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漢末之龍起荊襄 >三百一十一章 得道多助
    “不能繼續擴軍了!”

    劉表說道。

    “當然,孩兒又不傻,如今他們攻擊孩兒最多的言論就是窮兵黷武,不需要擴軍!”

    劉琮當然知道劉表的意思。

    “行了,我調撥三千萬錢到建安郡,你好好規劃這筆錢!”

    “諾!”

    劉琮看了這筆錢,自然是直接調撥給荀攸,建安郡也需要錢,沒錢沒糧怎麼發展,那自然是不可能的。

    劉琮將兩百金給到劉毅,讓他分給負責研發芝麻油的人員,獎罰分明,部下才會死心塌地的跟隨你。

    至於其他三百金,劉琮要留下了支援郵驛建設,不擴軍,郵驛便是劉琮的法寶之一,郵驛佩刀,能維護當地治安,同時加強當地的互通往來聯繫。

    郵驛能大力發展起來,那麼有些地方的駐軍就可以減少,這些兵力就可以騰出來了,其次郵驛能大大的減少罪犯,因爲郵驛會加強了運送本區域,使得罪犯可以藏身活動的空間大幅度減少。

    益州情況也發現變化了,目前趙韙和龐季開始默契起來了,大家都相安無事,我不進攻你,你也別來惹我。

    益州矛盾多,劉璋本來就是外來戶,如果是劉焉還能壓得住,益州許多本土目前對劉璋並不感冒,若非荊州佔據了白帝城給了益州極大的壓力,趙韙早就不滿了。

    武陵則穩步進行之中,但是還需要3-5年完成對武陵地區的完全統治,如今長沙郡與武陵郡交界地區的蠻族已經被全部消滅或者被招安。

    荊襄中學。

    劉琮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去學校講解,大多是儒家經典,問的是打破外面的謠言,外面一直在傳劉琮討厭儒家。謠言雖置於智者,但世間智者少,普通人佔大多數。

    “去大廳,二公子來了!”

    劉琮再次前往荊襄中學,不少學子聞風而動,不僅僅是學子,連學院很多人都過來聽劉琮講學。

    “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爲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爲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這是孟子所說跖與舜的區別,不過琮有一問,如果一個人,雞鳴而起,孳孳爲利,他通過合法的手段掙到了很多錢,然後到了晚上,他拿出一半的錢出來行善,那他到底是舜這樣的人還是跖這樣的人?”

    劉琮開始問道,從劉琮講第一句,很多人都很驚訝,外界不是傳這位二公子討厭儒家嘛?怎麼會講《孟子》?

    “二公子,按理說,孳孳爲利的人怎麼可能會願意將錢拿出來做善事?”

    首先就有人質疑,這種人怎麼可能存在?

    “那我想問你,陶朱公是什麼樣的人?”

    范蠡三次經商,三次又散盡家財,因其定居陶於,又稱陶朱公,後世因其謀略,配享武廟。下面的人也說不出話了。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何爲道?老子曰:道可道也,非恆道也!莊子曰:道,理也!管子曰:別交正分之謂理,順理而不失之謂道!

    易曰:一陰一陽謂之道也!韓非子曰: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故曰:道,理之者也。

    然琮以爲,道乃百姓,道乃黎民!何爲百姓,何爲黎民,使百姓黎民能喫飽,穿暖,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這便是道,有了這些,那自己會或者百姓與黎民的幫助!

    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有此可見,天下之大道是讓百姓倉廩實,衣食足,知禮節,知榮辱!”

    劉琮看了看下面的學子,他們尚且年幼,很多三觀便是在這時候開始塑造,劉琮也希望自己能影響到他們。

    “請問二公子,您剛纔引用了莊子,管子,老子,韓非子,《易》,孟子,那麼二公子是更看好儒家還是其他學派?”

    “琮從來沒有偏好某一個學派,也從來沒有偏惡某一個學派,琮一直以來提倡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所以,小道行善,造福一方,這一方可以是一家,也可以一里,也可以是一亭,也可以是一鄉!大道則恩澤萬物,造福天下!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何爲達?琮認爲,能力!達是指有能力的人!如父親爲楚侯,督四州軍政!

    那麼父親便一直在致力於讓四州百姓生活更好,更安定!父親改良了大量的農具,引進了占城稻,使得稻穀產量不斷提升,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這是這便是父親的兼濟天下!

    如軍師蔡瑁,關中災情嚴重,軍師捐出兩百萬錢用於救濟關中災民,這便是蔡軍師的兼濟天下!劉記早點鋪的張豐收,他捐了30文錢用於救助關中災情,這便是張豐收的兼濟天下!”

    劉琮剛說完,下面一陣鬨堂大笑,覺得張豐收這人很有意思。

    “所以,達又可以解釋爲,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以內去做一些可以救濟他人的行爲!這也是一種高尚的行爲!”

    劉琮不受影響繼續說完,下面的人都開始沉思,《孟子》是劉琮也經常看的書,主要劉琮也深受《孟子》影響,後世讀書的時候,課本中不少文章都節選《孟子》,那時候也是背的滾瓜爛熟。

    “二公子,外面傳言二公子喜法家而厭惡儒家?”

    劉琮這才望了一眼,這人劉琮也不認識,沒有什麼印象,不過劉琮繼續說道。

    “琮認爲各司其職,沒有厭惡誰!在琮看來,琮以爲,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滿分是100分,50分是道德的最低標準!

    那麼50-100分之間是通過教化來使人明理向善,這是儒家或者道家等行教化之道所應該做的事情!

    而50分之下的人,則是法家應該負責的,法律就是道德的最底線,分值越低則爲窮兇極惡之徒,不僅僅是自己的問題,還要連累家人受罰!”

    “那墨家和農家,兵家呢?”

    這下劉琮看了一下,居然是諸葛亮出聲問的。

    “兵家掌征伐,墨家負責兵器,工具,如交通工具,馬車,農用工具,鋤頭等的打造,農家負責種田,使得糧食豐收!商人負責將貨物交易到各地,使得互通有無!

    官府則負責維護秩序,保境安民,如墨家通過手藝獲得了金錢,但是商人爲了利益將糧價提高,那麼官府就應該行動,通過調節手段,如加大市場上糧食的投放量來維持糧食的價格!”

    諸葛亮聽了之後,似乎明白了劉琮的想法,劉琮不僅僅是爲了儒家,依然是爲了商人,這個時代對商人有太多的誤解。

    “這次災情,除了如蔡軍師,蒯越太守,諸葛太守這樣的士大夫捐獻了許多錢糧,同時荊州商人合計捐獻了三千萬錢用於賑災,你們說這是不是善?”

    “是!”

    整齊劃一的回答,劉琮終於是達到了自己要的效果。

    “所以,各司其職,社會方能更好的運行,至於人是否是仁義向善之人,還是大奸大惡之人並不應該是看他是不是逐利,而是看他的所作所爲!

    如康成公,宋公,蔡公等人,他們著書立說,傳道受業解惑,也是一種大善,也是他們的兼濟天下!都是仁義之人!”

    楊慮聽了之後,眼裏閃爍了很多光芒,他終於知道自己未來的路了,對啊,傳道受業解惑也是兼濟天下。

    楊慮有才,劉琮也知道,但是劉琮從未想過招攬他,因爲劉琮知道他志不在官場,志不在名揚天下。襄陽不少家族都對楊慮示好,都想拉攏這位少年英才。

    “一首小詩,琮與諸位共勉

    勸學

    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

    白首方悔讀書遲。”

    劉琮看了看外面寒冷的天氣,今年似乎有稍微冷一些,這首顏真卿的勸學正適合這些年幼的學子們。

    劉琮一直在推動襄陽的各項改革,如襄陽的城內治安進一步進行改革,巡邏的事情交給巡捕了,這是劉琮建議下新設的。

    一是巡邏,二是緝捕,代表了他們的工作內容,遊徼則改爲負責一些大案,就是對襄陽的案件進行的分類處置,遊徼就相當於了後世的刑警!巡捕則相當於治安了。

    原先一些工作能力較差的遊徼也被編入到巡捕之中,同時對遊徼的俸祿有稍微的提升,當然對遊徼的要求則更高了。

    同時巡捕不再佩刀,配齊眉棍,一是方便巡邏,二是巡捕大多面臨的都是地痞流氓,被打死,打殘就好了,勞動改造還等着他們!

    “二公子!”

    “興霸,小黑屋還想去嘛?”

    劉琮笑着問道。甘寧也是一直搖頭,原來的甘寧自認爲天不怕,地不怕,死更不可怕,然而在小黑屋待了一天,他害怕了。

    由於白帝城穩固,如今有龐季,黃蓋,呂岱,徐庶等人,將甘寧調回來調教一下,甘寧的問題在於過於暴躁了。

    “行了,讓你長長記性,我這裏一直是獎罰分明,有功,我賞你,有罪,我也一樣要罰你!有個事情,你和老典還有王越!

    我需要你們研究出一套合擊的武藝,武器用棍,齊眉棍!三人一組爲合擊!你們都自認爲功夫了得,是時候展現了!”

    劉琮說完,王越有些沉思,幾人去商量了,這是給巡捕學的,目前巡捕是五人一組,但是劉琮認爲太浪費了,三人一組較爲合適!、

    即便荊州目前的收入夠,劉琮也還是要精打細算的,未來支出是會越來越多,自然要考慮好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