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695章:各懷鬼胎
    就在楊集和楊昭、楊暕於芙蓉樓商議之時,獨孤家家主獨孤整也在竇氏做客。

    竇氏雖然不是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家族,但竇氏家族源遠流長、歷史悠久,其歷史底蘊實非八大柱國十二大將軍家族能及,這個家族人才輩出、無處不在的人脈關係,在北周時期,就漸漸成爲關隴貴族最強大的重要家族之一,因爲李淵的妻子是竇毅之女,因此竇氏當初支持李淵爭奪武川盟盟主之職。

    他們和獨孤家雖然都是李淵最有力的支持者,但是兩家、兩派各有各的利益訴求,都想壓過對方一頭,因此彼此間的明爭暗鬥也不少;這一次因爲元氏慢慢瘋了的緣故,使兩家不約而同的走到了一起,而竇威本來也想請獨孤整過府一敘,卻沒有想到獨孤整自己來了。

    然而不曾想,兩人還沒有開始正式交流,元胄竟然也來了。看着這位家主,元胄的心情一如夜幕那般的陰沉。

    元胄英勇果毅,頗多武藝。初仕北周,跟隨齊王宇文憲作戰,屢立軍功,授大將軍。隋朝建立後加位上柱國、武陵郡公、檢校左衛大將軍、豫毫浙三州刺史,轉靈州總管,抵禦突厥進攻。後來因功入爲右衛大將軍,受累於蜀王楊秀、坐罪除名。他這一生從倍受尊崇的大人物變成落魄愁困、朝不保夕囚犯,再到仁壽二年又成爲右衛大將軍,然而很快又受賀若弼牽連,變得一無所有,他歷經無數風波險惡和權謀鬥爭,從來都能左右逢源、化險爲夷,將逆境變成了坦途,但獨孤氏和竇氏暗中聯手對付他們元氏的作法,卻令他感到十分棘手、十分憤怒。

    元胄緊盯着獨孤整、竇威,卻見對方低頭飲茶、沉默不語,以下十分悲憤的說道:“兩位家主,先帝當年得益於我們關隴貴族共同推舉,這才得以取代腐朽沒落的宇文家族,但先帝如願登基以後,不但剝奪了我們的軍權,還廢除了仁厚有量的楊勇;如今的聖人更加欺人太甚,徹底將我們關隴貴族視眼中釘肉中刺,這也是我們當年創立武川盟的重要原因之一。”

    元胄目光在竇威臉上掃過,準備從他身上尋找突破口,語聲低沉的說道:“沒有根基樹木成不了參天大樹、沒有根基的莊稼也結不出飽/滿的果實。楊氏親自挖斷了隋朝的根基,是註定不會長久的。事實也在證明,隋朝傳到聖人之手以後,正在一步步走向內部的邊緣,且不說我們關隴貴族離心離德、人人自危,便是士族也各有各的打算。”

    “現在的大隋江山就差一個契機,只要契機一到,大隋王朝就會走向分崩離析的危險。但是任何一個王朝瀕臨分崩離析之前,都有過一段時間的瘋狂,要是度過這個瘋狂,這個王朝就會豁然開朗,度不過就要玩完。而對於我們來說,要想平平順順的度過,唯一的辦法就是同心協力、衆志成城;若不然,就會被聖人逐個擊破,到時候,誰也不會有好下場,竇公,你認爲呢?”

    北周和隋朝兩朝因關隴貴族而起、因關隴貴族而興,卻也深受關隴貴族之苦,楊堅憑關隴貴族勢力代周立隋、統一天下,結束了持續數百年的亂世,但即便是酷似秦始皇一般雄才大略的一代帝王,也意識到關隴貴族如日中天、勢大難遏,這才扶持次子楊廣、取代關隴貴族支持和懦弱的楊勇。但是正如元胄所言,楊廣對關隴貴族敵視遠遠超過楊堅,關隴貴族勢力順着他的套路,一次又一次的被分化離間、走向沒落。

    竇威放下茶杯,嘆了一口氣,目光看向元胄,神情十分的真誠說道:“我們關隴貴族門閥衆多,各有各有的利益訴求、各有各的心思,內部出現了嚴重分歧、意志得不到統一。不怕元公您笑話,時至今日,我們元派各個世家門閥也是各自爲政,其中不少家主認爲聖人皇位穩定、權威無雙,而皇族之中,又有楊集和楊綸、楊智積、楊雄、楊達等出類拔萃之士全力協助,當下,大家都認爲不可力敵,主張關閉武川盟、暫避鋒芒……元公卻想竇派各個世家門閥配合盟主與皇族正面博弈。只怕非但難以如願,反而遭到一些關隴門閥抵制。”

    這是一句大實話,但其中的水份也不少。只因世家門閥之間自古以來都難以和平相處、平分利益,即便派系內部、家族內部也是如此,甚至紛爭驟然發生之時,家族內部的鬥爭較之外人更加嚴重。關隴貴族和山東士族、關中士族、中原士族、河東士族、江南士族都是地域爲範圍而聯合在一起的世家聯盟,大家爲了利益、爲了應對其他勢力的打擊,以聯姻和通商等方式使彼此之間的聯結愈發緊密,達到抱團取暖、壟斷一地的目的。

    但也正是因爲彼此之間太過接近,導致各個世家門閥的勢力範圍難以避免的出現了重疊、利益分配也出現了巨大的分歧,大家的分歧雖然因爲一致對外的緣故暫時被壓制下去,可是一旦爆發出來、再加上皇帝和其他政治勢力的入場,往往演變成不死不休的局面。

    而論及“內卷”之嚴重,山東士族遠比關隴貴族嚴重。畢竟關隴貴族還有三個領袖、一個名義上的盟主,進退取捨之間有三大家主出現協調各家利益、努力消除大家之間的矛盾,可是山東士族一個個都是千年豪族,他們底蘊深厚、勢力龐大,誰也不服誰、誰也統治不了誰、誰也奈何不得誰,所以他們明面上的確是團結一致,可實際上,他們的分歧、矛盾比關隴貴族還要嚴重無數倍。

    比如說五姓七宗裏的二崔和二李都是處於同根同源的關係,可是兩宗之間的矛盾也不小,他們對同宗的敵視、戒備甚至遠超外姓。所以清河崔氏和隴西李氏、范陽盧氏世代聯姻;博陵崔氏則與趙郡李氏世代聯姻,而范陽盧氏又與滎陽鄭氏、隴西李氏世代聯婚……而這個規矩,至今還沒有被打破,這說明什麼?

    說明清河崔氏和隴西李氏、博陵崔氏則與趙郡李氏各爲一盟,都想借助盟友之力,兼併或弄死“本家叛徒”。

    這種“內卷”也使議事堂相國中趙郡李子權,根本就代表不了山東士族,而且由於他所接手的相國之位原屬博陵崔氏崔仲方;當崔仲方被罷免之後,楊廣立刻任命李子權入相,這也使得兩者之間因爲這個相位之故,出現了巨大的矛盾;兩大家族雖不至於打破博陵崔氏則與趙郡李氏世代聯姻的良好關係,但如果說不會心生芥蒂,打死竇威都不會相信。

    至於關隴貴族三派的各個世家門閥對元氏的不滿,一是因爲在元氏主導的各個大行動中,各個世家門閥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然而元氏在楊廣皇位不穩的時候,一次又一次的以慘敗告終,這讓大家大失所望;而如今的楊廣,早已不是當初的楊廣,可是元氏還打算採用以前的方式,發動暴力政變,這讓大家如何敢繼續支持“無能”的元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