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造皇風雲錄 >第一百四十章 入城
    來到廣州府,番禺縣,這撲面而來的嶺南風情,街道上來往的人都是說着粵語。

    走在街道上的畢冉聽着周圍的紛紛擾擾,感覺到無比的親切,但是這個廣州,這個番禺並不是自己所熟知的廣州和番禺。

    嶺南人的很多生活習慣和自己已經習慣的江南一帶的生活習慣那是截然不同的。

    而畢冉一行人裏,唯一能用粵語交流的人就只有畢冉,因此在這個地方就只能畢冉作爲嚮導。

    雖然可能你用清朝的官話去和廣州的本地人交流,不是不可以,但很明顯大部分的老廣是不會厲害你說着官話的外地人,除非你穿着一身官服。

    這樣讓畢冉想起了《審死官》的情節,宋世傑用粵語讀狀,用粵語辯訴確實是精彩。

    廣州外港和內港有多個碼頭,而在番禺這一邊的番禺碼頭爲東城區郊外,城內城外都非常的熱鬧,這纔在碼頭就已經是人山人海。

    城外因爲碼頭的原因已經形成了不少商業街,當然這邊的碼頭自然也會被當地的惡霸霸佔,專門收取保護費。

    畢冉能看到一羣喫着甘蔗,面目猙獰的給搬貨的腳伕安排工作,遠遠就能聽到那些人在用粵語罵着粗口。

    因爲許南笙行動不方便,這個時候還沒有興起清末後期的黃包車,因此畢冉只能去租借馬車代步。

    天色開始慢慢的暗了下來,找客棧投宿是現在最爲重要的事情,廣州城東城區按照那時候行政劃分就是番禺縣。

    所以現在的畢冉他們就是在大東門附近,而在南邊的五個城門譬如永清門、五仙門、靖海門、油欄門、竹欄門都是沿海的海關,屬於外城,那邊聚集了不少等待通關文牒的外國人,所以那邊會更加熱鬧,和大東門這邊的景象完全不同。

    坐着馬車慢慢的從大東門進入城內,夜色已經暗了下來,畢冉找到了一家粵仙客棧的客棧,安排一行人暫時住下。

    因爲對當地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畢冉和店裏的掌櫃聊了一下,大致的瞭解一下廣州城的情況,之後和李光地一起到附近的街道去熟悉一下。

    經過了解進入珠江的外港是珠江三角洲的出海口,那邊應該是21世紀的珠海,香港等地,不過在清朝初期那裏並沒有發展起來,多爲小縣城和漁村。

    而平南王府則在靠近城北的越秀山附近,從大東門去往平南王府走路的話需要大半天的時間,現在天色已晚,只能等待第二天再過去探查一下情況。

    而白雲山則在城郊,處於廣州城的東北方向,要從經過小北門,而福全所提供的消息,畢冉和李光地需要到白雲山去和朝廷安排的那一批人接應。

    但白雲山那邊亦駐紮的幾千人的兵營,廣州乃是邊防重地,清廷在這裏部署了大量的綠營軍和八旗軍,廣州府內設有廣東總督主理廣東軍政要務,兼管廣西軍政,不過這個時候後兩廣乃是尚可喜的封地,因此還沒有設立廣州將軍一職。

    廣州將軍需要道了康熙十九年,待平定三藩,徹底完成削藩之後才正式在康熙二十年設立這個軍事要職。

    目前的廣東全境大部分的軍政控制權幾乎都在尚可喜父子的兩人的手裏,而現在尚之信軟禁父親尚可喜在王府之內,欲殺廣州知府,廣東巡撫控制這個廣州府起來,但因爲廣東總督此刻已經遷去肇慶府,因此尚之信欲在廣東全境發動兵變。

    這和原本的歷史出入很大,目前爲止畢冉和李光地的猜測是因爲要轉移極端天氣謠言的風口,但是這個並不完全成立,因爲耿精忠和吳三桂兩人也經歷了這樣的天氣變故,但都還沉的住氣,而爲什麼尚之信卻迫不及待的要率先發動兵變呢?

    李光地的分析是,尚可喜主動上表懇請撤藩並且辭去平南王的身份,回山東老家頤養天年,而原本可以繼承王位的尚之信沒了世襲王位的盼頭,氣急敗壞的藉助這次輿論的風波軟禁父親尚可喜,其真實的目的並非和吳三桂一樣是真的決心造反,而是想以此要挾朝廷把平南王的藩王之位讓他提前繼承。

    因此朝廷欲調停也是因爲這其中還有扭轉的餘地,沒必要在這個時候兵戈相向,否則在等待機會的吳三桂和耿精忠藉機發難,朝廷一時半會應付不來。

    畢冉和李光地走在街道上,看着周圍的小販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而這個時候進入夜裏城內的熱鬧褪去,正值二月,廣州這邊的天氣早已回暖,而但這個時候開春沒多久,梅雨天氣頻繁,廣州天氣和雲南一樣非常的潮溼,入夜之後就會起霧,天氣微涼。

    畢冉和李光地決定兩人找個還在營業的小酒館喝上兩杯。

    兩人已經很久沒有單獨在一起喝酒了,因爲之後雲樂樂和柳尋墨等人的加入,變成入雲南時兩個,出雲南時六個個人。

    邊走着畢冉邊開口道:“已經很久沒有在一起喝上一杯了,這半個多月一直在趕路,都沒有好好的休息過。”

    李光地笑着回道:“你接下這麼大的事情,自然是沒法休息咯,只希望這次的廣東之旅沒有在雲南時候那般驚險。”

    畢冉回道:“但願吧,現在我們還沒搞清楚具體的情況,而在這廣州境內,我們說話也需要小心一點,不能口無遮攔的大發厥詞咯。”

    李光地揹着手看着周圍的民宅已經陸陸續續的點起了燈火,讓原本暗下來的街道有了些許光亮,兩人來到一家小酒館,看見酒館的人比較少,沒有那些大酒樓那麼雜吵,便選定了這家小酒館。

    酒館面積不大,就擺着三張桌子,其中一桌只有一位老人家手裏拿着一根竹筒水煙在抽着。

    抽竹筒水煙那咕咕嚕嚕的聲音傳來,畢冉笑着看了一眼那老人家,出生在廣東的畢冉自然知道竹筒水煙,這個是廣西和廣東一帶比較常見的吸菸習慣,但是煙的勁很大,比那種金屬的水煙壺的勁還要大,畢冉即便煙癮很大,但也只能接受捲菸,水煙太嗆連畢冉這樣的煙鬼都接受不了。

    老人家口裏吐出濃濃的白煙,煙裏帶着濃濃的香味,和畢冉抽捲菸的味道繼而不同。這菸草帶着清甜香韻,和畢冉捲菸中那焦躁的味道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光地在一張桌子邊坐下,看了抽竹筒水煙的老人家一眼後笑道:“畢冉呀,我發現你們廣東人很喜歡抽菸呀,我這來廣東沒多久就已經遇到很多人抽這種水煙了!”

    李光地說的確實是,因爲從碼頭到進城,無論是在休息的腳伕,還是坐在屋旁的老人家,都能看到他們拿着竹筒水煙在抽,偶爾那些打扮光鮮的也會拿着金屬造的水煙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