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723章:勸諫皇帝
    唐國公次子在京兆郡鄠縣遇刺身亡的消息,經過前往張瑾府上祝壽的各家代表一擴散,很快就在關中引發軒然大波,尤其此事還發生在京城旁邊,而官府當天又沒有立刻給出一個讓人信服的說法,這便導致關中百姓人心惶惶,普遍對大隋王朝治安感到十分擔憂,而鄠縣一帶的百姓甚至連門都不敢出。

    未免恐慌進一步擴散,雍州州牧和京兆府當天黃昏就找來目睹這場刺殺的人證,通過這些前去枯竹寺上香的香客作證、表述;雍州兩級官府斷定那批黑衣綠衣刺客的目標就是李世民,而不是誤殺、更不是想殺唐國公世子李建成;否則的話,他們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爲什麼沒有繼續刺殺李建成、而是選擇逃之夭夭呢?

    然而官府認爲李世民畢竟只是一個八九歲小孩子,他不可能得罪什麼致命的敵人;由此可見,刺客刺殺李世民的目的便是打擊李淵、亦或是報復李淵。

    之所以殺李世民而不是他的兄弟,官府給公衆的解釋是李淵夫婦不管去哪裏上任都會帶着李世民;此舉足以證明李世民是李淵夫婦最疼愛最寵愛的孩子。而刺客背後的主謀顯然十分清楚此事,故而認爲刺殺李世民所給李淵造成的打擊,遠遠超過刺殺「不受寵」的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

    於是乎,李世民就死了!

    雍州州牧和京兆府的分析和解讀,以及「父債子還、子代父過」的定調,其實也是很多達官貴人、明理之士猜到的內容,對於這部分人來說,就是一通廢話;但是對於沒有多少見識的百姓而言,官府這番解說卻如同是黑暗之中的指明方向的明燈一般,不僅得到絕大多數百姓的認可,還將籠罩關中的恐慌情緒一掃而空,他們順着官府的節奏一想,紛紛認爲這是針對李淵的刺殺,與百姓沒有半點關係,否則的話,兇悍刺客爲何沒有殺在場人證?

    百姓如是理清,再加上各級官府的暗中發力,浮在百姓心中的陰霾頓時煙消雲散,百姓們雖不至於立刻恢復以前的生活,但是最起碼,人心卻是安定了,

    亡羊補牢式的解說,使民間沒有造成騷動;但這件事給予權力機構和權貴帶來的影響力,並不僅僅截止雍州州牧和京兆府、鄠縣縣衙和受害人家族,一些政治洞察力敏銳的達官顯貴、有識之士也意識到刺殺事件只是一個信號,隱藏背後的,極可能是一場大風暴。

    不出所料,楊廣得到李世民在西京郊外被刺殺的消息,頓時勃然大怒,將兼任雍州牧的楊昭、雍州長史李長雅叫去皇宮就是一頓臭罵。

    收拾了楊昭和李長雅一通之後,楊廣憤怒的下旨令雍州州牧府、京兆府、鄠縣調查李世民被刺殺的原因;三/級官府由雍州府牽頭,各出精幹聯合調查此案,限僅他們於五天內查清兇手、處以極刑,還李家一個公道、還天下一片清明。

    同時,楊廣又令次子楊暕代表自己前去慰問李家,准許李家以成年人、開國縣公之禮安葬李世民,各種關懷做得非常的細緻,獲得朝野一片讚譽,朝臣皆稱聖人賢明、皇恩浩蕩。

    楊廣對此事的確是非常惱怒,而不是在裝模作樣、示好於衆。雖然說他根本就不在意李世民的死活,可是光天化日之下在西京郊外行刺殺舉動,完全就是在挑戰大隋的國法、挑戰他的威儀、動搖朝廷的權威;這不但是扇他楊廣的耳光、向他宣戰,而且還是攪亂大隋官場、大隋天下秩序;若是朝廷不查出兇手,並施以極刑,他日豈不是人人效仿?

    到時,天下豈不是因此大亂?

    四天後,雍州府拿出了初步調查結果,指出李世民極有可能是被流竄在外劉迦論派人謀殺,理由主要有三:一是扶風(岐州)與上郡(豳州)接壤,李淵擔任岐州刺史期間,盤踞在上郡的橋山賊劉迦論企圖向西南方的岐州發展,被李淵率領郡兵狠狠地收拾了一通,他雖

    然成功逃回上郡,可是他的兩名弟弟卻死於李淵之手。

    二是射中李世民的毒箭乃是用堅硬黃棗木製成,從箭桿分析,這是一個多月以前從樹上砍下的木枝,而黃棗木是延安郡的特產,目前的劉迦論,就藏匿在延安郡。

    最後的理由則更爲明顯了,在刺殺案發生的前幾天,唐國公府所在的那一曲中,曾有幾名操着延安郡口音的稽胡接連幾天投宿於同一間客棧,在刺殺當天前一天晚上,他們迅速離開。而後,卻又出現在鄠縣翠華山一帶。

    雖然說賊寇劉迦論篤信佛教,這一次有可能是派人去名聲在外的枯竹寺進香,然而結合以上分析來看,顯然不是進香那麼簡單。

    當然,這只是雍州府、京兆府的推理,並非是最直接的證據,所以兩級官府現在也無法出具正式的報告,可是無論如何,兩級官府將嫌疑人指向劉迦論,加上豆盧寬和王世郎、王升、梁宏之前勾結劉迦論的事實,使得這份調查報告隱隱指向了元氏爲首的元派。畢竟無論是豆盧寬也好,王世郎、王升、梁宏也罷,他們都是元派的代表人物。

    儘管楊廣事務繁忙,但他還是將這份奏疏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又將人證口供都掃了一遍,最後忍不住搖了搖頭,這種根本就不是證據的推斷,實在是太過牽強,沒有絲毫說服力。

    看完,將奏疏連同人證口供遞給了楊集;楊集自從回來以後,天天被他叫來皇宮當參謀,楊集現在根本就不是什麼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而是成了楊廣的私人幕僚。然而這個毫無權力的私人幕僚,卻是尚書、侍郎級別的***都眼紅的炙手可熱的「職務」。

    楊集面對這份「有理有據」的很不靠說的調查報告,大有啼笑皆非之感,這種完全被帶歪的思路,官府怎麼可能抓到真兇?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面對世家門閥、達官貴人的時候,官府會顯得這麼的不靠譜,而在對待民間案件,破案率其實十分精準的、十分迅速的。這是因爲民間案件之所以容易查,主要是民間人口少、百姓流動性不強、仇家源單純單一;一般來說,百姓得罪的對象往往都是那幾個人,而其他的鄉里鄉親也多少知道一些內幕,故而一旦遇到諸如殺人的大案,只需鎖定與被害人有糾紛那幾個人,很快就能查個清清楚楚。

    世家門閥、達官貴人則是在不相同,因爲他們與太多人明爭暗鬥、爭權奪利,使得每個家族每個***的政敵和敵人都多不勝數。像李世民這種沒有絲毫證據的案件發生以後,李淵的每個政敵、敵人都有嫌疑,所以破案的時候,官員往往先把目標鎖定他最大的政敵和敵人、亦或是鎖定他最大政敵和敵人的敵人。之後一邊調查、一邊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