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76章:選官任官
    趙禎將趙昕醫藥公司的一批骨幹給挖走了,分到全國各地,官都不大,**品的樣子,但多少是個官,算是階級的躍升了。

    經過一開始的不滿後,趙昕也想開了,這些人經過此番磨礪,多多少少知道一些醫事,日後在面對瘟疫的時候,也多些措施,於百姓有利。

    自己要心胸開闊些,要放眼天下,不能夠執迷於自己的私利,若是對百姓好,便是私利有損又如何,未來這天下都是他的,就當是爲自己的未來攢民心吧。

    趙昕是這樣想的,但是心中還是不舒服。真正爲趙昕解開心頭癥結的,還是呂公著。

    次日,呂公著授業解惑畢,同趙昕聊到此事,趙昕將自己的這些不滿說了出來,當然是打發走其他所有人之後趙昕才說出口來,也就是呂公著這樣的親近人在身邊能夠說一下,否則傳到趙禎耳朵裏就是一樁麻煩。

    呂公著聽完後哈哈大笑,道:“太子殿下多慮了,這明明是聖上爲培植您的勢力,以便日後接掌天下用,何來挖牆角一說。”

    趙昕被呂公著這麼一點,也瞬間明白了過來。這就像是後來的長征,爲什麼說長征是戰略性轉移,而非戰略性潰敗,就是因爲在長征的途中播下了**的火種,日後燃起即順勢成爲燎原之火。

    眼下趙禎有意削弱趙昕,將這些骨幹調走,但是何嘗不是給予趙昕擴大自身影響力的契機。無論如何,這些人身上都有東宮的痕跡,他們就是自己的派系,誰也無法抹除。

    “倒是本宮無知,險些犯下這等罪過。”在明白這背後的意義後,趙昕朝呂公著深深一拜,但憑這一句話,呂公著就完全配得上日後的聲名。

    趙昕的心態發生轉折,由最初的悲觀轉爲積極,開始主動謀求關鍵區位,將這批人調往這些地方。趙昕的目光超越了汴京一地,看向了更爲廣闊的天地。

    同時,趙昕與呂公著的這場對話,也在“不經意”間被放出去了。

    這一切當然是趙昕暗中推動,本來對話就是私密性的,沒有趙昕的首肯,不可能傳出任何風聲來。

    呂公著至此有了調和天家父子關係的功勞,這個功勞真的不小,秦漢之時若是有這個功勞都足以封相了。雖說宋朝官僚體系更爲完善,但此功也只比從龍這等功勞差一些而已,若是寫史書,這種事情要入史書。

    說直白一些,放出這個消息來,趙昕目的在爲呂公著鋪路。呂公著是宰輔之才,讓他當東宮師傅還是屈才了,還是到廣闊的地方去磨礪一番,這樣自己日後想要提拔也多個理由。

    被呂公著這麼一啓發,趙昕更想起了太平院的一干講師,這些人可都是進士出身,學識無需質疑,因爲候官無事,趙昕便請他們過來授業。

    當年約定三年之後放他們走,掐着指頭算算,如今都快五年了,是不是也可以爲他們謀求一個外放的機會。

    想到這裏,趙昕直接讓吏部給了一份候缺名單。趙昕作爲太子,舉薦官員的權力還是有的,這一點還是延續了唐朝。

    只不過有個前提,被舉薦之人最好是進士出身,要不然明經明算啥的也行。總而言之,要有個出身,要不然像孫復那樣名滿天下,或是其他有隱居經歷且名聲不小的人。要是舉薦劉易的話,會惹來不小的罵名。

    整個宋朝的選官,其實還不完善,只有中高級官員的任免纔有宰輔甚至是皇帝過目。後世在這個方面類似,有個說法叫中管幹部,即中央直接管轄的官員。

    不一樣的是,後世在底層官員的選拔上,也有層層考覈,然後投票表決,完善許多。而在宋朝,像縣長縣尉這樣的小官,每個月吏部會將那些有空缺的職位公佈出來,然後等候的人便自己去應試,若是激烈還要經過新的一輪考覈,有點類似後世***考試。

    像是嶺南,巴蜀這等“蠻荒之地”,官缺十天半個月,甚至是半年的也不在少數,無人應試。因爲很多人是真的適應不了當地氣候,到了不到幾個月病死者大有人在。這種情況在北宋建立之初尤爲嚴重。

    太祖太宗年間,針對這一現象做出改革,即減少在這些地方任官之人的磨勘期限,在別的地方你可能要當五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夠有升官的機會。但是在嶺南這種地方當個三年就行,而且在升官的時候,優先考慮。

    所以在北宋中期之後,就很少聽見偏遠地區的官位半年甚至是數年空缺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在時下人眼中,這些地方就是好地方了。

    趙昕要吏部給官缺,你以爲趙昕是想要將這些人安排去成都杭州這等好地方嗎?當然不是!首先是能力不夠,這等肥缺搶不到,其次趙昕也不希望將他們放在好地方,不放在艱苦環境下磨礪一番,怎麼能夠看出真才實幹呢。

    當趙昕看過吏部給的官缺後,和自己的想法大致一樣。基本上空缺也都是這麼幾個地方,嶺南巴蜀這是老面孔了,趙昕不好奇。若是更遠的海南島,你讓他們過去當官,他們會覺得這是羞辱,能夠死給你看。

    還有,最近因爲河北水災氾濫,加上陝西地區作爲宋夏邊境,西夏人不時過來擾邊。這兩個地方,功勞是肯定沒有功勞了,但是一個微小的疏忽,到時候背鍋的就是自己。

    所以,這兩個地方的官缺也有不少。

    趙昕的眉頭皺起,想着如何安排,想了很久,還是不知道如何安排。目前太平院的講師們也僅僅是授業而已,並沒有其他展現才華的機會,讓趙昕如何安排。

    趙昕拋出這個問題,詢問自己另外一個師傅——孫復,呂公著趙昕打算外放,孫復還是留在身邊吧,這等博學大儒在身邊會更好一些。

    趙昕正襟危坐,道:“敢問孫師,當如何安排太平院講師?美缺實不多,而弟子又不願他們去富饒之地爲官,希望他們能夠在艱險之地理政,爲國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