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706章:絕後患,誅李二
    留在承慶殿的文武官員全部是位高權重的大臣、大將,能夠把官當到這個地步的人,沒有一個是傻子,經過這些年就近相處、這裏的每個人都瞭解楊廣,心知皇帝是一個急性子,他與先帝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他想到就什麼事情就要立刻去做,而且還要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最好的成績。他能在永濟渠開鑿進度的問題再三讓步,已是一件相當難得的事情了。

    其實楊廣之所以在永濟渠上接二連三的“妥協”:一方面是他十分追求完美,想要把永濟渠鑿成運行千秋萬代也不淤積的大運河,好使他名垂青史,而閻毗給出的新方案的確比通濟渠好了很多很多,因而他願意一而再再而三的讓步。

    另一方面就是這個楊廣長期受到楊集潛移默化的影響,已經變得和“史上”的楊廣完全不同了。而楊集身爲楊廣“作弊器和外掛”、“暴君系統”,他本着防患於未然之心、時不時把史上那個楊廣的激進做法講了出來,並“慫恿”楊廣照着幹。楊廣是個急性子並沒錯,可他並不是沒有腦子的蠢貨,當他一想到“楊集各種激進方案”產生出來的巨大弊端、嚴重後果,嚇得他反過來說楊集太過激進,實在是要不得、不能爲,現在的楊廣甚至對“試驗者”的楊集的一些做法,都感到心驚膽戰、冷汗直冒的,又哪敢依照“楊集的良方”辦事?

    說白了,就是楊廣“史上”那些轟轟烈烈的工程所造成的大死傷、以及怨聲載道、國基動搖,雖然是因爲楊廣急功近利、監督力不足所致;但無前例可以借鑑的現實,多少讓朝堂官員有一些“摸着石頭過河”的意味、有一些僥倖之心,如此一來,大家的反對之心也沒有那麼堅定。而現在,有了一個比他“還要兇殘、還要急功近利”的活生生的參照物,於是楊廣知道害怕了、不敢幹了。與此相對的是,他因爲楊集這個兇殘的參照物,變得十分在意百姓、十分注重民生,同時也聽得進良言。

    不過在永濟渠開鑿進度上“妥協”,楊廣心中也有一條底線:那就是他爲了民生、國基、名聲着想,可以答應修改路線、可以延緩通航的時間,但是卻不能影響東北局勢、東北戰略,更不能犧牲東北和河北的安全。現如今,兩者出現了巨大的衝突,楊廣便對永濟渠的進度感到不滿了。

    剛剛說的搶收夏糧、北方抗旱、南方防汛都與民生有關,這方面由左僕射蘇威主管;一旦遇到這種事,一般是蘇威和民部、吏部要官出面應答,若是他們說得對、方案好,其他人則贊成,如是不好則反對,然後齊心協力拿出好方案;不過剛纔主要是楊廣下命令,臣子們因而沒有發揮的餘地,蘇威和牛弘等人只需遵照命令辦事即可。而永濟渠是一個工程項目,這東西歸右僕射高熲和工部尚書宇文愷管,此時聽了殿內少監李淵的話,都明白這是楊廣擺出來商議的議題,於是在場官員不由自主的把目光看向了主管兵、刑、工三部的高熲,等他出來答話。

    高熲也不是傻的,他見楊廣面沉似水,一些看他不爽的人更是擺出一幅要搞他的架勢,便起身拱手道:“聖人,與永濟渠相關之事,議事堂和三省六部、九寺主官反覆商議過,一致認爲當前施工方法、各段承包商所聘用的民力沒有影響河北大地的民生,但是也達到承受的極限了。如果加大民夫數量,固然可以讓永濟渠通航時間提前,然而冀州和幽州的民生必受影響,加上當時又沒有急須永濟渠,故而大家十分認可將作工匠閻毗保守、穩妥的施工方案。”

    簡而言之,這事兒是大家當初全部都同意了的;現在要死,那就一起死好了,休要讓我老高一個來扛。不過他的政治智商也不低,心知這種推卸責任的話,很容易惹來楊廣反感、惱火,說完之後,接着便說出了自己的見解:“聖人,北方旱情和高句麗王高元派重兵北上兩大事件,都屬於實發事件,它們發生,使永濟渠價值顯得格外突出。然則事已至此,哪怕現面動用冀州和冀州所有百姓去修永濟渠,也解不了燃眉之急了。”

    “況且永濟渠已然修成一半左右,百姓對現在的施工進度、力度十分也十分認同,朝廷此時若是貿然發動大量民力、或者加大施工力度,百姓定然怨言紛紛,之前博下的良好口碑也將前功盡棄了,既然怎麼修也無法在近期通航,倒不如像解決災情那般,直接當永濟渠不存在,閻將作該如何施工還是如何施工。”

    說到這裏,高熲向楊廣拱手一禮,沉聲說道:“聖人,老臣認爲與其發動強行讓百姓去修近期不可能完工的永濟渠,至於如何將武器裝備、軍糧運到涿郡,朝廷最好還是另尋他途爲好。”

    聽了高熲這番合情合理的說法,楊廣和殿內文武在心裏權衡一下,盡皆認可了高熲的說法:依照高熲之說來辦的話,至少不會影響民生、至少不會惹來怨言、至少不會前功盡棄、至少不會敗了朝廷之前努力營造出來的良好名聲。

    若是貿然的強徵百姓,結果是永濟渠修不好、兩大突發事件也解決不了、還惹來冀州和幽州百姓的反感憤怒,所以這種得不償失、虧老本的“生意”,想都不用去想、更別說是去做了。

    “高公言之極是!”楊廣望着高熲的目光也柔和了起來,除了高熲所說這些,他還十分了解地方官是什麼德性。

    那些地方官多數是一些善於投機取巧的混蛋,他們總是把好事變成壞事,往往藉助朝廷興修水利、開鑿道路的契機大肆攤派,朝廷不是要我們興修水利、開鑿道路嗎?那我就攤派徭役,東方的河道要疏浚,然後發動百姓都去修河去。

    百姓是去了,可是這些該死的狗官非但沒有提供飲食,反而把百姓折騰得半死、或者全死,最後百姓不僅拿不到朝廷下發的“工程款”,反而爲了活下去、或者是爲了贖買親人的屍體,只能倒貼錢財去收買負責監工的官員。

    如是這般折騰下去,往往會鬧出民變事件,而這些混蛋地方官員要麼是上疏朝廷,建言罷工;要麼是說暴民反對朝廷良策、聚衆造反,建言出兵鎮壓。而更多的混蛋,則是直接出兵鎮壓,這樣便博到足以晉升的軍功了。

    以上這些事件,在楊廣擔任幷州大總管、揚州大總管之時,全都發生過無數,雖然他每一次都給百姓一個圓滿的交待,但那些混蛋官員上貪朝廷下發的“工程錢糧”、下血腥的盤剝百姓的舉動,卻要皇帝和朝廷來扛。

    鑑於以往的經歷,已經變得注重百姓的楊廣,一般都不怎麼敢強徵百姓、強徵傜役了,就算搞大工程也要讓人全程嚴密監督,以免地方上的不法官員發了財,朝廷卻要承擔他們造下的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