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點小說 > 臨高啓明 >第一百三十三節 荷蘭望遠鏡
    張岱家中藏書豐富,又有這樣的家庭氛圍,所以其人博洽多通,經史子集,無不該悉:天文地理,靡不涉獵。雖無緣功名,卻有志撰述。一生筆耕不輟。留下許多著述,最有名的,是這幾個人都讀過的《陶庵夢憶》和《夜航船》了。

    除了學識豐富,他還是個精於享受的紈絝子弟,他在文中自述:少爲紈絝子弟,極愛繁華。好精舍,好美婢,好孌童,好鮮衣,好美食,好駿馬,好華燈,好煙火,好梨園,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鳥,兼以茶淫橘虐,書蠹詩魔。可謂紈絝子弟的豪奢享樂習氣和晚明名士文人縱慾玩世的頹放作風兼而有之。

    這樣的人物在元老院看來沒什麼價值。但是對對外情報局來說就是重要人物了。

    張岱不僅是個著述豐富,學識淵博,精於享受的文人,他還是明末對政局有着強大影響力的復社成員。儘管他並非一個熱衷於政治的人,卻參加了復社的許多活動,同復社的不少骨幹分子交好當然了,趙引弓心想,這樣一位人物,到哪裏都是深受歡迎的。

    江南地區是復社的基本盤,本地的勢力極強。復社不僅控制了江南士林的“輿論”,還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江南的地方官員的施政。許多地方官本身就是復社或者東林的人。

    趙引弓要在江南地區展開活動,獲得復社的支持或者默許是至關重要的一環。

    張岱是個“文化造詣很深的紈絝子弟”。顯然,臨高的“奇巧淫技”能夠更快的打動他。趙引弓的熱切目光頓時集中到前面的樓船上去了。

    “前面是什麼去處?”他問道,“爲什麼張相公的船走得這麼急?”

    蔡實說:“回老爺的話,是龍舟出束了。都趕着去看呢。”

    趙引弓點點頭:“跟上去,我們也去看賽龍舟。”

    其他地方的龍舟競渡,大多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端午舉行,而杭州西湖的龍舟賽事,自宋代以束每年要舉行二次。除了端午節的一次,另一次是在二月初八據說是祭祀伍子胥的,又有說是因爲祠山張真君的生日

    西湖的第二次賽龍舟,從五月初一就開始,一直要到五月初十才結束。城裏城外的士農工商,只要不是家裏揭不開鍋的都要來瞧瞧熱鬧。

    船伕聽得客人吩咐,趕緊撐篙搖櫓,往龍舟所在的湖心亭方向而去。

    湖心亭這邊的湖面上,已經聚集了許多大小船隻,除了各種畫舫遊船,又有專門給一般百姓觀賽遊樂用的“大看船”,各種船隻幾乎到了首尾相接的地步,場面十分熱鬧。

    趙引弓還在張望尋找張岱的船,這當兒“咚咚鏘!咚咚鏘!”的鼓鈸聲卻響起來。五艘龍船衝波激浪,出現在湖面上。這些龍船都安裝着精工雕刻的龍頭和龍尾,一條條昂首奮蹄,鱗甲鮮明。每條船足有四五丈長。和元老們在另外一個時空看到的獨木舟一般的龍舟不同,這些龍舟體量要大很多中艙有兩層,前面是小孩裝扮的龍頭太子和一座鞦韆架,架上一個孩子在上面前後翻滾,做出種種動作束。旁邊陳列着兵器架,十八般武藝刀槍劍戟森然羅列,又有各色旗幟。中間有高低五色彩傘,尾部是蜈蚣旗。下層則陳列鼓樂,不斷的敲鑼打鼓。二十名精壯漢子扎縛得緊湊威武分兩排坐在又狹又長的船艙兩邊。每人手中都拿着一柄大槳,應和着本船的鑼鼓點齊起齊落,把船劃得如脫繮的馬,如離弦的箭。鞦韆架上那個八九歲的孩童,在龍船的高速前進中不斷做出種種驚險的姿勢,使旁觀的人歎賞之餘,都禁不住爲他們捏上一把汗。

    說是“賽龍舟”,其實並不象舊時空那樣正兒八經的有起點終點,各條龍舟之間時而你追我赴,時而首尾銜接的魚貫前行。有些閒人,將銀錢玩物丟入水中,龍舟上的水手們便一躍而下,潛入水中撈起。撈得快,入水的姿勢最爲美妙瀟灑的水手,往往會引起一陣喝彩,當然,也就有更多的銀錢玩器拋出。

    遊船上吹彈歌唱,打十番。真如繁花着錦,烈火烹油一般。即使是見慣了大場面的元老們,也爲這樣的繁華盛景所打動。

    若是光看這樣的光景,這大明哪裏有要亡國的徵兆!簡直是前所未有的“盛世”。

    趙引弓正在感慨,忽然水面上露出一個溼淋淋的腦袋,手中舉着一個黃燦燦,長條形的物件,陽光下頓時反射出極亮的一道光芒。露臺上的元老們頓時都吃了一驚這是玻璃的反光可緊張起來:

    “老趙!那是什麼?”

    趙引弓沒說話,當即關照蔡實:把那個東西搞來。

    蔡實馬上到船頭去招呼,說了幾句話,又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

    “老爺!他非要一錢銀子,一個不知道幹什麼用的銅管子——簡直是敲竹槓

    趙引弓劈頭蓋臉的截斷了他的話:“給他,把東西拿來!”

    蔡實趕緊又取了,不多片刻,託了“銅管子”過來。趙引弓一把搶過,放在手裏抽拉了一下,又放到眼上看了看:沒錯這是個單筒望遠鏡。

    精工細做得黃銅雙節筒身,手工磨製的玻璃透鏡,這都表明這是一隻在本時空發明不久的荷蘭造望遠鏡。就算在歐洲,這東西也相當的稀罕。對外情報局知道湯允文有一隻,廣東的少數官員和有錢人家中也有。除了大明的軍將之外,多數人是拿它作爲一種稀罕的西洋玩具。

    沒想到在這杭州也有這麼一具望遠鏡!當然,杭州有天主教會,傳教士們用這種“奇技淫巧”的物件饋贈給當地的縉紳官員以獲取好感也是可能的。正如當初利瑪竇在廣東和北京的所作的一樣。

    許可接過來看了看:“倍率不大,最多也就是1~2倍。”

    “這是個伽利略式的望遠鏡。”周洞天說道“結構很簡單的小玩意。”

    伽利略式望遠鏡是最早期的望遠鏡,原理簡單,製造容易。不過放大倍率極有限,還有失真等一系列的問題,後來主要是充當兒童望遠鏡和觀劇鏡了。

    可是在本時空,這東西卻是相當有用的軍國重器。到底是誰,纔會擁有這樣一件極其罕見的西洋貨呢?他又爲什麼要丟入水中呢?

    這種稀罕的西洋貨,並非簡單的能用金錢來計算。趙引弓到廣州“實習”的時候,見到過從歐洲進口的荷蘭望遠鏡。標價三四十兩銀子。望遠鏡只是被當時的人視爲一種“玩具”而已。市場需求極小。因爲需求小,不象玻璃器、西洋布、香料、象牙之類經常有到貨,往往要一年二年纔會有一二十隻的輸入。

    極其難得。主人是絕不會輕易爲了取樂丟進西湖裏去得。

    周洞天檢查再三,說:“好像丟在湖裏有段日子了,不是剛剛丟下的。”

    筒身裏已經充滿了水,還有些淤泥水草的痕跡,顯然不是在湖底片刻所能造成的,大約是幾天前落下的今天偶然又被龍舟上的水手撈起來了。

    周洞天忽然問道:“老趙,你看着是什麼?好像是字。”

    趙引弓接過來仔細查看。字體是極細的陰刻在筒身上的,若不是對着光仔細看,幾乎瞧不出來。

    “龍眠愚者自作用器”。

    字體全用小篆,要不是趙引弓在訓練班的時候苦練書法,這幾個字簡直就是天書了。他想了想,“龍眠愚者”應該是某人的號。從專門刻了字在筒上來看,他對這個望遠鏡是非常珍惜的。絕不是爲了取樂拋入湖中,多半是失手掉入。

    趙引弓笑着說道:“可惜不知道這龍眠愚者是何許人也。不過以我可以推理出這個人的大概摸樣。”

    許可和周洞天都笑了:“想不到你還是個大偵探,願聞其詳。”

    趙引弓推斷:此人是個家境優渥的儒生——家境一般的人不會用大把的銀子買這樣沒實際用途的稀罕玩意。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又不會在望遠鏡上刻小篆:此人對新事物有濃厚的興趣,否則不會買一件冷門的洋貨,望遠鏡失落在湖底,說明他曾經在幾天前到過西湖,看迂龍舟。他應該和杭州的天主教會或者奉教儒生們有一定的交往,望遠鏡很可能就是從他們的手裏得來的。

    “最後,我估計他的年齡不大,很可能是個年輕人。”

    “這可不一定,雖然喜歡新事物的人以年輕人爲主,但是孫元化,徐光啓接觸天主教和西方科學的時候都是中年人。也沒見他們食古不化麼。”許可說道。

    趙引弓說:“我覺得年輕人會更樂意炫耀他們手中的新奇玩意。你看拿着iphone手機晃來晃去的都是青少年,超過三十的人,就算買個iphone也不大會一天到晚捧在手裏。所以我感覺此人的年齡最多也就是三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