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778章:依史部署、以史爲戒
    “你們說得對,但你們忽略至關重要的一點!”中軍大帳裏,楊集向一羣目瞪口呆的文武說道:“高句麗地形可以一分爲三來看,分界線分別是北部的長白山山脈、中部的薩水:長白山山脈北麓是一望無際的遼東平原,利於大規模行軍;這裏除了新城、玄菟[tu]、遼東、建安、安市五座重城,還有銀山、南蘇、木底、蒼巖、貴端、豐夫、後黃、橫山、磨米、麥谷、白巖、蓋牟等等縣級城池。敵軍三十多萬主力,便是分佈在這些大大小小城池之中。對於這一部,我的戰法是以雷霆萬鈞之勢,拿下重城,放過中小城池,逼城中守軍棄城向南。”

    “只要我們成功將敵軍殲滅在遼東平原,那麼高句麗主力盡失,接下來的戰鬥就好打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安市城和蓋牟城,我們絕不能讓敵軍退入此二城,否則的話,我們很難攻入高句麗腹地。”

    楊集記得唐朝第一次遠征高句麗之時,是採用了兵分三路的作戰方式進軍,並且以強撼之勢拿下了遼東平原諸多重城,此後更是逼迫中小城池的守軍紛紛向南撤退;然而比較遺憾的唐朝雖然佔領了廣袤的遼東平原,但是他們在遼東平原消滅的敵軍士兵僅僅只有四萬餘人,當高句麗士兵一一撤到安市城,重兵雲集的安市城便成爲此戰最大的絆腳石。

    安市城之所以難以攻克,一是守軍多,高句麗知道一旦安市城被攻破,亡國命運便無法避免,他們爲了保住家園,從之前敗退變成巍然不動的堅定狀態。

    二是位於千山山脈東北部的安市城太過險要,千山山脈東北接長白山山脈、西南至老鐵山,大致呈現出東北—西南走向,山脈之西北則是茫茫的渤海;而山、海之間的狹長地帶如同遼西走廊一般,是唐朝陸上部隊從遼東平原進入高句麗腹地的必經之路。

    至於安市城,則是如同臨渝關(山海關)一般,卡在山、海之間最爲狹窄的地方,城池之北是一段狹窄難行的海岸線,縱有百萬大軍,也沒有足夠的地勢鋪開;兩者疊加起來後,所以唐軍死活都攻克不了這座堅城;此外,它的東邊還有一條橫穿千山山脈的通道,這條路可以直接走到東方的鴨淥水西岸,所以此城異常重要、異常關鍵。

    而蓋牟城則是位於渤海之濱、安市城西南不遠處,兩者一前一後,一起把那條通道卡得死死的。

    比起帳中衆人,楊集有着熟知史實的優勢,率先就把此二城視爲重中之重。

    宇文述沉吟半晌,拱手道:“大王,我等之前之所重,乃是新城、玄菟、遼東、建安四城,尤其是敵酋所在的高大厚重的遼東城,更是被我等視作核心之要,對於南方的安市城、蓋牟城有所疏忽,但不知此二城有何奧妙之處?”

    楊集看了衆人一眼,緩緩地說道:“你們可以將它們比成臨渝關!”

    “嘶……”帳中衆人都在軍伍之中歷練過,聽到楊集將他們所忽略的二城比作“臨渝關”,頓時背後都冒出了冷汗,一個“臨渝關”就非常難攻,何況是兩座?如果讓高句麗幾十萬大軍退守此二城,那他們還打個屁啊!

    即便最後佔了二城之北的整個遼東平原,日後又怎麼守?

    “末將失職,還望大王責罰!”宇文述連忙請罪。

    “這也不能全怪你們!”楊集揮了揮手,有些無奈的說道:“據高建武交待,此二城在當年的遼東之戰發生前,其實只是毫不起眼的小城,當他們失去遼東平原北部地區,高句麗便意識到兩國必有一戰。他們擔心我軍攻佔南部以後,便能長驅而入,直指都城,於是花費大量人力物力,將此二城打造成了堅城。有此二城,他們哪怕失去平原,也能將我軍御在二城之北。”

    宇文述默然半晌,皺眉道:“也就是說,此二城比遼東城還關鍵了!”

    “正是如此!”楊集點了點頭,說道:“在大方向上,我準備將東路軍分兵兩路,一路是陸上與高句麗軍博弈,將敵方主力、注意力都牽制在遼東平原之上;另一路以水師爲主,他們從柳城郡望海屯出發,先把安市、蓋牟給我拿下。如此既能斷了高元退路,也能斷高句麗援軍北上之路,之後,再集中兵力攻克遼東城也不晚。而這個任務,我打算交給李子雄來打。”

    對峙這些年,朝廷出於戰略需要,也在幽州陸陸續續打造了戰船,並建立一支規模不大的水師,兵力雖然只有兩萬,但是據高建武所說,安市、蓋牟守軍各有五千人,而且都是些雜兵,只要水師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便能拿下這兩座關鍵重城。而且高建武本人,有能好生利用起來。

    “大王英明!”聽到這裏,衆人也明白楊集爲什麼說“你們說得對,但我不聽”的意思了,其意,就是不同的地形採用不同的戰術,不能一概而論,長白山北麓這一帶當以速戰速決、殲敵主力爲重。

    “接下來要說的,便是長白山-薩水這一部分了!”楊集說道:“這個區域的地勢是東高西低、北高南低,這裏以山地和丘陵爲主,平原狹小、河流湍急,其中十分寬闊的鴨淥水、薩水等重要河流都是從東北流入烏湖海(黃海)。這個區域山勢險峻,要塞、堡壘遍佈於險山、隘口之上;我打算採用的戰法打法便是你們之前說的穩打穩拿、步步爲營。”

    “在我看來,這個區域的要塞就像是釘在大地上的釘子,只要把釘子一根根拔掉,大軍就能平平安安的推到薩水西岸,要是拔不掉,沿着海岸線走行的糧道非常容易被山上敵軍下來破壞。”

    說到這裏,楊集不禁看了看宇文述、於仲文、崔弘升、薛世雄,記得楊廣史上第一次遠征高句麗之時,他本人親率主力大軍包圍遼東城;然後分出九路大軍、共計三十一萬兵力直取平/壤。時爲扶余道行軍總管的宇文述便是這支大軍的主將,而樂浪道行軍總管於仲文、沃沮道行軍總管薛世雄、遂城道行軍總管崔弘升和另外五名行軍總管都受他節制。

    結果他們還沒有抵達平壤平原,負責爲他們運輸糧食和輜重的水師就因爲主帥來護兒剛愎自用、爭功心切,中了高建武誘敵深入之計,先行慘敗於平壤城甕城之內。而宇文述等人深入腹地,陷入了關鍵要塞攻克不下、糧草供應不上的悲劇,有序後退的三十一萬大軍被大水淹死大半以後,從有序撤退變成了大潰敗,接着又被諸多要塞中的敵軍接二連三的衝殺,最終只有三千人左右活回遼東。

    平心而論,來護兒要是遵守楊廣定下的“母得輕軍獨進,以致失亡”,要是聽從周法尚的勸諫;以宇文述和於仲文、崔弘升、薛世雄、荊元恆、辛世雄、張瑾、趙孝才、衛玄的軍事水準,以及水陸大軍的兵力和充足的物資,他們絕對能夠拿下平/壤。而第一次高句麗之戰,也以大隋滅高句麗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