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874章: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
    同明殿偏殿之內,二十多名重臣竊竊私語,就在蘇威與李子權準備深入探討之時,側後門忽然傳來了內侍的聲音:“聖人駕到!”衆臣不約而同的起身等候,過了一會功夫,側後門腳步聲響起,楊廣孤身一人走了出來,等他坐到主位之上,衆人一起躬身行禮:“臣參見聖人!”楊廣揮了揮手,沉聲說道:“諸卿免禮,請入座!”

    “謝聖人!”衆臣紛紛行禮坐下。大殿頓時安靜了下來,楊廣目光掃視羣臣一眼,最後定在楊秀臉上一下,見其微不可察的頷首,便開口說道:“自科舉問世以來,我大隋年年都在開科取士,年年錄用了大量無名卻十分的優秀人才。可是在舉辦過程當中,總是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總是發現各種各樣的不足。”就在衆人以爲楊廣會大發脾氣之火,楊廣卻是語鋒一轉,出人意料的說道:“我認爲這是好事。”衆人聽得大爲錯愕,繼而認真聆聽。

    楊廣說道:“衛王曾經說過:每項每條法度從無到有、從有到精準,都是歷代智者千錘百煉所成,而每項每條從創立到健全,都耗盡了製法智者的心血、精力,想讓製法者對自己的心血之作加以改進,着實是難如登天。若想盡快完善,一是讓各郡官員參與進行,查找不足;二是找一些知法懂法且善於詭辯的人專門挑刺、挑問題;三是在施行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衛王這番話,我深有體會,也非常贊成:我大隋立國之初,先帝立時命大臣總結歷朝歷代法度得失制定出新的法度,要求大臣以‘取適於時’、寬簡爲上的原則立法,幾經修改,最終形成了《開皇律》。我讓大家以《開皇律》和歷代法度爲基、制訂法典《大業律》,非是沒事找事,而是《開皇律》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些條款甚至已經不合時宜了。”衆人終於明白

    “初版”《大業律》定稿之後,皇帝沒有頒行天下,而是下發各郡、讓人查找錯誤漏洞了,原來原因在楊集身上;不過此法確實不錯,所以大家之前也紛紛贊成。

    停頓了一下,楊廣言歸正傳的說道:“與各項法度相比,科舉可以借鑑之處少之又少,它在舉辦過程中出現問題很正常。而出現的問題越多、解決的問題越多,則是代表科舉各項制度越來越完善。這便是之前所說的‘好事’。”楊廣這番話說得有理有據,更沒有惡意去責備某一個人,衆人聽得心悅誠服,紛紛抱拳道:“聖人英明!”等大殿再次恢復安靜,楊廣又說道:“科舉各項法度不完善我可以理解,哪怕有士子用奇思妙想來作弊,那也是條文有漏洞,那也是他聰明過人,能想到他人之所想不到。但是有些事兒,卻是不可饒恕!比如說,泄題。”楊廣的聲音並不大,也沒有帶着絲毫煞氣,可殿中臣子心頭無不生出一股寒意。

    蓋因,皇帝登基以來,一直在抄家一直在抄家,導致這話讓人聽了,便有一種磨刀霍霍想抄家的意味。

    泄題事大如天,一旦朝廷扭出元兇,殺人抄家恐怕還是輕的。

    “聖人,泄題者十分易查,用不着興師動衆。”衆所沉默之中,蘇威站了起來,向楊廣行禮道:“知道策論題目的官員並不多,只要一一詢問、審問,便可知曉泄題者是何人。”

    “這是一個不錯的法子!”楊廣點了點頭,但卻不置可否,他看了看撫須思索何妥,用一種添油加醋的別樣心思他問道:“何祭酒,你是此次科舉的主考官,對泄題一事可有看法?”

    “臣有看法!”何妥起身行禮,說道:“聖人,出題官員都知道泄題乃是夷族之罪,即便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也只會偷偷向親近之人分享,而不是鬧得滿城風雨。所以老臣認爲官員泄題的可能幾乎不存在。”楊廣沉吟半晌,問道:“何以見得?”

    “主要還是不合常理、不合泄題的利益。”何妥一一分析了起來:“老臣的理由有二:一是出題官員人數有限,朝廷一查就能查出來,並以嚴法處置;嚴法面前,沒有人愚蠢的到處宣揚,就算是泄題也只會向親近、信任之人泄題。二是現在的風波與泄題的利益不合,只因泄題的目的要麼是讓自家子弟事先寫好文章、背好華章,然後在考試中搶佔制勝之先機;要麼就是拿試題賣出高價錢,而買題者,也是爲了搶佔制勝先機。正是基於以上兩點,所以老臣認爲泄題者爲了保命、獲得題目者爲了獲勝,都會祕而珍之,而不是到處宣揚。”看了楊廣一眼,何妥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聖人,涼州率先舉辦全民科舉,比朝廷還早了幾年。開始還好一些,後來每年都有士子和掮客猜策論題目,他們猜測的方向一般都是國內國外局勢、邦交、當前軍政大事、朝廷政令……這一次,極可能也是因爲大隋與突厥關係緊張、遼東戰事的緣故,所以被他們誤打誤撞的猜中了。”聽到

    “也”字,楊廣忍不住問道:“這麼說來,涼州也被猜中了?”

    “連續被猜中了兩回,而這兩回的題目都是衛王所出!”何妥忍住了笑,補充道:“衛王經此兩次,再也不出題了,而別人也猜不中了。”衆人:“……”楊廣笑道:“這麼說來,衛王所出之題,應該是當時大事件有關了?”何妥點頭道:“正是!”楊廣回想起何妥之前所說一切,越想越覺得有理,他呵呵一笑,向衆臣說道:“這麼說來,朝廷也是犯了衛王的失誤,故而被人們把住出題關要。”

    “何祭酒,會不會太過武斷了?”蘇威想了想,忽然說了一句。

    “這是十分明顯的事,武斷不敢當!”何妥向蘇威拱了拱手,說道:“倒是衛王所說的兩句話與蘇相十分貼切。”蘇威眉毛一軒,還禮道:“哦?但不知是哪兩句話?”

    “第一句是‘壓住一場輿論風暴的最佳良方,就是製造一場更大輿論風暴’;第二句是‘冤枉你的人,比你還知道你有多冤枉’。”何妥說完這兩句,便向楊廣和蘇威分別行了一禮,然後默然入座,任由衆人自行猜解。

    但凡知道兩人過節、恩怨的人,都心生好奇的看着何妥,他們本以爲又是一場點火紛飛的脣槍舌劍,不料何妥僅僅只是引用了楊集的兩句話。

    一會兒功夫,這些人中英傑都回過味來了,紛紛用一種怪異的目光看向臉色平靜蘇威。

    記得上一場輿論風暴是

    “蘇威和楊集爭尚書省大權”,僅只幾天時間,轟轟烈烈的泄題便將之掩蓋。

    另外就是蘇威乃是位高權重、久居上位的智者,然而等到不爽他的楊廣話音剛落,他就迫不及待的說

    “知道策論題目的官員並不多,只要一一詢問、審問,便可知曉泄題者是何人。”這句話,若是由武將或入仕未久普通官員來說,沒有半點問題,但是由蘇威來說那就很不合適、不正常了;就算他忽然犯昏、急於表功,可何妥都分析得這麼透徹了,他還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