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天!夫君是個大反派 >第832章 一網打盡
    芳期先從楊氏口中聽悉了閔妃母子三人已經確定安全脫身的消息。

    她知道楊氏是因晏遲的叮囑,才一再的強調閔妃並沒有遇害,她想其實她並不需要證實閔妃的生死,汴王與閔妃誰都不是晏遲的死仇,晏遲根本沒有一定要讓他們死於非命的必要,而晏遲對她的所有許諾,至今沒有哪一件言而無信。

    所以爲什麼呢?爲什麼晏遲反而在意她會不信任?

    晏遲,冷靜沉着的湘王殿下,素來處事果毅甚至可稱狠辣,他一貫不行多餘之事,但近來卻如此在意她的想法,是他先不信任她了,擔心她懷疑閔妃已經慘死,他應當還會有更多的辯解。

    芳期不願意求證,但讓她不安的是,晏遲果然又再主動畫蛇添足。

    夫妻兩相見時,已然夜色幽沉,這一晚陰雲遮蔽了明月,偶有星光爲陰雲遺漏,曖昧閃爍,看久了,竟有幾分像含淚的眼睛,芳期正在譏笑自己怎麼犯起了多愁善感的毛病,就看見晏遲往亭子裏來,他手裏拿着一盞琉璃燈,身邊沒有僕婢跟隨。

    燈被隨手放在了案桌上,在兩人之間,多了一盞暖色。

    芳期看他的眉眼間,似乎一如多少年前,平靜得不露半點端倪。

    “宋國公父子二人是真死於血蠶蠱,落毒之人也的確是大理烏西一門毒師,不過此毒師並非聽令於大理國主,早在十餘年前,他就已經爲我擄獲。”

    芳期只能安靜地聽晏遲說下去。

    “這其中有些恩怨,要一一闡述話就多了,王妃不明大理國內況,也難以參悉,宋國公雖說跟羿青一樣,並沒有參與構害趙叔的陰謀,但宋國公父子若然不死,我就必須要讓無辜之人死於蠱殺,才能以三具屍骨,替閔妃母子安然脫身,日後隱姓埋名在高麗國求個安穩。

    先是宋國公父子,被蠱殺於朝議,衆多朝臣,尤其是葛時簡親眼目睹,當閔妃母子也被蠱殺,葛時簡纔會疏忽驗屍,汴王府三具屍骨其實是僞造,是用獸骨拼湊而成,沒有人因此遇害。

    更重要的是羿承昭若活着,他畢竟是大宗正,日後我們脫身臨安,這父子二人必然會以宗長之名干預軍政大權,新君年弱,陳後及其父族難以獨當一面,因此羿姓宗室與徐公、辛公甚至鄂公之間,必然會直接相爭,爲了杜絕後患,他們也必須死。

    接下來,我會以提防羿姓宗室再爲大理毒師加害爲名,將所有宗室召返臨安,而羿承昭的孫子,均非嫡出,就算由其長孫襲承了爵位,可論輩份以及與先宗血緣遠近,大宗正之位必會旁落,這是羿姓宗室之間的內爭,他們相爭不下,于徐公、辛公等掌握輔政大權才更加有益。”

    突然,晏遲就沉默了。

    這沉默了許久,芳期才反應過來她應當有所反應。

    “血蠶蠱,終究是太霸道了些。”

    “大理國的毒師,不是那麼容易被掌控,我當初涉險往大理國擒獲烏西一門毒師,便是因爲血蠶蠱極其霸道,沒錯,我當初本欲利用此一蠱術乾脆將羿承鈞等等死仇蠱殺,哪知,倒是我想得簡單了。”

    說到這裏,晏遲竟然自嘲般的一笑:“那時畢竟年輕,行事還是浮躁,耗了不少力氣好容易才擒獲一名烏西毒師爲我所用,一問之下,才曉得原來血蠶蠱竟要耗廢十年之久才能養成,得其蠱卵,耗十年之久,也不過兩枚,根本殺不了那樣多的人。

    且養成血蠶蠱,務必於陰癉之境,縱然當時我有手段將蠱師安插於內廷,他也無法養成蠱卵,如何落蠱,還不能假手於人,若這時把毒師安插在羿栩左近,雖然可立取羿栩性命,卻是大材小用,全然沒那必要了。”

    羿栩已成甕中之鱉,必死無疑,且無論怎麼死,湘王肯定難逃嫌疑,明明一刀就能解決的事,那是完全沒必要再安插個毒師入宮了。

    倒是讓宋國公父子死於蠱術,藉機徵滅大理國,斬斷遼國一支手臂,纔不枉了湘王殿下當初耗廢這多力氣冒險擒獲這麼一個毒師。

    “葛大尹已經答應了非常之勢行非常之事,不再堅持等有罪證確鑿纔將裘南事等處死,又哪怕是這回必須用兵,有清簫在內配合,不難取獲兵符聖令,只待辛將軍徵大理告捷,就到了……咱們離衛之時。”

    晏遲又再沉默。

    芳期這回倒是反應敏捷,她伸手,握住晏遲一直置於案桌上的手:“我知道了,我已經準備周全。”

    這座臨安城,除了某些人,並無讓她留戀的事物。

    而與那些難捨的人,終將離別,這於她而言也是早下了決斷。

    世事難兩全,終究是無論何人都將面臨着取捨,離別並非猝不及防,有時卻也在所難免。

    芳期未曾有過猶豫。

    當她決定相信面前的男子時,當她有了長相廝守的意志,當她生下了嬋兒,她就從來沒再猶豫過取捨,非她如是,這也本應是世情俗理,所以芳期纔不解,才疑惑,爲何晏遲會如此不安,如此憂愁於她會有別的抉擇。

    越是疑惑,越是不敢直問,因爲答案的重量,也是必然的。

    一日之間,大大小小共五位宗室慘死,雖然朝廷飛快地將兇徒鎖定爲大理毒師,併火速將參與這起陰謀的內奸逮捕入獄,然而關於那極度陰狠的血蠶蠱毒,仍然讓臨安城中的萬千貴庶震悚,議論紛紛的皆是,曾經與大衛交好秋毫無犯的大理國,甚至一度還有大理國的高僧不遠千里前來大衛交流佛法,因此在百姓們的印象中,那個崇尚佛法的邊陲小國似乎與如此陰毒霸道的蠱術毫無聯繫,可百姓們卻又極爲信任以湘王殿下爲首,兼且得到了葛大尹認同的判斷,他們並無懷疑,僅只不解,當然也會心存惶恐。

    戰爭的陰雲,已經籠罩在元夕佳節剛剛過去,還未曾迎來春暖花開的臨安城上空。

    險患的逼近,也暫時打破了貴庶階級之間原本的隔閡,有不少的士人,竟也願意與主動圍上來詢問的布衣平民解惑。

    “大理國一貫確然崇信佛法,甚至曾有不少位國主當儲君能夠獨當一面後,竟主動禪位予子弟剃度參禪,然而自從上一位大理國君段白旯登位,便開始征伐其臨近的蠻族,意圖開疆擴土,但大理畢竟兵寡力弱,大理王室逐漸重視召納毒師,便是打算把蠱術利用於戰爭。”

    “可大理國當然不敢向我大衛宣戰,所以無論是段白旯,還是現在這位大理國主段懷森,本是意在繼續與我朝維持邦交,奈何遼國勢起,逼迫大理國君將其嫡長子送往遼國爲質,對遼國稱臣,便是王位的繼承,都需得經遼主允可,遼國從來不死侵我河山的野心,作爲遼之屬國,大理國自然也不再禮敬於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