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仙子譜 >第一回 落難劉家莊
    篇頭詞——

    崑崙雪,崑崙雪,

    映透星星夜。

    但指蒼穹做棋盤,

    明月定天元。

    一子石精墜地,

    震動崑崙嶽。

    黑白內,枰子間,

    唯我卻棋魔。

    世事如棋千般變,

    丹心穩六合。

    縱有仙家妙手,

    與他弈後說。

    第一回落難劉家莊

    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能下?所謂世事如棋,說的是人世間如那棋局一般,千變萬化,不可捉摸,棋道即世道。圍棋一道,古已有之,堪稱雅藝,傳爲帝堯所發明,教其子丹朱以斂其性。或有上古聖賢,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參人事,應萬物之象而置。後世盛行,代有國手,一爲修身養性之法,二作諸家競技之術。其三百六十一格應先天河圖之數,合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黑白分陰陽以象兩儀,立四角以按四象。九星分佈,天元中定,紋枰之內,黑白之間,有着無窮趣味。其中千變萬化,奇境異感,非具極高的天賦和靈性不能領悟其奧妙,不能領悟便難稱高手。至於技精合天地,通鬼神,便更是另一番境界了。

    明朝萬曆年間,河北某地,劉家莊。

    一場大雪,下了兩天兩夜,覆蓋了方圓數百里。萬物銀妝素裹,山川一色,鳥獸絕蹤,天地肅然。偶爾山風一起,林木間,雪飛飄零,四下激盪,遠遠望去,似霧氣升騰一般,本已無形的山溝谷壑,又都籠罩在了其中。

    雪後的山村,尤顯寂靜。冬日嚴寒,山裏人家多起得晚,況且是在這等大雪之後,更是懶得動一動。然而畢竟有勤快人家,一座宅院的朱漆大門“咯吱”一聲開了,走出了一位持竹掃帚的老者。那老者先掃淨了臺階上的積雪,隨後讓出了一位身着裘皮的發福的中年人。此人揚目向遠處眺望了片刻,慨嘆一聲道:“好雪!好雪!多年不見有此等大雪了!”言罷,長長吁了一口氣,暢爽之極。

    此人名爲劉義山,是劉家莊的一位鄉紳。早年曾苦讀經書欲博個功名,奈何仕途不濟,中了個秀才之後便不長進了,索性棄了八股,在這偏僻的山村做起隱士來。在鄉人眼中,算是一個有臉有面的人。

    劉義山正沉浸在雪景之中。“咦?”那掃雪的老者忽然訝道,“老爺,你看這是什麼?”原來,臺階下凸起了一堆雪包,顯然是埋有東西。劉義山見了,便道:“劉福,掃開看看。”劉福應了一聲,上前用掃帚輕輕掃拂了幾下,積雪退去,下面竟露出了兩個人來。劉義山見狀,吃了一驚,近前看時,原是一老一小。老的衣衫破舊,未穿棉衣;小的是一名十三四的少年,身上雖多了幾層布衣,仍看出其單薄之體。劉福愕然之後,忙俯身搖晃了二人幾下,兩位老少似已凍倒多時,呼之不應。劉義山急對劉福道:“快喚人將他們擡進暖室救護。”劉福立即跑進門內喊道:“老爺吩咐,快出來救人!”幾名僕人聞聲跑了出來,將那老少二人擡進屋子裏,分置牀上,用棉被裹了,一名僕人忙端了火盆來。劉義山見狀,不禁責備道:“凍疆之人如何用火烤?快快再加幾牀棉被來。真是些無用之人!”然後又吩咐:“速去煮兩碗薑湯。”衆人忙亂了一陣,劉福將那老少二人查看了,隨後搖搖頭,起身對劉義山道:“回老爺,這個年紀大的已不濟事了,小的身體尚溫,還有一口氣在,需暖兩個時辰才能醒來。”劉義山聞之,惻然道:“可憐!可憐!事已至此,須救了這孩子性命,也算善事一件。先把老者裝殮了,等這孩子醒了再議。”說完,劉義山轉身欲回客廳,此時從門外跑進兩位十五六歲、衣着華麗的少年,進門便嚷道:“發生了什麼熱鬧事?”見了劉義山,二人慌忙站在一旁,笑嘻嘻地說道:“爹爹大人早!”劉義山見二人形態不拘,慍色道:“劉財、劉祿,你二人不去讀書,跑這裏來做什麼?”那劉財伸長了脖子向牀上打了一眼,道:“聽說爹爹救了兩個人,不知什麼樣的?”劉祿不以爲然地道:“原來是兩個要飯的,管他們做甚。”劉義山聞之,嗔怒道:“混賬!不得無禮!”那兄弟二人見沒什麼樂子,便乖乖地去了。

    午後,劉義山正在廳上用茶,家人劉福進來,躬身道:“老爺,那孩子醒了。”劉義山聞之,忙起身道:“走,去看看。”主僕二人來到了廂房,此時那凍死的老者已被擡到柴房安置了,屋中只躺着那少年,正睜着眼睛茫然地四下望着,見有人進來,忙喫力地坐起,道:“二位大人!我師父呢?”劉福忙上前扶了,道:“小公子,躺着勿動,我家主人來了,是他救的你,有話慢慢說。”劉義山於牀邊坐了,此時纔看清這少年生得眉清目秀,神色間透出一股靈氣來,心中不由讚歎:“好一個清秀的孩子!”那少年此時急切地道:“這位先生,可知我的師父在哪裏?”劉義山微怔,道:“那位老人家是你的師父?你們是哪裏人氏?”少年搖頭道:“我也不知自己是哪裏人,是師父十年前在路邊救了我,於是便以師徒相稱。日前,雪大迷了路,師父又病了好多天,在一家門旁避風雪時,不知怎麼就睡着了,醒來卻躺在這裏,不見了師父。”說完,那少年便抽泣起來。劉義山聽罷,方知這一老一少乃流浪之人,黯然道:“你這小孩子,經歷卻也曲折。實不相瞞,救起你時,令師已凍死,現暫安置在柴房內。”少年聞訊,不由大聲悲哭,立馬要拖着虛弱的身子去見師父的遺體。劉義山見少年對死去的老者如此情深,也自感慨,便叫劉福扶着那少年一同來到了柴房內。

    此時,那凍死的老者已被安放在一塊門板上,身上蓋了張草蓆,兩名僕人正在旁邊打做簡易的棺木。那少年一見自己的師父冰冷冷地躺在這裏,頓時撲倒過去撫屍大哭起來。劉義山、劉福主僕二人在一旁也忍不住陪着落淚。少年本就體弱,又悲傷過度,一時間竟哭昏了過去。劉義山忙叫劉福把那少年攙回了房內。

    劉福給那少年喂飲了些湯水。少頃,少年漸漸醒來,劉福又喂進了一碗稀粥,那少年這才恢復了些氣力,在劉義山的詢問下,少年哭着述說了一番身世。原來,那位凍死的老者名叫方蘭,是一位四處飄泊的江湖客。少年隨師父之姓,叫作方國渙,十年前不知怎麼從家中走失,坐在路旁啼哭,正遇方蘭經過,救了起來,走訪了幾個月,卻找尋不到方國渙原先的家。在方國渙模糊的記憶中,自己家中有很多高大的房子,門前經常有許多人馬車輛走動,似一大戶人家。後來,方蘭無奈,便收了方國渙爲徒,並隨己姓取名,從此帶着方國渙雲遊天下。那方蘭雖是落魄的江湖客,卻也精通四書五經,博纔多藝,閒時教方國渙識字讀書。十年下來,方國渙也出脫成飽學秀才一般,能文善寫,不曾徒耗了光陰。師徒二人情同父子,相依爲命,浪跡江湖多年,方國渙在方蘭的照顧之下逐漸長大。不想方蘭突然逝去,扔下方國渙一人,舉目無親,不知日後如何過活。方國渙述完一切,又痛哭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