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宋皇家發行商 >第126章:捐多少?
    五千貫,差不多是趙昕五個月的俸祿(不計算髮放的絹布及冰炭等,後者數目同樣不小),如果趙昕真的僅僅只有這些俸祿的話,肯定不敢喊出這句話來。這點俸祿平時給下人發發福利啥的就差不多沒了。

    主要是因爲葫蘆娃書冊發行和葫蘆娃主題公園商業化運營,這兩處爲趙昕帶來大量的利潤。

    和明清時期不一樣,宋朝官員的福利還是不少的,屬於高薪養廉的範疇。

    中央官員的俸祿發放,和趙昕差不多,一部分爲實際銀錢,另外一部分則是每月發放絹布,冰炭等生活用品。

    至於地方官員的俸祿,則是自公田出,如萬戶縣令六頃公田(一頃百畝),五千戶縣令五頃,治下不足五千戶的縣令則是四頃。

    也就是說,只要你考取功名,當上了縣官,哪怕是最差的縣,也相當於一個身擁四百畝的大地主。

    更不要說衙門內的雜役都是普通百姓或是廂軍,不需要出錢僱傭,官員生活水平那叫一個好。

    這個時代,不考慮失去土地的佃農,絕大多數普通人都是三十畝到一百二十畝之間,四百畝,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土地有好壞,當官的自然想要霸佔好地,因爲這樣相當於變相提高自己的收入,因此爆發不少社會事件。范仲淹之前的改革就想要改變這一點,最後不了了之。

    地方官員收入就如此高,而中央官員還不時接地方官的請託賄賂之類,隱性收入只會更高。

    當然,我們必須承認,因爲宋朝官員整體生活水平還不錯,貪污腐化問題並不嚴重。他們真正的收入大頭,其實是經商,往往數倍乃至是數十倍於正俸。

    宋朝每個皇帝基本上都有下令不得經商云云。但是官員確實沒有經商,親屬子弟經商也要管嗎?親屬經商不行,當年的僕從總不能也不讓吧。

    總而言之,上有政策,下有計策。北宋官員經商問題,是歷朝歷代最爲嚴重的,沒有之一。不過史書一般不記這些,要記也是記一些武官如何如何貪財,事實上文官也好不了多少。

    不僅僅是官員經商,那些宗室以及外戚,哪一個身下沒有些許產業的,打斷骨頭連着筋,皇帝想要查,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更不要說京城附近多少皇莊,多少官辦酒樓,皇帝自己都經商,要讓其他人不準經商,豈不是可笑嗎?

    全體上層都經商的結果,那就是秦漢以來重農抑商的政策,被事實上忽視或廢除。這其中的利弊我們日後再表。

    范仲淹在退休之前,爲自己范家買下五千頃土地作爲族產,專供落魄族人婚喪嫁娶。

    五千頃,也就是五萬畝土地,這個數字,無論你說是弟子出資也好,還是當地人投獻也罷。要說范仲淹爲官多年,一直都是兩袖清風的,估計也很難讓人信服。

    並不是在此批駁范仲淹,只是想要論證北宋官員的身家絕對不小。

    趙昕出五千貫,衆人多是面露難色。

    有些人是綿延數代的大戶,別說是五千貫,便是上萬貫,也不是拿不出來。有些人才剛剛從中下層地主晉升到上層來,根基不穩,產業不大,五千貫確實多了一些。

    前者不願拿,後者拿不出,等了多時,也不見其他人跟風。趙禎的臉色一點點發生了變化。

    “這樣吧,不若愛卿們將自己的捐獻寫下來。”趙禎的這個提議,無疑是讓那些拿不出這麼多錢的人鬆了一口氣。

    就這樣,盞茶時間後,所有人都捐獻額寫了下來。一經統計,兩三百位朝官,約摸捐獻出三十萬貫的樣子,人均千貫。

    趙禎的臉色很平淡,不算驚喜,但也還算過得去。

    自江淮等產量地購買糧食,每石要便宜一些,約摸三四百文,便是考慮到北方旱災,推高糧價,一石五百文,那樣的話,一貫錢也能夠買下兩石來。

    三十萬貫,就是六十萬石,再加上號召各地大戶捐獻,最後再怎麼樣,湊個三百萬石問題還是不大的。

    趙禎是這樣想的,趙昕也是這樣想的。得到了一個不差的數字後,君臣兩樂,擺宴歌舞。

    至於民間,風聲傳出來後,糧船未至,汴京的糧價就已經先行開始降價,由之前的兩千多文,一口氣下降五百文。可是百姓知道南糧將來,是以一個個寧願喫糠咽菜,也不願意買。買漲不買跌,如是而已。

    未來大概率漲價的東西,哪怕是貴,一羣人搶着購買。未來大概率降價的東西,哪怕是於高點相比已經便宜了不少,依舊沒有多少人願意買,等着進一步下跌,省更多錢。

    不過,無論如何降價,每石千文就是極限了。北方大旱是事實,百姓及大戶惜售,成本每石七八百文,真要是讓這些糧商虧本,他們寧死也不願賣。

    三日後,南船北來,河道上延綿不絕的糧船,好似絲帶一樣。與寬闊的河道相比,船隻顯得如此地渺小,卻又串聯起了經濟中心與經濟中心。

    此事可以說是目前朝堂上最爲重要的事情了,民意洶洶,已經到達了不得不加以重視的地步。趙禎爲表重視,親自前往汴河迎接,文武百官隨行,便是曹皇后也一併前去了。

    本來趙禎還想要帶趙昕一起去的,在這場糧價風波中,趙昕可是出了一波風頭,帶趙昕出去也正好彰顯皇家愛民的形象。

    看起來不錯的建議,趙昕直接推辭了,眼下自己風頭正盛,正該韜光養晦。自己這一次已經得罪不少人了,就沒有必要在他們面前晃來晃去,惹他們更爲不滿了。

    最後,趙禎放了趙昕一天假,趙昕閒得無事,來到了苗氏這裏,和姐姐柔柔玩。

    趙昕將後世的跳棋製造出來,和柔柔下跳棋,規則很簡單,玩了幾盤之後,柔柔就已經有超過趙昕的趨勢了,最後一局僅僅是兩步之差。

    柔柔還鬧着要玩,趙昕卻是不願意輸給她,要不然也太沒有面子了,推脫說疲憊了,早早逃離。

    柔柔玩得正在興頭上,見趙昕離去,便拉着邊上的宮女一起玩。

    跳棋最多可以讓六人玩,但是人數過多的話,整個盤面就雜亂不堪,誰也走不了,娛樂性大大下降,不過其社交屬性很強,拿來打發時間很不錯。

    看了幾局之後,趙昕便去找苗氏聊天,這也是他今天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