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823章:受名聲所累
    好歹也是一軍之首,楊集知道所謂的百事不管幾乎是不可能的,他也做不到真正的百事不管,包括楊義臣在內主將、文吏也不可能真的無視他這名主帥,否則的話,那就是拿大軍、國運在開玩笑,與之前有所區別的是他從“臺前退到了幕後”,不干涉楊義臣等人對戰術戰法的制定。如果他們定得合理,則罷;如果定得不合理,或是爲了個人戰功瞎搞,楊集肯定是不答應的。

    當他返回中軍大帳前帳,楊義臣等人已然制定好針對長弓嶺的作戰方針。

    高句麗軍所在的長弓嶺南北狹長、東西窄,其之尾脈是在湯河匯入大梁水的河口處,最寬處,只有十里左右;由山嶺呈東北、西南走向,由河口劃過一道弧線,向西南延伸,直抵千山山脈。

    兩者連在一起,便形成遼東城轄地的天然屏障,隋軍想要攻到遼東城下,長弓嶺是必經之路。高元和淵子游等君臣鑑於此嶺的重要性,以青年將領楊萬春爲主將,統率四萬大軍駐紮于山嶺的要地,令其務必將隋軍堵在長弓嶺以西,好讓他們有個喘息之機。

    高句麗的設想雖好,但是楊義臣不可能會安排他們的安排和節奏來作戰,他爲了儘快結束遼東戰役,決定親率主力大軍拔營向長弓嶺進軍,從正面上牽制高句麗四萬軍。

    令行軍副李景率領兩萬五千名冀州軍從大梁中水上游乘船南下,繞過長弓嶺,在其西北的空曠地帶駐軍,此軍的使命既是牽制大梁水碼頭淵子澄軍,也是威懾遼東城,動搖高句麗的軍心、攪亂高句麗的局勢,不過李景軍最重要的使命卻是與主力大軍兩東西兩側威懾長弓嶺,令楊萬春腹背受敵。

    令韋雲起率領一萬騎兵兵出橫山城,西西向東的襲擊中部大小城池,在動搖高句麗軍民的抵抗意志的同時,也是防止高元派遣遼東城守軍奪取蓋牟城和安市城

    令行軍副總管楊綸兵分三路,除了分守蓋牟城和安市城一萬大軍以外,遣五千士兵奪取黎山城;最後一路也是最爲重要的一路,即是派一萬精騎殺向西北方、遼水畔的建安城,其目的不是攻克此戰、打通遼水通道,而是牽制城中五萬守軍,使遼東城轄地全方位置於隋軍兵鋒之下。

    聽完楊義臣的彙報,楊集看了看地圖,然後說道:“這個戰略,以穩爲上,每一路皆是穩打穩拿、步步推進,我沒有什麼異議。”

    “只不過襲擊建安城的一萬精騎卻是冒險了,這不僅是兵力少、戰鬥弱的問題,而且還特別考驗主將的統兵能力和應變能力、心態。如果主將貪功冒進,亦或是應對不當,極可能落入建安城敵軍的圈套、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

    停頓了一下,楊集接着說道:“建安城兵多將廣,若是他們打敗了這支軍隊,就能放心大明的分兵奪取蓋牟和安市城,襲擊韋雲起,繼而奪取橫山城。所以緝拿來看,此軍之將是異常關鍵的人物,若是用人失當,我所說之事,極可能發生,而滕王那邊,現在所缺的正好是善戰之將。”

    “關於這個問題,不知楊總管可曾考慮過沒有?”說着,楊集目光看向了楊義臣,這不是向楊義臣提出質疑,而是就事論事的探討問題;如果楊義臣對此毫無準備、毫無考慮,他是不信的。

    “在大王回來之前,末將等人也探討過此事,也發現了大王所說之要!”楊義臣看了楊集一眼,說道:“南方是一馬平川的平原,這無疑是用騎的天選之地,而宗羅睺將軍和薛萬均將軍不但是用騎行家、還有充足的以少擊多的作戰經驗。末將等人決定讓他二人率領手下六千軍沿着湯河南下,擔任此軍主將。”

    “如此一來,既解決了滕王將領不足的問題,同時也能讓這這支軍隊多出六千兵力。”

    “此法可以,就這麼辦吧!”見楊義臣已然考慮周全,楊集便放心的點了點頭。楊義臣的能力無須多慮;關鍵是他和李景、李靖、張須陀、楊善會、薛舉、薛世雄、麥鐵杖等人一樣,他打了這麼多的仗,一直都是帶着一支偏師協助主力大軍,本人是奉命行事的偏師主將。

    所以在楊集看來,現在的楊義臣和李景、李靖、張須陀、楊善會、薛舉、薛世雄、麥鐵杖等人還處於“名將”和“帥才”這一個級別,而“帥才”和“帥”雖是隻有一字之差,可兩者之間,卻有着天壤之別。

    雖然他是非常好的戰略戰術執行人、最後也能完美的完成作戰任務,可是楊義臣沒有當過一軍之首的經歷;而經驗上缺失,也限制了他的眼光、大局觀,容易讓他在制定戰略戰法、部署軍隊之時考慮不周、給予敵人破軍契機。

    但若當過一次一軍主帥、並且成功了一次,那麼這一次的經驗對他的成長將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本人也將發生脫胎換骨一般的變化,他的格局跳出將的範疇、正式從“帥才”蛻變爲真正的“帥”!

    “喏!”楊義臣應了一聲,又拱手問道:“不知大王可有補充之處?”

    “補充倒是沒有!不過我這裏得了一個十分重要的軍情。”楊集把朱雀衛無意發現近道之事說了一遍,然後向喜形於色的衆將說道:“摩天嶺左右的黎山城和連山關是‘千山—烏骨河’道、‘千山—大洋河’道的必經之處,只要我們將之奪取!那麼高句麗君臣將插翅難飛,此時滕王正在率軍攻打黎山城,吸引了城中守軍的注意力,我決定率領親兵前去助他一臂之力。”

    “大王,這確實是一個天賜良機,理當派兵儘快將之奪取。

    ”裴矩十分認同楊集的想法,可他不同意楊集翻山越嶺冒險,忍不住勸道:“不過以卑職之見,只需派一名大將帶兵去奪取摩天嶺即可,大王用不着親自去冒個險。”

    “大王,末將附議!末將也希望大王能夠三思。”楊義臣也是勸說道:“大王赫赫威名、名滿天下,若是勝了自然是皆大歡喜;但若不慎失手,反而成就豎子之名。而且戰至此時,也用不着您去冒這個險。”

    “大王,末將附議!”

    “大王,末將附議!”

    “大王,卑職附議!”

    “大王,卑職附議!”

    “……”

    帳中文武亦是紛紛勸諫。

    這就是所謂的名聲負擔了,楊集只是一個親王、一個將軍的時候,不管他贏也好輸也罷,沒人在意楊集動向和名聲,即便是慘敗也不會影響大局、動搖不了軍心。

    然而現在,楊集已經功成名就、名滿天下,不但是大隋王朝新一代軍神和戰神,而且成了隋軍的精神支柱和信仰。以後的戰事中,無論楊集輸贏與否,都不僅與他個人有關、還關係到整個大隋王朝的威望,哪怕他出現一丁點的失訓,都會動搖三軍銳氣,令楊集軍神之名蒙上污點,繼而影響到大隋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