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大隋主沉浮 >第526章:大限將至
    “衛王!你說大隋想要實現民富國強的目的,主要有兩個方向。”楊廣看了楊集一眼,問道:“如今第一個方向已經說了,那麼第二個又是什麼?”

    楊集說道:“水運的人力、物力遠遜於陸運。所以我的第二個方向就是着令工部、將作監、軍器監研究和製造能夠抵禦海浪的大船,然後揚帆出海,開通海上絲綢之路……使南方諸國都成爲大隋貿易對象,這樣不但可以將我治家文化傳播出去,還能獲得足夠利潤。”

    此言一出,頓時鴉雀無聲。

    在座衆人皆是時代之精英,他們知道時代進步,思想也要隨着時代的進步而進步。如果因爲自己的強盛而固步自封,再強大再繁榮富強的國家,終有一日在盲目自大中走向腐朽、沒落。所以開眼看世界、將本國商品銷售出去,這是勢在必行之事。

    尤其是大隋人口衆多,從事奢侈品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而本國市場所需較少,遲早都會進入飽和期,而後就是供大於求,造成商品貶值,所以朝廷需要用對外貿易的方式來推動市場的繁榮,這也是大家認同楊集開闢更多新絲路之論的原因。但是開闢海上絲綢之路就有些駭人聽聞了。

    關於海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就“循海岸水行”直通遼東半島、朝鮮半島、倭國列島、東南亞,這也是海運史上最古老的海上絲路。漢武帝滅南越國後,更是憑藉海路拓寬海貿規模,這也標誌着“海上絲綢之路”正式興起。而東漢商人更是由海路,將絲綢、瓷器由馬六甲經蘇門答臘來到印Du,並且採購香料、染料運回國內。

    三國東吳出於在長江上作戰與海上交通的需要,積極發展水軍,船艦設計與製造有了很大的進步,技術先進,規模也很大。而五胡胡華後晉朝憑藉強大的水軍抵抗北方政權,這又進一步促進了航海技術、造船業的發展,從而給航海積累了提供良好條件。

    到了南北朝,南方政權更是以廣州爲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船隊經崖州、振州(海南島)東面海域,直穿西沙羣島海面抵達南方諸國,然後再穿過馬六甲海峽、印度洋、紅海、波斯灣,最終直達西亞、西歐,對外貿易涉及到的相關國家多達數十個。所以楊集此時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並不是紙上談兵、天荒夜譚。

    同時,他們也知道水運成本比陸運低,不然楊廣也不會開鑿大運河了;但是海運和內陸水運完全不同,其惡劣條件動輒令整個船隊葬身魚腹,比如說當年遠征高句麗時,王世積爲首的水師因爲風浪差點全軍覆沒,這不就是最深刻的教訓麼?

    “大海艱險,大王爲何有此想法?”過了半晌,蕭琮問出了大家共有的疑惑。

    “我也知道大海艱險,還有造船業的不發達、航線的不確定、指南針的不精確、沿途國家可能要做的打劫,都能讓一個船隊人財兩失,但我們有成功的經驗在先,而海運的好處又擺在眼前,我們現在可以先行進行技術儲備。日後的新式大船就算開不到極西之地,但是征伐高句麗的時候,新式大船可以運更多的兵力和物資、大隋水師也不會再次發生慘劇了。”

    楊集知道和明朝相比,大隋造船技術、指南針和水密封艙等航海技術都是遠遠不如,所以他即便明白航海是大勢所趨,也沒有慫恿楊廣現在就派遣船隊航海,不過技術儲備卻不能不做。

    “諸公以爲如何?”海上絲綢之路什麼的,楊廣不太放在心上,可“征伐高句麗”卻撓到了楊廣的癢點。

    “若是研製新式大船、航海術,老臣並異議。”征伐高句麗的失利,乃是高熲心中的痛,一聽楊廣詢問,便率先表態。

    “臣附議!”

    “臣附議!”

    “臣附議!”

    對於研製技術這個建議,衆人自無反對的理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

    楊廣也並沒有盲目展開大航海,而是從國庫中撥出了一筆款項,支持祕書省太史曹改良指南針,支持工部、將作監、軍器監研發大船,同時又令揚州大總管楊智積於南方諸州尋訪造船巧匠。

    。。。。。

    議完正事,君臣也沒有立刻散去,而是天南地方的閒聊了起來,主要還是問楊集在東北的經歷,以及高句麗國勢。

    楊集自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高熲淺飲一口茶,忽然向楊集說道:“大王,老夫有件事兒,想請大王幫忙。但不知如何啓齒。”

    “何事?高相但說無妨!”楊集知道這老傢伙奸詐得很,並沒有大包大攬。

    衆人聞言,也看向了高熲。

    “唉!說起來,真是家門不幸吶!”高熲放下茶盞,嘆息一聲,苦澀的說道:“小女素來喜愛大王詩詞、欽佩大王人品,至今仍不肯嫁人,並且放出了非大王不嫁之言。老妻愛女心切、憂愁難當,想要撮合大王和小女,怕是過幾天便會和太妃說和了。”

    “……”衆人聞言,盡皆目瞪口呆!

    楊廣眉梢一挑,意味深長的笑了起來。

    高熲當年爲了招楊集爲婿,打算效仿呂不韋來一個奇貨可居,利用各種流言蜚語,將楊集黑得無法見人,另外還將大興最著名的相師都收買了,不管楊集和誰的生辰八字擺在一處,相師都說八字不合。害得楊集差點連媳婦都找不着。

    要不是自己見事可疑、把楊集和蕭穎的生辰八字分別送給章仇太翼、岐暉、謝弘、僧璨,恐怕楊集只能和高熲之女高靈是‘天作之合’了。

    三妻四妾裏,楊集三妻都有了,可高熲這老傢伙竟然舊事重題,意圖將他的“嫡女”許配給楊集,如果此事能成,那麼高靈只能當妾室。

    他倒不是因爲高熲給楊集張羅親事而惱火,隋朝兩朝皇帝去住夫妻間的管制比較鬆散,如果過不下去了,夫妻和離都可以,何況只是納妾?

    他只是驚訝於高熲的不要臉。

    你高熲不僅是大名鼎鼎、威望素著的名相,還是是寒門士子、山東士族的代表之一啊!結果爲了巴結楊集,就這麼低聲下氣、沒臉沒皮的嫁女當人家妾室?他問道:“高公,您是當真的?”

    高熲沒有因爲楊廣的詫異目光而羞憤,見楊集有說話的打算,連忙搶過話頭,說道:“大王文武雙全、足智多謀、兼通軍政,年紀輕輕都取得了今天的功績,自然是名門閨秀心目中的佳婿。如今的天下高門,誰不想把自家女兒嫁給大王這等大隋英才?”

    說着,他又掃了蕭琮一眼,坦然道:“蕭相國慧眼如炬、搶得把王妃嫁於大王,吾等自然是衷心祝福。可是蕭相國總不能阻止老朽把女兒送入王府爲妾吧?況且小女因相思而不得,成天悶悶不樂、茶飯不思的,蕭相也不想老朽白髮人送黑髮發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