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我的旅行能開寶箱 >第246章 館藏
    韓琦在外地旅行的時候很少瀏覽博物館,因爲他對文物不是很感興趣,他珍惜的是現在,是此刻存在的風景。

    但來到倫敦,知道大量國寶被保存在這所博物館裏,很少有華夏人能忍住不來這裏參觀一次。

    這是時刻提醒你不要忘記自己國家的歷史。

    花錢租好語音講解器,韓琦走進了博物館的中庭,大英博物館分成若干個場館,有埃及文物館、希臘羅馬文物館、西亞文物館、歐洲中世紀文物館和東方藝術文物館。

    細分下來是華夏館,島國館,韓國館等等。

    韓琦當然是首先就朝華夏館去了。

    和韓琦一樣進大英博物館就直奔華夏館的大多都是華夏人,對歐美國家的人來說,他們來到這裏旅遊沒有什麼特別期望看到的東西,所以都順着方向慢慢看。

    拋開任何外界因素,去埃及館的人是最多的。

    和韓琦同一批進館的華夏人有六七個,都是直奔華夏館,路上有個人說到:“終於可以去看看我們丟的文物了,媽的,上次來英國的時候閉館維修。”

    “可惡的二鬼子。”

    這一行人都是華夏的,韓琦雖然帶着口罩,但眉眼也能辨認得出來。

    有個稍微年長一點的人說道:“其實這裏面拿出來展示的文物大部分都不是他們搶回來的,而是敗家老太太賣的。”

    還沒到華夏館的時候,他和大家科普了一點知識。

    其實大家都覺得當年八國聯軍搶了不少東西,但是更多的還是清政府的腐敗,敗家老太太爲了給自己祝壽,國庫沒錢,就開始變賣值錢珍寶....

    韓琦歷史不行,分辨不出來大叔說的到底是真實的還是坊間傳聞。

    他只是覺得這老太太也忒離譜了點,怎麼什麼禍害事兒都是她祝壽引起的啊?

    電視劇裏面說因爲她祝壽導致民不聊生,電影裏面也有這方面的故事,還有在B站上偶爾刷到,卻沒有認真看的科普視頻……一個人哪裏有那麼多壽要祝?

    反正現在韓琦不管聽到誰說到老太太的名字,就會聯想到祝壽。

    要是當初自己學英文的時候也這麼會聯想就好了,或許系統給的語言寶箱自己還能選個其他的語種。

    一進入華夏館,大家就被裏面展示的東西來了一個下馬威。

    天啊,好多大件的館藏。

    韓琦不太喜歡逛博物館,但並不是說他一次都沒去過,相反,他有時候旅行在一個地方閒着無聊就會到街上到處逛,或者買衣服,或者看看博物館什麼的。

    所以他知道一般博物館的樣子。

    大部分都是各種小件的文物,稍微精美一點,或者大一點又很有歷史意義的東西,都是一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而進入大英博物館的華夏館中,你看到的任何一件東西,都能稱得上是鎮館之寶。

    在韓琦進入華夏館之前,他印象中的華夏只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這已經很悠久了,光是這五千年就能成爲四大古國之一。但進來後,他發現華夏的歷史不止五千年。

    這裏甚至有公元前四千多年的玉器。

    這東西國內都沒有幾件吧?

    聽着講解,慢慢前行,在樓梯的拐角韓琦看到了一件來自1400年前的大理石雕像。

    世界上有個很著名的大理石雕像,是收藏在法國盧浮宮裏是斷臂維納斯。韓琦在這裏看到的大理石雕像也是斷臂的,她的雕刻工藝不像希臘雕像那樣大開大額,美化人物的體態,講究完美。

    這尊佛像更顯得自然,貼身的佛衣有種天然如此的感覺。

    而且十分巨大,約莫着有個五六米的高度。

    這玩意兒他們當初是怎麼運出海的?

    方便嗎?

    還有巨大的明朝彩瓷彌勒佛像,海量的唐三彩人物和神獸。這是保存得最完美的那一批,一眼看去毫無瑕疵,不像我們現在自己保存的,很多都是修復後再展出。

    華夏館裏以年代劃分展品,從公元前五千年到華夏成立,他所展出的華夏文物,跨越了整個華夏民族的歷史長河。

    韓琦很喜歡宋朝的一些瓷器展品,上面繪製的圖案非常漂亮。

    宋朝應該是古代審美最高的一個朝代了。

    走到明朝,韓琦長時間的站立在一個展品面前沒繼續往下走。

    唐伯虎的真跡。

    《西山草堂圖》

    很多展品韓琦只能看得出他的精美,知道這裏所有的物品對華夏都很有意義,但他真正瞭解的還是雕刻以及繪畫,每一次路過,看到這些被放在異國他鄉的祖先畫作,韓琦心裏都隱隱作痛。

    愧對祖先。

    唐伯虎可能一輩子都想不到自己的作品會被放在異國他鄉的博物館中。

    華夏傳統以及精神中,有一個念頭亙古不變。

    落葉歸根。

    他可以在國外生活,可以在未來陪着英格麗長居挪威。但如果自己去世,絕對不想被安葬在國外,因爲華夏人的根就在擁有着長江黃河的那片土地上。

    當然了,被外國人洗腦的二鬼子除外。

    後面還去了韓國館,島國館。

    怎麼說呢……

    韓國館裏面的展品一言難盡,大多都是瓷器,還沒有華夏館裏的瓷器好。

    說不準就有什麼是從華夏帶過去,然後被英國人拿到這邊來的。

    而北韓那邊沒什麼文物。

    有一個瓷瓶,上畫城市建築的風貌。一個領袖人物的金屬紀念章,兩張油畫。

    油畫很有我國五六十年代的感覺,一張是鋼鐵工人的肖像畫,一張是表現在一戰備坑道內,堅守在戰位的幾個軍人。其中那張表現軍人的油畫,甚至連簡單的畫框都沒有配。

    很簡陋。

    島國館那邊的東西像極了咱們的唐朝文化。

    在一樓吃了個午飯,繼續參觀其他的場館,智利的復活節島石像;阿茲特克的藍色頭蓋骨等,他們甚至把希臘神殿的石柱子搬回來了,讓韓琦不知道該傷心還是該笑。

    大英贓物館名不虛傳。

    埃及館感覺是個重災區,進來後韓琦發現這裏的氣氛比華夏館還沉重。

    就連說話也都變得小心翼翼。

    韓琦聽到有個外國人和朋友聊天。

    “還是這裏的木乃伊多,我去過埃及,他們自己的博物館也只有一兩具木乃伊,而且還特別小。但是你看博物館裏展出的這些,哇塞,簡直就是土豪做派,大的小的各種各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