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688章:蝗災
    正如楊廣所料,關係本就不錯的獨孤氏、竇氏在某些利益問題上達成了默契,比如說在遠離元氏這點,兩家就有驚人的共識。誠然,關隴貴族三大派成立武川盟的的目是把形同散沙的關隴貴族門閥擰成一股繩,聯合對抗皇權、山東士族的步步進逼。元氏向默認了的獨孤派和竇派割讓了不少實利,最終如願當上盟主、成爲盟主家族。

    元氏爲了豎立盟主的權威和威信,花大本錢策劃了三個大動作:他們先是爲了幫助關隴貴族拿下富饒肥沃、農牧皆宜的河湟地區,聯合拓跋寧叢襲擊西行的楊集,接着又聯合柳述策劃了仁壽宮政變;在楊諒造反的時候,元氏派又是最積極、投資最大的先鋒;到了軍改,還是元氏派策劃了那起軍事政變……

    獨孤派和竇派的各大門閥在元氏所主導這一個個大行動中,倒是沒有袖手旁觀,各個世家門閥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武器出武器,然而大家相信元氏,元氏卻把所有大行動全部搞砸了。不過另外兩派雖然不滿、雖然懷疑元氏沒有領導大家的能力,但是元氏派損失的物力財力權力更多,再加上又確實需要這麼一個先鋒衝鋒陷陣,所以兩派非但沒有把不滿宣諸於口,甚至連早就到期的「換屆」也不提了,繼續讓元氏將這盟主當下去。

    之所以要遠離元氏,一是楊廣打壓元氏已是中樞人盡皆知的事情,不宜與元氏派走得太近、太明顯;二是楊廣皇位穩定、天下太平,已經不具備造反作亂的條件了,然而元氏至今還奉行着以前那種實力爲尊、強者爲尊、暴力「革命」的思想,他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利、或明或暗的與皇帝作對,這不是找死又是什麼?誰又敢與這種家族爲友呢?

    另外就是獨孤家和竇氏認爲世道即將發生大變,他們認爲楊集的強勢崛起、以及楊廣重視和廣泛任命皇族,使權力場上的主要矛盾從關隴貴族和士族、轉化成天下世家門閥和皇族,天下世家聯手「抗隋」的契機也因此出現了。

    朝堂之上雖然還沒有相互靠攏,但也有了這個基礎,所以現階段最好靜觀其變,不能像以前那樣當出頭鳥,否則必受其害、白白便宜各個士族勢力。但輸得十分悽慘的元氏顯然不會這麼想。

    以上這些,是兩家對未來達成的共識;而迫在眉睫的近期,則是楊集已經嚴重威脅了兩家利益,其中最爲典型的是楊堅把盛產銀銅的會寧郡劃入了涼州,而楊廣在幾天前又把扶風郡太守給了衛王系的錢世雄。再這樣下去,那還得了?

    如果楊集是個外姓人,關隴貴族爲了驅逐士族,或許可以容忍一二,但楊集不單是皇族,還是蕭氏、裴氏女婿,再結合楊廣對他信任、他和關隴貴族的矛盾。將來極有可能出現連雍涼一體、關隴貴族俯首聽命的局勢。

    但是楊集如日中天,皇帝和士族又巴不得他與關隴貴族鬥,關隴貴族現唯一的辦法就是避其鋒芒、迂迴攻訐、坐觀事態發現大變。

    說白了,就是不能和楊集正面衝突了,因爲衝突也沒用、因爲中樞官員都知道楊廣完全不看彈劾楊集的奏疏。

    然而元氏爲首的元派卻魔症了,既如此,那也只能默默地拉遠距離了。更何況元派所空出來的位子,他們也眼饞得很;與其讓這些位子落入山東士族等其他大勢力,那還不如放開一切去爭奪;要是爭取到了,好歹也在關隴貴族之手不是嗎?

    當然了,這些決定目前只有兩大派系核心人物知道,而像李淵這種「小角色」自然沒有資格;況且李淵現在身爲天子近臣,獨孤派和竇派生怕李淵爲了李家利益、像宇文述那樣把大家給賣了。

    宇文述就是靠出賣關隴貴族爬到了高處;雖然他本身也是關隴貴族一員,但是楊廣還是晉王的時候,他就忠心跟隨楊廣了,他不僅背叛關隴貴族共認的新主楊勇、還完全背叛了關隴貴族,在遭到關隴貴族

    唾棄的同時,他卻成了楊廣的心腹、獲得豐厚的回報。要不是宇文述疏忽了武舉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差點把武舉搞臭,他現在絕對是楊廣第一寵臣,而如今的李淵和當初的宇文述十分相似,也難怪獨孤家和竇家防他一手了。

    「農諺常說「大旱之後必有大災」,這裏的大災一般是地龍翻身、蝗災、大澇、瘟疫。」楊廣意味深長的看了長孫熾和獨孤順一眼,問道:「獨孤卿,你剛剛說北方出現了蝗災,情況嚴不嚴重?」

    獨孤順沉吟半晌,苦笑道:「聖人,蝗蟲繁殖得相當快,老臣也判斷不出是否嚴重。但是據當地官員講,蝗蟲每天都在增加。如果沒有合理的治蝗手段,開皇五年的蝗災怕是重新發生。」

    衆人聞言,心頭一沉,便是楊廣也是面色大變。

    蝗災之害,楊廣可謂是記憶尤新;那一年,楊廣是幷州大總管、河北道行臺尚書令,而幷州北部在當年那場蝗災中是受損最嚴重的地方,密密麻麻的蝗蟲見青就喫。它們所過之處,休要說是農作物被吞食乾淨了,便是大樹也被喫成光禿禿的,蝗災造成的損失以至於幷州、雍州北部發生了大饑荒。

    蘇威忽然想到一事,出列道:「聖人,臣記得涼州在大業元年也發生過蝗災,可是後來不了了之,想來衛王有治蝗之法。」

    楊廣雙眼一亮,向楊集問道:「衛王,你是怎麼治的?」

    「聖人,要想治蝗,就要先了解蝗災是怎麼出現的!」楊集出列道:「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乾旱對蝗蟲的繁殖、生長髮育和存活有許多益處。釀成災害的緣由主要有兩方面:一方面是乾旱年份水位下降、土壤變得比較堅實、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蟲產卵數大爲增加。另一方面是乾旱之地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蟲以此爲食,生長得較快,而且繁殖力較高。這也是蝗災發生在北方、南方卻沒有蝗災的根本原因。」

    楊廣聞言細想,發現自己在南方坐鎮期間,一例蝗災都沒有發生過,於是問道:「也就是說,蝗蟲怕水了?」

    「正是!」楊集點了點頭:「在防止蝗災、鼠疫方面,突厥人就做得我們好,他們一旦發現草原的冬天沒有下雪,就都判斷出來年容易發生蝗災、鼠疫,於是把枯黃的草原一把火給燒了。大火把土壤裏的蝗蟲蟲卵燒熟、把老鼠燒死不說,而且草灰還能爲來年的草提供肥料,可謂是一舉三得。」

    「我們有山有林,當然不能像突厥人這樣放火防災,可是家禽喫蟲子乃是天性,而蝗蟲、蟲卵就是家禽最好的食物,要是北方家家戶戶都養雞鴨,它們就能到處找蟲子喫。此法雖不至於把蝗蟲喫絕,卻也可以減輕蝗蟲的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