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道爺不好惹 >第759章下落
    可這個王長生卻兩耳不聞,甚至像存心害他唐家似的,在倒了一壺水後,又把茶杯裏剩下的那點水,也都一股腦的澆在了上面。

    由於距離的關係,阻止,顯然是來不及了。

    而向來和善的唐道乾在見到他這種瘋狂的舉動後,臉上瞬間就佈滿了猙獰。

    他後悔,後悔不該把如此重寶拿出來和一個外人顯擺。

    他心痛,不對,不止是心痛,他的心簡直是在滴血!

    “唐叔,您看。”就在唐道乾感覺自己的呼吸越來越急促,大腦開始有點缺氧的時候,隨侯珠的表面突然出現了一塊塊大小不一的凸起。

    隨後,發出了一道道如小雞破殼的龜裂聲。

    “咔嚓、咔嚓……”

    “這,這是怎麼回事?”唐道乾的腦袋已經完全的不夠用了,甚至都開始懷疑起了他自己的眼睛。

    “唐叔,您先別激動,其實這珠子最上面的一層,是被人拿塊老玉,一點點拼上去的。”

    王長生隨手撿起了兩塊剛從隨侯珠上脫落下的碎片,在唐道乾及唐小婉的眼前晃了晃,繼續說道:“衆所周知,這傳說中的隨侯珠乃是出自與戰國早期,是由上等的和田玉所造,而和田玉的特點,就是溫潤剔透、綿若羊脂,而這個造假的人也正是利用了這兩點,他先把一塊同時期的老玉用精工刀,把它一片片的切割成薄厚統一的小玉片,然後再借助現代的一些高精設備,把這些玉片打磨成與隨侯珠形狀相仿的圓形,最後再找來一個大小合適的玻璃球,將其慢慢的粘上去,就成了我們剛纔看到的效果了。”

    真別說,要不是王長生的眼睛和一般人有點區別,普通人想要發現這其中的貓膩,的確很難。

    “那,那爲什麼我沒看見有拼接的痕跡?”唐道乾仍不可置信的道。

    “這個很簡單。”王長生又把桌上的那個球狀體拿在手裏,說道:“唐叔您看,因爲年代久遠,一些老玉上勢必會出現或多或少的裂紋,也就是說,只有上面有裂紋的,才符合我們對古物的判斷,才更能證明它就是真品。”

    “而這個造假者卻恰恰是利用了這一點,他在從老玉上剔除玉片的時候,故意將一些有裂紋的地方也剔了下來,這樣,等他再把這些碎片粘在一起後,我們看到的那些較深的裂紋就是老的,從而,便忽略了那些細小的地方。”

    “這……這……”眼看着一件件強有力的證據就這麼赤裸裸的擺在了唐道乾的面前,就算他再不願意相信,也無法不面對現實。

    “那,那我該怎麼辦?”唐道乾的聲音有些顫抖。

    王長生自然也知道這古玩界的規矩,只要買定離手,哪怕馬上就發現了問題,也只能認栽,他們做珠寶寄賣的,也是一樣的道理。

    “唐叔,能告訴我到底是誰送來的這個東西麼?”王長生平靜的道。

    “是……”唐道乾想了想,回憶着說道:“那天來我店裏的,是一個生面孔,不過歲數不大,大概也就是個三十來歲的青年,而且聽口音,好像並不是本地的。”

    “那知不知道他姓什麼,叫什麼?”

    “他姓……徐,對,姓徐,身份證的名字叫徐長風。”唐道乾邊說着,邊後悔的拍着自己的腦袋。

    “唐叔,您別這樣,事情還沒到不可逆轉的局面。”王長生安慰道:“您現在要做的,就是要儘快的找到那個賣家,然後才能知道他這麼做究竟出於什麼目的。”

    不管遇到多麼困難的問題,王長生總是能保持着清醒的頭腦,並在第一時間做出最準確的判斷,這也是他長年顛沛流離的必然結果。

    “找他?可是……”就算他唐家之前有多麼的神祕,多麼的了不起,可傳承到今天,以和普通人沒什麼區別了。

    唐道乾是個商人,自古經商皆爲利,當他認定這件東西的真僞後,就只顧着在那暗自竊喜了,甚至連人家的一個電話都沒有留下。

    而想要在偌大的京城裏找某一個人,這,簡直事件不可能的事……

    深夜,街道上。

    在從唐家出來後,王長生便和唐小婉一直在大街上漫步的走着。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了很久,始終都沒有交流,直到走進了一條小巷的拐角,後面的唐小婉才忽然快走幾步,一把抓住了男人的袖子,低聲的說道:“長生哥,難道我唐家,真要被一個小小的破珠子給毀了嗎?”

    “哎,難哪……”王長生嘆了口氣。

    “那真就沒有其它辦法了嗎?”唐小婉又問道。

    “也不是沒有,不過……”

    “不過什麼啊,你到是快說啊?”一聽這話,唐小婉失落的眼睛裏瞬間閃過了一抹希望。

    “可那幾乎是不可能的。”可王長生卻又搖了搖腦袋,“除非你們家能拿出真的隨侯珠,或者,能保證那個賣家永遠不上你唐家的門,永遠不點破那枚珠子的祕密。”

    他在看來,無論是這其中的哪一點,都只是他的設想,是不可能的。

    也許是說都無心,但唐小婉的眼睛卻忽然一轉,“長生哥,你說,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隨侯珠的話,那它最有可能在的,該是什麼地方?”

    “我想,應該在秦皇陵吧。”王長生隨口說道。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他早年,曾在李斯所著的《諫逐客書》一書中,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記載。

    李四勸諫秦皇:“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現在您陛下得到了崑崙山的美玉,擁有隨侯珠、和氏璧,身上垂掛着明月之珠……而這些珍寶都不是秦國出產的,陛下卻十分喜歡,這是何故呢?

    單憑這一句話,就已經點出了當時的隨侯珠,確實是落在了秦皇的手裏,可從此之後,關於它的記載便再也沒有了下文。

    有人考證,隨侯珠是隨秦始皇殉葬秦陵,因此,後世才無一人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