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 > 穿越:重走青春路 >第六十六章 新年纪事
    两个红包差异明显,不仅有大有小,大的还鼓鼓囊囊的,想不引人注目都难。

    张重却狐疑地看着老张:“老爸你不会要跟我们玩游戏吧?”

    刚在脑海里组织语言的张国富闻言一顿,尴尬问道:“你不好奇?”

    张重眼疾手快,把小红包从老张手里顺过来,说道:“盲猜两个红包总额一样,老爸,您就别把我当作三岁儿童了。”

    “是吗?我看看……”

    张小彤大红包拿过来,就要撕开封口,亲自验证一下。

    “唉,彤彤,压岁钱要等明天才能看!”张国富赶紧阻止了闺女的莽撞行为。

    张小彤秒懂,当即停下手上动作,还不忘帮老张圆场:“我都忘了还有这个习俗。”

    一旁的李素芬笑了,她没给老公留面子,吐槽道:“我在房间就说了,这种小把戏没有用,你偏偏还不信。”

    二十张零钱呢,她明天还要找时间从女儿那里换回来,麻烦!

    张国富瞪了老婆一眼:“就你多嘴!”

    两个红包确实如张重所说的一样,金额一样。大红包装的是十元零钱,而小红包则是百元大钞。

    张国富白天没在儿子身上捞着便宜,晚上临时起意,就弄了大小两个红包出来。

    他也没想怎么着,就是扔个鱼饵出来碰个运气。

    没想到儿子这一波站在大气层。

    一上来把他老底都给掀开了。

    张重把玩着手中红包,笑着说道:“老爸你不要老是盯着我的私房钱,视野开阔点,你会发现,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视野开阔?大有可为?

    张国富疑惑地看着儿子,想让他继续往下说。

    但是张重却站起来说道:“忙活一天,大家都累了,早点休息吧,晚安!”

    被吊在半空的张国富超级郁闷,差点喊出逆子二字。

    睡觉只是借口,张重就是想让老张多动动脑筋,调动调动积极性。

    要是能开窍,领悟到张重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更完美了!

    永川风俗,从大年三十晚到年初二晚,连续三个晚上,家里电灯是要开着的。

    明亮灯光下,张重有点不习惯,于是开电脑,码字走起。

    就在某个时刻,鞭炮声起,并且连绵不绝。

    张重知道,零点零分到了,新的一年到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打开窗,张重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有点刺鼻,但不呛人。

    它蕴含了人们最朴实的开心和最朴实的希望。

    这就是年味儿!

    张重在心里悄咪咪地定义。

    大年初一,小孩子最快乐的一天。

    一声【恭喜发财】,红包滚滚来!

    还能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处串门玩,吃好吃的零嘴。

    对于大人而言,大年初一则是休闲娱乐的一天。无论平常工作多忙,田地里还有多少活没有干,在大年初一,他们都会丢在一边。

    对于小年轻而言,大年初一是放浪形骸的一天,他们可以成群结队到镇上、到市里逛街,也可以聚在一起拼酒。

    对于处在适婚年龄而又单身的男女而言,大年初一也是绝佳的相亲时间。

    张重属于小年轻行列,但他在塘下村熟悉的基本是长辈,同龄人点头之交都算不上。

    所以他只能乖乖留在老家,哪里都没去。

    虽然没出门,张重却不得清闲。

    他家是塘下村最热闹的地方之一。

    张国富亲兄弟只有一个,但堂兄弟却有好几个。每逢大年初一,张重这些叔公伯公,伯伯叔叔,都会找时间过来他家溜达,聊天培养感情。

    张重作为长子,斟茶倒水是本分,逃脱不了的职责。

    不像张小彤,厌烦了大人们的吹捧,可以找借口上楼练习吉他和学习。

    张国富也有意培养儿子的家乡意识,大年初一都会让他帮忙接待客人。

    由于张国富的吹嘘,今年张重这个“作家”受到了长辈们的一致重视,他们不再把张重当作小孩子对待,会热情的介绍晚辈与张重认识。

    张重的工作量比往年大了不知多少倍。

    以至于晚上不得不向父亲诉苦:“我是学生还没走出社会呢,今天却不得不提前遭遇社会的人情世故。”

    张国富不同意儿子的说法:“什么人情世故,他们都是你们的长辈亲戚……”

    张重嘿嘿笑:“老爸如果你在城里没有房子,没有车子,甚至老家的房子是平楼,你觉得我们家今天还会有那么多客人吗?”

    张国富哑口无言!

    李素芬在旁边帮腔:“小重说得对,就是人情世故,你不想想你今天甩出去多少红包。”

    新年大头,红包必不可少。

    小孩子的红包一般都是李素芬负责派发,十块二十块的倒不心疼。

    长辈的红包则是张国富派发,一个红包两百块钱。这部分钱,李素芬蛮心疼的。

    “好啦,好啦,讲得你自己好有道理似的。有本事明天回你老家,你也省着花。”

    于是李素芬也闭嘴了。

    大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

    张国富他们早上七点就开车出发,足足开了两个小时,才到达张重舅舅家。

    李素芬的老家荷花镇还是属于永川管辖,但它同时与桂省接壤,地理位置比青丘镇还要差。

    物产比较贫瘠,经济水平也比较落后。

    张重有两个舅舅,三个表哥,两个表姐。

    但是具体不知道什么原因,两家来往并不频繁,除了逢年过节,张重没有去过舅舅家。他甚至连大舅家的大表哥去年结婚了都是在大舅家得知的,当时情况还略有点尴尬,他差点把表嫂当成表姐,幸好没有喊出来。

    总之李素芬回娘家只是走个过场,她甚至都没停留多长时间,就和张国富带着孩子们到村里拜访其他人。

    其中重点拜访对象是堂舅李培基。

    李素芬对待亲哥客气且流于表面,但对待堂哥却很亲热,不仅责怪他没去参加升学宴,还把张重写书这件事向堂哥炫耀。这可是在亲舅舅家都不曾提起的事。

    李素芬带的礼物大部分都是给堂哥的,甚至中午饭都是在堂哥家吃的。

    张重两兄妹对此事早就习以为常。因为自有记忆以来,每一年的年初二都是这样过的。

    年幼的张重以为母亲是可怜堂舅孤家寡人,无儿无女。长大后虽然有不理解,但张重无条件相信母亲。

    直到今年,也许是察觉到儿女终于长大,在回家路上,李素芬简单的诉说了其中缘由。

    张重的外公外婆有着浓厚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李素芬一出生就不受待见,很小的时候就要帮忙做家务,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也不能够上学。

    彼时的李培基刚从部队里退伍,看不惯这种事,于是把堂妹拉到自己家,供她吃喝送她上学,并且持续到李素芬大专毕业。