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三國之最強打工仔 >第三章 同路人
    第二天清晨的陽光照在高達的臉上,他卻因爲之前爆發過的情緒波動後,而莫名的感到渾身舒坦。

    與同行的那個少年一番閒談後,他才知道,原來這個隊伍的領頭人就是少年的阿爹,叫趙升,算是他們十里八鄉十分有名的獵戶。

    而且,早年他爹還在雁門當過軍吏,也算是當時駐守將軍麾下的從屬小吏。

    因爲當過邊軍,立過戰功,在鄉里十分的有名望。所以才能夠成爲他們一行難民的領袖,帶着這些鄉民一起南逃。

    他們都是一個鄉里戶族出來的百姓,幾乎都是一個姓氏,沾親帶故的族人。

    攜家帶口一路南逃,期間也收留過一些同路的外人。

    領頭的趙升,又因爲曾是官軍的身份,十分的厭惡那些造反的黃巾賊衆。

    他們是因爲有本事,且心中早已有了去處,纔沒有在半道上就依附了一些流民或者作亂的黃巾部隊。

    當然了,他們這樣奇怪的隊伍,比起那些面黃肌瘦或者本就是失了生計才被迫流浪的百姓團體,本身就不是一個檔次的羣體。

    他們有親族血緣紐帶,有更正經的身份和去路。而且隊伍裏還有過半是曾經在邊軍與胡人打過仗的返鄉老兵。

    無論是戰力還是組織性,都比很多隻是爲了混口飯喫才抱團取暖禍害鄉里的亂民,強上了不少。

    剛開始的時候,那些黃巾教徒也只是有預謀的向他們的鄉人傳道,時不時的還會做一些善舉,已示太平教的友好。

    後來太平教的勢力擴大了,當地的官府便與其有了勾結。

    百姓除了要繳納朝廷的賦稅,賄賂當地的官員外,還要額外繳納一份太平教的香火錢。

    當時的趙家村又是當地出了名尚武的村寨,自然忍不了如此長期的壓迫。

    但他們依舊無法抵抗來自各地涌入恆山郡的流民與黃巾教徒的攻擊。

    起初還只是徵糧收稅,村裏的里正,多少還能照拂一二,勉強維持生活。

    可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數月前,那些黃巾賊人竟夥同當地的一些地痞流氓和地方小吏,直接造反了。

    戰火從當地的官衙治所一直蔓延到了周邊幾個村落,恆山郡的諸縣不是動亂不安,就是像他們趙家村一般遭到了黃巾教衆裏應外合的夾擊。

    深知事態嚴重的趙升,只得殺了前來招降他們的黃巾信衆,趁亂帶着部分鄉人一路南下。

    他們一路逃,刻意避開沿途混亂的郡縣和黃巾賊寇,爲的就是能夠投奔目前很可能會接納他們這夥人的邊軍袍澤。

    趙升的心裏沒底,但爲了給鄉民活下去的希望,他纔不得不南下帶着族人一起去投奔過去在軍中,只見過數面的軍中同僚。

    這些年,天下大旱,糧食欠收,恆山郡又遭遇了疫病。

    就在這個時候,黃巾衆來了。

    他們傳道治病,在百姓中宣揚着跟隨張天師就可以活下去的教義,短短數月間就聚攏了大批的流民。

    當時已是滿目瘡痍的恆山郡,本就,每天都有人爲了活下去而背井離鄉。

    可當地的父母官卻依就沒有降低他們的賦稅,甚至當起了地方鄉紳豪族的走狗,聯手侵佔了不少百姓們,賴以生存的田地。

    鄉里人活不下去了,便大多跟着黃巾衆人一起造反了。

    而那些運氣稍好一些的農戶,也只是成了當地那些豪門大族附庸的佃戶。

    東漢末期,地方豪門大族侵佔了大多百姓的田地,致使許多百姓流離失所。

    一些善於經營的大族,則通過僱傭和收納這些流民,快速的壯大了自己的勢力。

    這些種種的因果,最終導致了中央與地方的聯繫不再像過去那般緊密。

    地方郡縣的發展與安定,也往往只取決於當地地方官員的賢能與否。

    只可惜的是,東漢末年,大部分地方官都是豪門大族自己花錢買的,得到了地方權柄後,也只是爲了更好的掌控這個地盤,繼續剝削百姓。

    所以即便是趙升這樣曾經與國有功的老兵,在這樣的世道下,也過得十分的艱難。

    他曾是雁門老郡守皇莆節帳下的百夫伯長,但卻因爲出身貧寒而無法得到晉升。

    與關外匈奴和羗人戰鬥了多年的他,早已一身傷病,最後不得已被新來的軍中後輩頂了他的位置,回了趙家村。

    他們這些老老實實的農民,原本也只是受了朝廷的徵召,從軍入了邊軍,守關數年,同鄉上百人,最後歸鄉的也只有他們十幾個百戰老兵。

    趙升多年從軍打仗,再加上他是皇莆節帶出來的兵士,對於朝廷的忠誠,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他能夠學得一身武藝,一半靠的是自己,另一半則是因爲在戰場上機緣巧合得到了某個隱士高人的指點。

    只不過他返鄉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就接連遭遇了旱災與瘟疫。

    當時,他們趙家村一戶普通的鄉民,定期要繳納的是三份錢糧,沒錢可以交糧,一份官衙,一份鄉紳豪族的田賦,還有一份卻是一直在村中傳教的黃巾信衆。

    日子的煎熬,讓他們一個只有百來戶的鄉民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趙升爲主,靠着里正救濟,親近朝廷的普通村民,而另一派則就是現在領着各地流民揭竿而起的黃巾亂賊。

    他們趁着趙升一夥獵戶進山的時機,殺光了村中以里正爲首的官府勢力,又誘殺了朝廷派來催收糧稅的官吏,逼着趙家村的村民造了反。

    結果就是官府派來的官吏引來了漢兵,黃巾衆趁勢而起誅殺了前來討伐的小股地方部隊。

    那個時候趙升等人剛從山林中歸來,看到的卻是趙家村內燃起的火光。

    僅僅一夜之間,趙家村就沒了,許多鄉民也跟着黃巾叛賊,造了反,逼得趙升不得不逃離了家鄉。

    混亂之中,他和他的兄弟們一起成了黃巾衆圍剿的對象。

    起初那夥人想要招攬他們,卻沒想到趙升十分的厭惡他們,並且與數十兄弟一起靠着熟悉的地形優勢反殺了他們。

    他們還解救了一部分鄉民逃出了趙家村的地界。只不過在逃難的路上,趙家村還是死了不少的鄉人。

    多是身體不好的老弱病殘,其中就有趙升的妻子和小兒子。

    他們一路南逃到了河內郡,爲的就是投奔當地的大族陳氏。

    因爲陳氏的二公子陳爾,曾經也在雁門當過軍吏,是當時雁門小有名氣的世家公子哥。

    他在軍陣中歷練了數年,與趙升有過一些交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