的身心健康!

    趕緊回家讀讀報紙、學學用法吧!

    目前能夠真正掌握新報這套刊出標準的人還不算特別多。

    文哥兒一想到他們這批庶吉士馬上要各奔東西,心裏就分外不捨(絕對不是因爲用熟了的壯丁即將減少一半)。

    得想辦法去把唐寅他們這批新晉進士給薅過來幹活!

    先逮唐寅他們來個一甲專訪!

    唐寅等人哪裏知道文哥兒這傢伙喫着碗裏瞧着鍋裏,他們還在開開心心地聯絡感情呢,就被文哥兒抓去接受採訪當《新報》的引流工具人了。

    頭版頭條想不想上?

    別否認啦我知道你肯定想!

    本報記者王小文竭誠爲您服務!

    唐寅他們能有什麼辦法,只能愉快地答應出這次風頭。

    第一期的《新報》很快在許多人的期待之中發行。

    這時候讀報的羣體開始出現初步分化:官員們關心時政,學生們關心文教,商賈們關心政策,百姓們關心有沒有新樂子。

    要同時讓他們滿意是很難的,這一期《新報》卻還是不負衆望地滿足了各方需求。

    這主要得益於《新報》背靠着的龐大的國家機器。

    民間辦報紙要愁人手問題以及如何搭建信息網,背靠朝廷可沒有這些煩惱,文哥兒只需要每天抽空把控好選稿的大方向就行了。

    而他恰好又很擅長把握每一類人的需求。

    兩期《新報》大獲成功,戶部的撥款也終於不甘不願地批了下來,《新報》編輯部正式成立。詹事府是內衙,須得出入宮門,所以編輯部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