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重生香江當大亨 >第一百九十二章 百勝基金
    下午,林佰誠來到百勝證券。

    從星河遊戲等公司籌集來的一億港幣資金買入的和記黃埔股票,在上午全部賣出,雖然是在股價突破20港幣後就開始賣的,但因爲後面股價漲的比較快的關係,所以賣出均價是24港幣,2780萬股總共賣到了6.672億港幣,扣掉手續費大概就是6.67億港幣。

    通常來說,股票買賣和期貨買賣是不需要繳稅的,只需要繳交一定的手續費就可以了。

    但是,一旦你通過股票和期貨市場賺錢了,那麼就必須要繳交利得稅,這就跟公司盈利需要繳稅一個樣,而且金融投資所要繳交的稅還比正常企業經營所要繳交的稅要高一些。

    香江這邊,金融投資獲利要繳交的所得稅是10%,雖然也不少,但比美國那邊要少很多了。

    也就是說,這次的股票買賣總共賣到了6.67億港幣,成本1億港幣,獲利5.67億港幣,稅就是5670萬港幣,最終的利潤是5.103億港幣。

    不過,稅是要繳交這麼多沒錯,但稅又不會馬上繳交,需要交的5670萬港幣的稅會放在百勝證券繼續進行操作,等年末的時候再一同報稅。

    至於可以自由使用的5.103億港幣,則是分發給星河遊戲等公司。星辰影院分到1.5億港幣,木星玩具分到2000萬港幣,亞洲電視臺分到5000萬港幣,剩下的全部放到星河遊戲公司去。

    星辰影院有1.5億港幣已經足夠拉起一條遍佈香江的院線了,這還是因爲星辰影院的電影院是多影廳影院,熒屏衆多,影院面積也會比其它電影院大一些,否則一條院線現在根本就不用花那麼多錢。

    和記黃埔那邊回購的股份也賣掉了,1700萬股總共賣到了4.1億港幣,獲利3.1億港幣,以及1000萬股放在公司中的股票。不過這邊的稅到時候等到年末會扣去公司當年的投入,要是經過計算髮現今年的利潤只有1億港幣或者2億港幣,那麼只需要繳交這部分盈利的稅就可以了。

    和記黃埔收回的4.1億港幣,林佰誠讓紐璧堅投入到地產業和零售業中去,這都是重資產投資,而且林佰誠還特地讓紐璧堅不要將投入的地產業賣出,也就是暫時只租不賣,這樣一來盈利會有限,公司當年賺不了多少錢,自然不用交太多稅了。

    這次來百勝證券,除了批准轉走股票買賣的成本加利潤的六億多港幣之外,林佰誠還想知道有關成立基金的事。

    週末的兩天,安遠已經打聽清楚了。

    重生之前,林佰誠也買過兩年的基金,雖然沒賺到什麼錢,但還是知道一些那個時候基金的限制。

    首先,基金種類分爲共同基金、對衝基金、期貨投資基金,不同類型的基金有投資範圍限制。再具體一些,以共同基金舉例,又可以細分爲股票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基金和貨幣基金四種,操作上比較保守穩健。

    以大衆最爲熟悉的股票基金舉例,募資時不能在媒體上打廣告,操作方面只能選擇買股票,每隻股票購買的資金不能超過該基金總資金的10%上限。

    具體還有哪些限制,就不是林佰誠這個外行人能夠知道的了。

    但安遠告訴林佰誠的是,這個年代香江基金的限制幾乎沒有。募資方面不能通過電視臺、廣播等方式募資,但可以在不超過三家報紙上登報對外募資。

    操作方面,基金想要怎麼操作就怎麼操作,買股票做期貨都可以。唯一的限制就是,不能使用超過50%的資金購買基金控制人持有超過30%股份的公司,主要是爲了避免基金控制人爲他自己謀利。

    以林佰誠舉例,今後但凡是林佰誠持股超過30%的公司,基金可以用來買入的資金就不能超過該基金總資金的50%,和記黃埔就包含在其中。

    可以說,現如今對基金的限制很少,起碼香江這邊是這樣。

    “安遠,你讓人去港府登記成立一個百勝基金,然後分別在《南華早報》《香江經濟日報》《東方日報》這三家報社上對外公佈募資,募資時間爲半個月。”

    林佰誠選的三家報社可不是隨便選的,其中《南華早報》屬於英文報,《香江經濟日報》看名字就知道是和經濟有關的報紙,《東方日報》則是面向普羅大衆,基本上將各個階層都覆蓋進去了。

    安遠出聲問道:“林總,我們總共要募資多少錢?最多可以買入多少份額?最少的資金單位又是多少?”

    “募集的總資金沒有上限,以1000港幣爲一份計算,最少必須買入一份,也就是出1000港幣。最多的話,不超過一億港幣都可以。”

    說着,林佰誠繼續道:“募集到的資金有一年的封閉期,在這一年中,不能贖回,不管基金是虧損還是盈利都一樣。費用方面,每年本金5%的管理費,獲利低於30%則只收取5%的管理費;獲利在30%-50%之間,加上管理費的話,則要收取15%的費用;獲利在50%-100%之間,則要收取30%的總費用;獲利超過100%的話,則要收取利潤的50%費用,最高比例就是一人一半了。”

    雖然基金的成立主要是爲了維繫人脈關係,但林佰誠也不準備白打工,他能夠接受的底線就是一人一半的分成比例。

    “林總,其它基金的管理費只有3%的。”

    安遠聽了不由出聲提醒。

    “就5%不變,有時候選擇是很重要的。”

    林佰誠笑了笑,如果有人願意多花2%的管理費,那他可以保證對方不會虧,只會賺錢。

    “這件事你去辦吧,先把基金成立起來,然後對外募資,半個月時間能夠募資多少就募資多少,不強求。”

    “好的,林總。”

    林佰誠都這麼說了,安遠自然不再說什麼。

    其實林佰誠很清楚,一開始基金能夠募集到的資金是有限的,畢竟他雖然只用幾個月就爲和記黃埔賺了數億港幣,但只有一次這樣的例子。出於他的年紀,很多人對他還是不會那麼信任,就算願意花錢買入基金也不會用太多錢。

    所以,一開始募集到的資金多少無所謂,只要林佰誠用上一兩年甚至更長時間讓基金有巨大的回報率,不怕動心的人會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