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漢第一太子劉盈 >第0313章 田裏‘種’出來的鹽
    “上林苑一事,不可拖延過久;至晚明歲開春,卿便當奏於朝議之上。”

    “若不如此,少府冶兵、鑄錢等諸事,便皆無施展之所;另得上林苑之官田,可容失土之民農佃戶,以與民更始、休養生息。”

    在方纔那一番稍有些沉重的交流之後,陽城延的面容也嚴肅了一些;

    聽聞劉盈這番交代,陽城延也只是低下頭,快速將這些事死死記在心裏。

    “及酇渠,朝堂已擬於秋九月啓工,以安國侯攜內史爲主,卿攜少府輔佐於旁。”

    劉盈淡然一語,卻惹得陽城延稍皺起眉,略有些試探的問道:“陛下。”

    “酇渠,雖乃陛下獻太師之禮,然終亦乃水利之事;”

    “按往之例,水利修渠之事,國庫亦當出力······”

    “不可!”

    不等陽城延說完,劉盈便猛的一擡手,面上更滿是決絕之色。

    “此番修渠,全由內史、少府合力爲之,相府萬萬不可插手!”

    滿是嚴肅的道出此語,見陽城延被嚇得面色一緊,劉盈便又稍一沉吟,旋即敷衍的解釋道:“卿不必多慮。”

    “今太師重病臥榻,平陽侯又尚未履任,相府之事務,皆尚未釐清。”

    “若酇渠,使平陽侯攜相府爲之,恐有所不妥。”

    “故卿不必疑慮,只肖於安國侯通力合作,以成酇侯,便可。”

    說着,劉盈不忘深吸一口氣,旋即似是隨意的回過身,繼續往前走着,邊走便道:“如今朝中公卿,唯卿於朕稍有舊。”

    “待酇渠成,卿便當着手長安四牆之築建事。”

    “嗯······”

    “得鑿酇渠、築長安之功,又曾修鄭國渠、築長樂未央二宮······”

    “千戶?”

    “嗯······”

    “千五百戶,亦無不可······”

    似有所指的‘喃喃自語’着,劉盈不忘隨手拿起一柄長劍,裝作行家的樣子,仔細打量起劍身的鍛造工藝來。

    但即便沒有回身看,劉盈也能猜到:陽城延的面上,究竟是怎樣欣喜難耐的神情。

    “陛!”

    “陛······”

    磕磕絆絆半天,都沒能把‘陛下’二字完整的道出口,陽城延終是強自按捺着胸中激動,滿是鄭重的對劉盈一拱手。

    “臣!必不負陛下之託!!!”

    只剎那間,什麼‘國庫也該出點錢’,什麼‘糧食應該漲點價’,都通通被陽城延拋在了腦後。

    從這一刻起,少府卿陽城延,也徹底化作一名不知疲倦的熱血戰士。

    蓋因爲陽城延明白,在自己成功之後,等候着自己的,是華夏男性永遠無法抵抗的東西;

    ——開一脈之先河,自爲始祖!

    對於陽城延突然鄭重起來的情緒,劉盈卻是並不意外,只神情淡然的一笑,便將手中的劍放回原位。

    繼續往前走着,劉盈不忘關心起少府的其他事務。

    “錢五銖,關乎天下錢貨之命脈,故少府鑄錢一事,卿當時往而視,萬不可出遺漏;”

    “少府官營糧米,亦當恪守‘僅受五銖錢’之制,無論貨買,皆當如是。”

    隱晦的道出此語,劉盈便稍側過身,待陽城延面不改色的點下頭,才終是安下心來。

    有些話,劉盈並不方便說的太過於直白。

    ——秦末戰火,本就讓天下的金融秩序陷入混亂,甚至不復存在;

    而先皇劉邦無奈推行的三銖錢,更是徹底擊潰了僅存的市場秩序,‘錢幣’的金融地位,也被破壞殆盡。

    彼時,漢室中央窮的府庫能餓死耗子,關東又接連不斷的發生異姓諸侯叛亂,以破壞金融秩序來換得社會秩序,尚還算是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但在現如今,關東徹底平定之後,重建漢室市場金融秩序的重擔,便落在了劉盈的肩上。

    貨幣價值堪比後世天地銀行的三銖錢、較秦時高出3000%的通貨膨脹,以及物資的極度匱乏,都讓劉盈這個金融白癡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如今的漢室,尚處於落後的封建文明初期,金融秩序在社會體系中的作用本就沒那麼關鍵,且被秦末戰火摧毀的足夠徹底。

    簡單來說,就是劉盈並不需要達成什麼具體的金融目標,也不需要改善什麼具體的狀況,只需要在一張白紙上作畫。

    比如錢幣,在後世的金融體系中,某個貨幣體系徹底喪失信用,幾乎是不可逆的過程;

    但在漢室,劉盈卻可以憑着一句‘盡廢三銖錢,行以五銖錢’,就將錢幣的信用重新撐起來。

    對於後世人而言,這或許很不可思議,但實際上,卻並沒有什麼難以理解的。

    ——後世的貨幣體系,是通過黃金、白銀等重金屬儲備,來支撐起貨幣的價值;

    換而言之,後世的一張五元紙幣,雖然本質上只是一張紙,但這張紙的價值在於:隨時能從發行錢幣的銀行,換取同等價值的貴重金屬,如黃金。

    這,就是後世金融體系的核心:以金本位構建的貨幣體系。

    而貨幣體系的信用坍塌,往往是由於錢幣發行者手中,不再擁有足夠的貴重金屬儲備,即:貴重金屬儲備,不足以兌換已發行的紙幣。

    再加上人性,使得信用的重新建立本就困難重重,就導致貨幣信用的喪失,在後世往往會成爲不可逆的過程。

    但對於‘落後’的漢室來說,貨幣信用的重新建立,卻並沒有這麼複雜。

    ——三銖錢含銅量低,百姓不認,朝堂信譽喪失;那五銖錢含銅量達標,百姓認可五銖錢的價值,朝堂的貨幣信譽就能重新撿起來。

    蓋因爲不同於‘以貴重金屬支撐其面值’的紙幣,漢室如今的錢幣本身,就是貴重金屬!

    拿到一枚五銖錢之後,百姓根本不用像後世人那樣,考慮‘這枚五銖錢能換回多少貴重金屬’,只需要看看這枚五銖錢本身,有多少重量的銅即可。

    這樣一來,錢幣體系,就算是重新建立起來了;

    但緊接着,便是讓劉盈感到不勝其煩,甚至不敢有大動作,只能小心翼翼試探的通貨膨脹。

    雖然對金融幾乎沒有認知,但作爲後世人的劉盈也知道:除去人爲因素,通貨膨脹往往都是源於貨幣貶值;

    貨幣貶值,又是源自貨幣發行量加大,以及物資總量降低。

    簡單來說,就是錢變多了,貨變少了,錢自然就不值錢了,貨自然就更值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